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33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03
一种泵,具备:转子;磁性轴承,通过磁性力支承转子;驱动机构,对转子进行旋转驱动;泵机构,包括安装于转子的泵轮;控制部,对磁性轴承进行控制,磁性轴承具备:轴承转子部件,设置在转子上且由磁性材料形成;轴承定子部件,面对轴承转子部件配置,其中,该轴承定子部件具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芯和卷绕在磁芯上的线圈,驱动机构具备:从动部件,在转子的轴承转子部件的径方向上相邻设置;驱动部,在径方向上与从动部件相对配置,且与从动部件进行磁性结合以驱动转子,并且控制部,基于来自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位移的第1传感器部的检测信号,进行转子的旋转位置校正。进行转子的旋转位置校正。进行转子的旋转位置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具备磁性轴承和驱动部的泵,该磁性轴承通过磁性力非接触地支承泵装置的泵轮的负荷等,该驱动部通过磁性耦合对设置于泵轮的从动部件进行驱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泵,通过在泵轮的转子的外周设置作为转子部件的轴承磁铁,并且在壳体的内周的与轴承磁铁相对的位置配置作为定子部件的磁性磁芯以构成磁性轴承,进一步在磁性磁芯之间配置偏置磁铁,从而非对称地将轴承磁铁与偏置磁铁的相互作用力沿一定的半径方向施加于泵轮,将转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以限制转子的环周运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63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的泵,磁性轴承的定子部件仅仅由永磁铁和磁性材料构成,因此取决于泵的负荷、移送流体的种类,轴承机构恐怕会出现破裂,另外,与能够通过在旋转线圈中流动的励磁电流等控制磁性力的电磁铁所构成的泵相比,存在难以与泵的负荷等运转状況相应地,高精度地进行包括转子的位置、姿势控制等的旋转控制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泵的运转状況相应地以高精度进行转子的旋转控制的泵。
[0009]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泵,特征在于,具备:转子;磁性轴承,通过磁性力支承所述转子;驱动机构,对所述转子进行旋转驱动;泵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子的泵轮,控制部,控制所述磁性轴承,所述磁性轴承,具备:轴承转子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子上且由磁性材料形成;轴承定子部件,面对所述轴承转子部件配置,所述轴承定子部件,具有:磁芯,由磁性材料形成;线圈,卷绕在所述磁芯上,所述驱动机构,具备:从动部件,在所述转子的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径方向上相邻设置;驱动部,在所述径方向上与所述从动部件相对配置,且与所述从动部件进行磁性结合以驱动所述转子,其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来自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位移的第1传感器部的检测信号,进行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校正。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定子部件的所述磁芯的纵剖面形状,具有:第1部分,在与面对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第1部分上;一对第2部分,从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开始,朝向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一侧延伸,之后沿所述第1方向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一对第3部分,从所述
一对第2部分的各个顶端部开始,朝向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一侧延伸。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内侧,所述轴承定子部件,在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多个,并且分别与所述轴承转子部件在所述径方向上相对。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外侧,所述轴承定子部件,在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内侧配置有多个,并且分别与所述轴承转子部件在所述径方向上相对。
[001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具备:第2传感器部,检测使得所述驱动部进行旋转动作的驱动马达的转速;第3传感器部,检测所述转子的转速,其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来自所述第2以及第3传感器部的检测信号,进行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转子的旋转同步校正。
[001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泵机构,具备:壳体,形成收纳所述转子的收纳空间;辅助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收纳空间在轴方向上相反一侧的部位,通过规定的磁性力吸引所述转子。
[001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具有:轴承/从动总成,是将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以及所述从动部件一体地固定而成;收纳部,将所述轴承/从动总成以旋转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收纳在内部,所述轴承/从动总成,具有:所述轴承转子部件;所述从动部件,配置在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径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旋转限制部件,将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与所述从动部件以旋转方向上的移动被互相限制的状态进行结合。
[001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转子部件,具有:圆环状的永磁铁;圆环状的一对的磁轭,配置成在所述第1方向上夹持所述永磁铁,所述从动部件,具有:多个永磁铁,在径方向上磁化成N极以及S极在所述转子的周方向上交错配置,所述旋转限制部件,具有:圆筒部,插在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以及所述从动部件之间;法兰部,抵接于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端面,并且轴向视的形状具有除了正圆形以外的外形,其中,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或外周面上,形成有卡在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多个永磁铁的周方向上的边界处的缘部上的爪部,在所述法兰部的与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所述端面抵接的面上,形成有与设置于所述端面的凹部相嵌合的凸部,所述收纳部具有:形成为与所述法兰部的外形相匹配的形状的嵌合部。
[001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基于包含所述检测信号的表示所述磁性轴承的状态的信息,判断出所述磁性轴承的异常,并且基于判断结果停止所述驱动机构的动作。
[0019]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安装在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轴上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的旋转叶片,基板,配置在与所述旋转叶片在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并且给所述磁性轴承的所述轴承定子部件的所述线圈提供励磁电流。
[002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与泵的运转状況相应地高精度地进行转子的旋转控制。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23]图2是图1的M-M

线剖面图。
[0024]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该泵的磁性轴承的放大纵剖面图。
[0025]图4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26]图5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27]图6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28]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该泵的磁性轴承的纵剖面图。
[0029]图8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30]图9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31]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32]图11是示出该泵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0033]图12是省略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方式的泵的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
[0034]图13是切除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9实施方式的泵的转子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35]图14是切除一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该转子中包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磁性轴承,通过磁性力支承所述转子;驱动机构,对所述转子进行旋转驱动;泵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子上的泵轮;以及控制部,对所述磁性轴承进行控制,所述磁性轴承,具备:轴承转子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子上且由磁性材料形成;以及轴承定子部件,面对所述轴承转子部件配置,所述轴承定子部件,具有:磁芯,由磁性材料形成;以及线圈,卷绕在所述磁芯上,所述驱动机构,具备:从动部件,在所述转子的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径方向上相邻设置;以及驱动部,在所述径方向上与所述从动部件相对配置,且与所述从动部件进行磁性结合以驱动所述转子,其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来自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位移的第1传感器部的检测信号,进行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校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定子部件的所述磁芯的纵剖面形状,具有:第1部分,在与面对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第1部分上;一对第2部分,从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开始,朝向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一侧延伸,之后沿所述第1方向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以及一对第3部分,从所述一对第2部分的各个顶端部开始朝向所述轴承转子部件一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内侧,所述轴承定子部件,在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多个,并且分别与所述轴承转子部件在所述径方向上相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外侧,所述轴承定子部件,在所述轴承转子部件的所述径方向上的内侧配置有多个,并且分别与所述轴承转子部件在所述径方向上相对。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具备:第2传感器部,检测使得所述驱动部进行旋转动作的驱动马达的转速;以及第3传感器部,检测所述转子的转速,其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来自所述第2以及第3传感器部的检测信号,进行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转子的旋转同步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鬼塚敏树是枝进一郎龟井利晃关拓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易威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