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13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它包括基座(1),在基座(1)上设有一组通道管(2),在基座(1)上部还连接一个气腹机接口(10),在基座(1)下部还设有与切口保护器对应配合的卡接环(1a),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通道管(2)上端设有连接头(3),在连接头(3)内设有密封膜(5),在密封膜(5)上设有通孔(6),在通孔(6)上设有卡环(7),在连接头(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阀(4)。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自由的让吻合器通过,且吻合完成后吻合器可以自由撤离,撤离前在通道的根部上一夹闭器即可确保气腹的严密性。一夹闭器即可确保气腹的严密性。一夹闭器即可确保气腹的严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
[0002]
技术介绍
:管型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中所具有的安全可靠性使其在开放手术中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是在腹腔镜手术,特别是胃食管结合部肿瘤切除后重建时,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食管和空肠或者残胃的吻合只能在体内完成,这就需要在完成消化道重建时需要一个足够大的通道完成钉砧和吻合器器身的置入。因为游离切除时的工作通道最大只能通过直径15mm的器械,而用于消化道重建的管型吻合器的最小直径是21mm,这就要通过扩大切口并建立较大的通道来完成消化道重建。目前的解决方案是拔出一个trocar后(具体哪一个trocar由术者的偏好而定)扩大切口,置入切口牵开保护套,将空肠(残胃不需要吻合前确定口径,一般选用25号)提出体外,确定所选吻合器口径型号后置入相应的钉砧。然后用一个医用手套,剪去其中一个指套的末端使其开口,将拔除的trocar通过开口的指套并丝线捆扎密闭后,将手套和切口牵开保护套连接并密封后重建气腹,直视下完成钉砧置入食道并离断闭合后,取下手套解除气腹,取出标本。再剪开手套的一个指套,并将吻合器穿过这个指套(因为医用手套的手指直径不大于15mm,所以吻合器穿过后由于弹性回缩自然会保证两者之间的气密状态),然后将手套再次和切口牵开保护套连接密闭后重建气腹,镜下将空肠或者残胃套入吻合器后完成重建,完成后撤出吻合器,通过钳夹或者结扎的方式关闭其通过的指套开口。再次重建气腹后完成后续的工作。以上过程中最少2次终止和重建气腹状态。手续繁琐并且技术要求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新的手术通道。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
[0004]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它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设有一组通道管,在基座上部还连接至少一个气腹机接口,在基座下部还设有一个空腔,空腔中设有与切口保护器配合连接的卡接环,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一个通道管上端设有连接头,在连接头内设有密封膜,在密封膜上设有通孔,在连接头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阀,在基座上连接拉绳,在拉绳上连接有与其中一个通道管形成对应配合的密封夹。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密封阀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上密封环,在上密封环上连接一组下密封阀片,在下密封阀片上连接中密封环, 在中密封环上连接一组保护片,在保护片上连接有上密封环。
[0006]所述的基座和通道管是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壳体和连接头是由硬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0007]所述密封阀与连接头螺纹连接。
[0008]所述的一组通道管包括至少两种直径大小,所述的连接头设置在直径最大的通道管上端。
[0009]专利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和切口牵开保护器联合应用,置于辅助切口处,游离结束,将密封阀和通道连接头分离,切换到吻合用通道状态。体外处理预吻合肠管或者残胃后,吻合器通过通道完成和肠管或者残胃的连接后,将通道和切口牵开保护器连接在一起,重建气腹,直视下完成消化道重建。其后把吻合器从通道中撤离,用夹闭器夹闭通道,继续完成后续操作。本通道可以自由切换切除和重建时需要的两种直径的通道,并且可以在切换时保持气腹状态。
[0010]而且通道可以自由的让吻合器通过,不会像使用医用手套时需要人为的扩展手套的指套来使吻合器器身通过。
[0011]本通道和切口牵开保护器是配套产品,设计时就已经考虑了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不需要像使用医用手套时会出现手套强度不能耐受气腹压力而严重扩张导致需更换手套或者在同手套连接时需要额外上一个血管钳来收紧手套的边缘确保手套再气腹作用下和切口保护器分离。
[0012]本通道最明显的优势是在执行器身和钉砧对接击发吻合的环节时吻合器可以相对通道自由的相对移位,保证了吻合器的灵活性,从而确保了吻合质量。而使用医用手套来完成吻合时由于手套和吻合器之间不能顺畅的滑动,导致了我们在进入器身时要用较大的力量对抗气腹来完成吻合,而吻合结束时也要保持较大的力量防止在气腹的压力下使吻合器突然外移导致吻合口处组织被撕裂导致吻合失败。
[0013]吻合完成后吻合器可以自由撤离,撤离前在通道的根部上一夹闭器(密封夹)即可确保气腹的严密性,本过程中术者单人操作即可完成。而采用医用手套则由于器身和手套结合紧密需要手术者和助手的联合操作才能完成这个环节。
[0014]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头与密封阀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它包括基座1,在基座1上表面上分布有三个竖直分布的通道管2,其中有两个通道管2直径相同,另一个通道管2的直径较大。
[0017]在基座1上表面上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气腹机接口10,在基座1下部还设有一个槽体,在槽体壁的端部设有一体成型有与切口保护器对应配合的卡接环1a。
[0018]在直径最大的通道管2上端安装有连接头3,在连接头3内安装有水平分布的密封膜5,在密封膜5上设有与通道管2同轴分布的通孔6,在通孔6上设有卡环7。
[0019]在连接头3螺纹连接有密封阀4,所述的密封阀4包括壳体4a,所述的壳体4a包括上压套a和套体b,在套体b上设有与连接头3对应配合的螺纹段。
[0020]在上压套a内设有下密封环4c,在下密封环4c上连接一组(4

6片)下密封阀片4d,所述相互错位叠加配合,形成一个锥形的密封阀结构。所有的下密封阀片4d上连接一个中密封环4e, 在中密封环4e上连接一组(4

6)保护片4f,所述的保护片 9 之间又相互错位叠加在一起,而且可以与中密封环4e 的中空部分形成覆盖配合。在所有的保护片4f连接一个
上密封环4b。在下密封环4c下方的上压套a还设有衬套4h。在套体b的上端设有一侧带有缺口的环形槽体b1,在环形槽体b1的槽底上设有环形卡槽b2,在套体b内设有双瓣阀片4t,双瓣阀片4t上端设有卡入环形卡槽b2的翻边4k。通过上压套a过盈卡入套体b上端方式将上压套a和套体b连接在一起,并且将双瓣阀片4t、衬套4h、下密封环4c、下密封阀片4d、中密封环4e、保护片4f以及上密封环4b卡紧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1]在所述的基座1和通道管2是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壳体4a和连接头3是由硬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0022]在基座1上连接有拉绳8,在拉绳8上连接有与直径最大的通道管2的管身形成对应配合的密封夹9。所述的密封夹9为现有技术中密封血管用的血管夹,因此这里不对夹体的结构进行赘叙。
[0023]使用方法:在手术时手术器械正常通过通道管2进出患者的腹腔,当需要使用吻合器时,旋转取下密封阀4,即可使用吻合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它包括基座(1),在基座(1)上设有一组通道管(2),在基座(1)上部还连接至少一个气腹机接口(10),在基座(1)下部还设有与切口保护器对应配合的卡接环(1a),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一个通道管(2)上端设有连接头(3),在连接头(3)内设有密封膜(5),在密封膜(5)上设有通孔(6),在所述的通孔(6)上设有卡环(7),在连接头(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阀(4),在基座(1)上连接拉绳(8),在拉绳(8)上连接有与其中一个通道管(2)形成对应配合的密封夹(9)。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阀(4)包括壳体(4a),在壳体(4a)内设有上密封环(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牧林邱权威王逸童赵安温贺新郝博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