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66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开盖前后筒盖的重力和浮力平衡、浮力损失等问题,不仅适用于需要开盖的大型水下平台,尤其适用于对稳定性和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小型水下平台。该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包括:筒体口部、筒盖组件、均压组件、辅助顶盖机构和顶旋盖复合机构;筒盖组件盖装在筒体口部顶部开口处,用于密封筒体口部顶部开口;筒盖组件处于零浮力状态;均压组件用于筒盖组件打开前实现筒体口部内外的均压;辅助顶盖机构和顶旋盖复合机构分别固定在筒体口部外圆周面两相对侧;顶旋盖复合机构包括:顶盖组件和旋盖组件;顶盖组件和辅助顶盖机构用于上顶或下拉筒盖组件;旋盖组件用于带动筒盖组件水平旋转打开或盖合。转打开或盖合。转打开或盖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盖开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属于水下装备


技术介绍

[0002]筒盖开启装置是水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实现筒盖在水下平台内部有效负载进入外部海水前后的开启、关闭功能。对于水下平台而言,开口部位往往是承压和密封的薄弱环节。为保证耐压性能,要求筒盖必须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致使筒盖的重量往往比较大。在筒盖开启过程中,筒盖的重心和浮心一直在变化,这会导致小型水下平台无法维持其正常的工作姿态。另外,有些水下平台还具有内盖,而内盖与筒盖之间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筒盖开启后会进入大量的海水,导致水下平台的原有浮力损失,大型水下平台一般是通过自身携带的均衡系统来实现平衡的,而小型水下平台会因无法维持重力和浮力的平衡而导致失稳。
[0003]申请号为201410197866.6的专利申请《一种水下开盖装置》,提出采用气囊充气膨胀挤压克服锁紧弹簧力来是实现开盖;申请号为200610124631.X的专利申请《水下开盖机构》,提出采用气囊充气膨胀引起钢珠脱落等连锁动作来实现开盖。这两者的设计目的均是为了开盖释放出气囊以获得较大浮力实现上浮,二者的开盖机构均因设在筒口内致使开盖前后均会占据筒口位置阻碍通道,只适用于开盖释放气囊这一特定使用场合。申请号为202010571922.3的专利申请《一种通用大深度水下XXX发射筒盖结构装置》提出采用小液压缸来解锁、两个大液压缸作为驱动机构来实现开盖,这种开盖方式未考虑开盖前后筒盖的重量平衡和浮力损失等问题,不适用于对稳定性和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小型水下平台。专利申请号为202110717302.0的专利申请《一种抛投式发射筒开盖机构》,提出采用爆炸螺栓及“U”字形开口槽设计来实现抛投式开盖,但这种开盖方式使用了火工品且无法在水下工作期间重复使用开盖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筒盖开启机构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开盖前后筒盖的重力和浮力平衡、浮力损失等问题,不仅适用于需要开盖的大型水下平台,尤其适用于对稳定性和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小型水下平台。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包括:筒体口部、筒盖组件、均压组件、辅助顶盖机构和顶旋盖复合机构;
[0006]所述筒盖组件盖装在所述筒体口部顶部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筒体口部顶部开口;所述筒盖组件处于零浮力状态;
[0007]所述均压组件用于所述筒盖组件打开前实现所述筒体口部内外的均压;
[0008]所述辅助顶盖机构和所述顶旋盖复合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口部外圆周两相对侧;所述顶旋盖复合机构包括:顶盖组件和旋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和辅助顶盖机构用于
上顶或下拉所述筒盖组件;所述旋盖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筒盖组件水平旋转打开或盖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油缸、挡块B和压块B;所述顶盖油缸包括:顶盖油缸体和顶盖活塞杆;
[0010]所述顶盖油缸体与所述筒体口部固接,所述顶盖油缸体轴线与所述筒体口部轴线平行;所述顶盖活塞杆顶部伸出所述顶盖油缸体通过方形轴段与设置在所述筒盖组件对应位置处主支撑耳上的方形孔配合;固定在所述顶盖活塞杆上的所述挡块B和压块B夹住所述主支撑耳,当所述顶盖活塞杆沿轴线移动时带动所述筒盖组件同步移动;
[0011]所述顶盖活塞杆底部伸出所述顶盖油缸体与所述旋盖组件相连,所述旋盖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顶盖活塞杆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筒盖组件水平旋转打开或盖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辅助顶盖机构包括:辅助油缸、挡块A和压块A;所述辅助油缸包括:辅助油缸体和辅助活塞杆;
[0013]所述辅助油缸体与所述筒体口部固接,所述辅助油缸体轴线与筒体口部轴线平行;所述辅助活塞杆的顶部伸出所述辅助油缸体与设置在所述筒盖组件对应位置处的辅支撑耳的侧开口配合;
[0014]固定在所述辅助活塞杆上的所述挡块A和所述压块A夹住所述辅支撑耳,当所述辅助活塞杆沿轴线移动时带动所述筒盖组件同步移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均压组件包括:位于筒体口部外圆周面的注水孔和安装在注水孔处的注水阀,以及位于所述筒盖组件上的排气孔和安装在排气孔处的排气阀。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筒盖组件包括:呈负浮力的筒盖本体和呈正浮力的盖内浮材;所述筒盖本体向下延伸有环形面用于和筒体口部内表面通过径向密封圈密封对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盖组件包括:旋盖齿轮、随动基座、旋盖油缸体以及活塞式柱形齿条;
[0018]所述旋盖齿轮和止推轴套同轴固接在所述顶盖活塞杆上,所述随动基座一端套装在止推轴套外部,与止推轴套形成旋转副;
[0019]所述旋盖油缸体固定在随动基座上,所述旋盖齿轮与安装在所述旋盖油缸体内部的活塞式柱形齿条形成齿轮副。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旋盖复合机构还包括导向轴;用于所述顶盖活塞杆移动过程的导向。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轴的轴线与所述顶盖活塞杆轴线平行,其一端和与所述顶盖活塞杆通过旋转副配合的随动臂固接,另一端和所述随动基座固接。
[0022]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筒盖本体内部加装盖内浮材,使筒盖组件正好可以处于近似零浮力状态,实现筒盖在开启前后维持水下平衡,从而确保水下平台在筒盖开启前后始终保持姿态稳定。
[0024](2)本专利技术中的盖内浮材可以进行保形设计及浮力设计,特别适用于筒口口部具有内盖的使用场合,可以确保水下平台在筒盖开启前后尽可能减小浮力损失。
[0025](3)本专利技术在筒盖开启过程中,先通过均压组件进行均压,均压后筒盖组件内外正
好被海水包裹,使其重力和浮力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只需要提供能够克服筒口密封圈的摩擦力的顶推力即可完成顶盖过程。
[0026](4)本专利技术在筒盖开启过程中,顶盖完成后通过平面旋转而非翻转开盖,可以减小运动中的筒盖组件与海水的作用面积,从而可以减小开盖过程中的水阻力及其反作用,更适合应用于对稳定性和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小型水下平台。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筒盖关闭时的轴测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筒盖关闭时的剖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仰视图的半剖视图;
[0030]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5为顶盖到位时的轴测图;
[0032]图6为旋盖到位时的轴测图。
[0033]其中:100

筒体口部、1

筒盖组件、2

均压组件、3

辅助顶盖机构、4

顶旋盖复合机构、 5

检测组件、11

筒盖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口部(100)、筒盖组件(1)、均压组件(2)、辅助顶盖机构(3)和顶旋盖复合机构(4);所述筒盖组件(1)盖装在所述筒体口部(100)顶部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筒体口部(100)顶部开口;所述筒盖组件(1)处于零浮力状态;所述均压组件(2)用于所述筒盖组件(1)打开前实现所述筒体口部(100)内外的均压;所述辅助顶盖机构(3)和所述顶旋盖复合机构(4)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口部(100)外圆周两相对侧;所述顶旋盖复合机构(4)包括:顶盖组件和旋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和辅助顶盖机构(3)用于上顶或下拉所述筒盖组件(1);所述旋盖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筒盖组件(1)水平旋转打开或盖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油缸、挡块B(411)和压块B(412);所述顶盖油缸包括:顶盖油缸体(40)和顶盖活塞杆(43);所述顶盖油缸体(40)与所述筒体口部(100)固接,所述顶盖油缸体(40)轴线与所述筒体口部(100)轴线平行;所述顶盖活塞杆(43)顶部伸出所述顶盖油缸体(40)通过方形轴段与设置在所述筒盖组件(1)对应位置处主支撑耳(15)上的方形孔配合;固定在所述顶盖活塞杆(43)上的所述挡块B(411)和压块B(412)夹住所述主支撑耳(15),当所述顶盖活塞杆(43)沿轴线移动时带动所述筒盖组件(1)同步移动;所述顶盖活塞杆(43)底部伸出所述顶盖油缸体(40)与所述旋盖组件相连,所述旋盖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顶盖活塞杆(43)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筒盖组件(1)水平旋转打开或盖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平衡式筒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顶盖机构(3)包括:辅助油缸、挡块A(34)和压块A(35);所述辅助油缸包括:辅助油缸体(31)和辅助活塞杆(32);所述辅助油缸体(31)与所述筒体口部(100)固接,所述辅助油缸体(31)轴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前进夏兴隆张昊蔡玄曹和云丰星星景东风彭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