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
技术介绍
1、作为使得隔膜等往复运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源,已知有致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致动器,在定子的内部具备设有动子且沿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轴,并且在定子的沿径向与动子相对的位置,配置有永久磁铁。
2、另外,该致动器,具有永久磁铁和让该永久磁铁所形成的磁场位于其之间的线圈,并且具备让通过在线圈中通电而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让轴沿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结构。另外,轴,以沿轴向方向自由晃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定子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与凸缘之间的板簧支撑着。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93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的致动器,需要通过粘合剂等将永久磁铁固定于凸缘,因此包含了粘合剂等的厚度的各部件的尺寸管理难以进行,另外,存在粘合剂等导致磁路上产生了间隙,所以磁路的效率也变差的问题。进一步,还存在由于将配置于定子的各个端部的板簧嵌合在轴的槽中作为轴承发挥功能,所以不容易进行的轴的中心校准(alignment)的问题。
3、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简单的部件结构且容易进行中心校准以及尺寸管理,并且可提高磁路的效率的致动器。
4、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5、本技术的一方式的致动器,具有:圆筒状的定子,插通于该定子的内侧且沿轴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内侧磁轭,通过插入成型配置在所述定子框架中。
7、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永久磁铁,沿所述径向方向磁化。另外,所述永久磁铁,由多个圆弧状的磁铁片形成。
8、在本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永久磁铁的内周面,与所述内侧磁轭的外周面直接接触。
9、在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周面,与所述外侧磁轭的内周面直接接触。
10、在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筒,具有:设置在所述内侧磁轭以及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第1绕线筒,和设置在另一侧的第2绕线筒,所述定子框架具有:让从所述第1绕线筒向所述第2绕线筒前进的绕线穿过其中的绕线槽,所述线圈,从所述第1绕线筒到所述第2绕线筒经过所述绕线槽连续地进行缠绕。
11、在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磁轭与所述第1止动件,是一体地形成的。
12、技术的效果
13、根据本技术,能够实现简单的部件结构且容易进行校准以及尺寸管理的同时,能够提高磁路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