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39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包括处理器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终端设备进行:生成多个标签数据集以用于创建多个打印标签,每个标签数据集包括打印数据和属性规格信息;获取用于多个打印设备的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每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指示安装在对应打印设备中的打印介质的类型;基于多个标签数据集和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从多个打印设备当中,确定多个标签数据集的多个输出目的地;以及将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发送到对应输出目的地。每一个发送到对应输出目的地。每一个发送到对应输出目的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打印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

254566描述了一种用于创建彼此重叠的多个打印标签的技术。在该技术中,操作终端将打印数据输出到使用相互不同类型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备。
[0003]当如在上述传统技术中通过生成打印数据并将其输出到多个打印设备来创建多个打印标签时,实际安装在打印设备中的打印介质的类型必须适合于创建多个打印标签。
[0004]然而,上述传统技术并未特别考虑打印介质的类型是否适合于打印标签的创建。因此,如果安装在任何打印设备中的打印介质与待在该打印设备上创建的打印标签不兼容,则操作员可能需要更改打印数据的输出目的地、调整打印数据、更换安装在设备中的打印介质等。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创建彼此待重叠的多个打印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可靠且快速地创建以期望形式用于重叠状态中的多个打印标签;以及一种打印处理方法,用于可靠且快速地创建以期望形式用于重叠状态中的多个打印标签。
[0006](1)为了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终端设备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集,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使终端设备能够与多个打印设备通信,在所述多个打印设备中能安装有打印介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终端设备进行:(a)生成多个标签数据集,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用于创建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多个打印标签中的相应打印标签,每个标签数据集包括指示对应打印标签的打印内容的打印数据和指定用于创建对应打印标签的打印介质属性的属性规格信息;(b)通过通信接口,获取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相应打印设备的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每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指示安装在对应打印设备中的打印介质的类型;(c)基于在(a)中生成的多个标签数据集和在(b)中获取的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从多个打印设备当中确定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相应标签数据集的多个输出目的地;以及(d)将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发送到在(c)中确定的对应输出目的地。
[0007](2)在根据方面(1)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在(c)中的确定包括:(e)针对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每一个,确定在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包括的属性规格信息中的任一个与介质类型信息之间是否满足匹配条件;以及(f)当在(e)中确定在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一个与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包括的属性规格信息中的一个之间满足匹配条件时,将与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一个对应的打印设备确定为在包含属性规格信息中的一个的标签数据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的输出目的地。
[0008](3)在根据方面(1)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每当在(c)中确定了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一个的一个输出目的地时,在(d)中将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一个发送到在(c)中确定的一个输出目的地。
[0009](4)在根据方面(1)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在(c)中确定了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相应标签数据集的所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之后,在(d)中将所有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发送到在(c)中确定的对应输出目的地。
[0010](5)在根据方面(2)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当在(e)中确定了在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和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一个之间满足匹配条件,而在(e)中确定了在另一属性规格信息集和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任一个之间不满足匹配条件时,与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一个对应的打印设备在(c)中不仅被确定为在包含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的标签数据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的输出目的地,而且还被确定为在包含另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的标签数据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的输出目的地。
[0011](6)在根据方面(1)至(5)中的任一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终端设备进一步进行:(g)通过通信接口,获取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相应打印设备的多个打印分辨率信息集,每个打印分辨率信息集指示对应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并且从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特定打印设备当中确定多个输出目的地,特定打印设备具有等同的打印分辨率。
[0012](7)在根据方面(6)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在特定打印设备的数量对于在(a)中生成的多个标签数据集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在(c)中将由对应打印分辨率信息指示的打印分辨率的偏差的绝对值大于预定阈值的打印设备被确定为的输出目的地,通过从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中减去由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和已经在(c)中确定为输出目的地的特定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组成的组的平均值来计算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的偏差。
[0013](8)在根据方面(1)至(5)中的任一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打印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字符或图案或图像;在打印时要使用的打印颜色;以及在打印时要使用的打印分辨率;并且每个介质类型信息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打印介质的宽度;打印介质的颜色;以及打印介质的材料。
[0014](9)在根据方面(1)至(5)中的任一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打印设备包括安装部,能够供应打印介质的介质容纳体可拆卸地能安装在该安装部中;并且每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是指示被安装在对应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的介质容纳体的类型的容纳体类型信息。
[0015](10)在根据方面(1)至(5)中的任一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并且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终端设备进一步进行:(h)通过通信接口,获取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相应打印设备的多个设备标识信息集;以及(i)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在(c)中被确定为输出目的地的每个打印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
[0016](11)在根据方面(3)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终端设备进一步进行:(j)在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一个在(d)中被发送之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包括尚未通过(d)的发送而发送的打印数据的标签数据中包括的属性规格信息。
[0017](12)在根据方面(6)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优选的是: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并且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终端设备进一步进行:(k)在特定打印设备的数量对于多个标签数据集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显示是否许可使用打印分辨率与特定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不同的打印设备的问询。
[0018](13)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使用多个打印设备来创建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多个打印标签的打印处理方法,该打印处理方法包括:(a)生成:用于创建第一打印标签的第一标签数据,第一标签数据包括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一属性规格信息,第一打印数据指示第一打印标签的第一打印内容,第一属性规格信息指定用于创建第一打印标签的打印介质属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终端设备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集,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使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与多个打印设备通信,在所述多个打印设备中能安装有打印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进行:(a)生成多个标签数据集,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用于创建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多个打印标签中的相应打印标签,每个标签数据集包括指示对应的所述打印标签的打印内容的打印数据和指定用于创建对应的所述打印标签的打印介质属性的属性规格信息,(b)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获取所述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相应打印设备的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每个介质类型信息集指示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备中的所述打印介质的类型;(c)基于在(a)中生成的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和在(b)中获取的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从所述多个打印设备当中确定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相应标签数据集的多个输出目的地;以及(d)将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发送到在(c)中确定的对应的所述输出目的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c)中的所述确定包括:(e)针对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每一个,确定在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包括的所述属性规格信息中的任一个与所述介质类型信息之间是否满足匹配条件;以及(f)当在(e)中确定在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一个与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包括的所述属性规格信息中的一个之间满足所述匹配条件时,将与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所述一个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备确定为在包含所述属性规格信息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标签数据中包括的所述打印数据的所述输出目的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每当在(c)中确定了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一个的一个输出目的地时,在(d)中将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所述一个发送到在(c)中确定的所述一个输出目的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c)中确定了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相应标签数据集的所有所述多个输出目的地之后,在(d)中将所有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发送到在(c)中确定的对应的所述输出目的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在(e)中确定了在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与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一个之间满足所述匹配条件,而在(e)中确定了在另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与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任一个之间不满足所述匹配条件时,与所述多个介质类型信息集中的所述一个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备在(c)中不仅被确定为在包含所述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的所述标签数据中包括的所述打印数据的所述输出目的地,而且还被确定为在包含所述另一个属性规格信息集的所述标签数据中包括的所述打印数据的所述输出目的地。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进行:(g)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获取所述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相应打印设备的多个打印分辨率信息集,每个打印分辨率信息集指示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并且
其中,从所述多个打印设备中的特定打印设备当中确定所述多个输出目的地,所述特定打印设备具有等同的打印分辨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所述特定打印设备的数量对于在(a)中生成的所述多个标签数据集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在(c)中将由对应的所述打印分辨率指示的所述打印分辨率的偏差的绝对值大于预定阈值的所述打印设备确定为所述输出目的地,通过从所述打印设备的所述打印分辨率中减去由所述打印设备的所述打印分辨率和已经在(c)中确定为所述输出目的地的所述特定打印设备的所述打印分辨率组成的组的平均值来计算打印设备的所述打印分辨率的所述偏差。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打印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字符或图案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井智康神田龙一近藤功一南保宏道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