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01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录井岩屑清洗领域,具体为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包括振动腔、振动筛网、搭接板、进水管,所述振动腔为管体;所述振动筛网架设于振动腔内部,延振动腔轴向延伸将振动腔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两部;所述搭接板与振动腔腔体刚性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振动腔上游,与振动腔的上部空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拆装快捷,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清洗,有利于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自动化发展。自动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录井岩屑清洗领域,具体为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钻井液(行话称为泥浆)是指钻井过程中使用的流体介质。钻井液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因此,钻井液应确切地称为钻井流体。钻探过程中,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又称钻孔冲洗液。钻井液按组成成分可分为清水、泥浆、无粘土相冲洗液、乳状液、泡沫和压缩空气等。清水是使用最早的钻井液,无需处理,使用方便,适用于完整岩层和水源充足的地区。泥浆是广泛使用的钻井液,主要适用于松散、裂隙发育、易坍塌掉块、遇水膨胀剥落等孔壁不稳定岩层。钻井液主要功用是:(1)清洁井底,携带岩屑;(2)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3)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4)平衡(控制)地层压力;(5)悬浮岩屑和加重剂;(6)在地面能沉除砂子和岩屑;(7)有效传递水力功率;(8)承受钻杆和套管的部分重力;(9)提供所钻地层的大量资料;(10)水力破碎岩石。
[0003]在油气资源勘探中,地质录井的主体工作是对岩石岩屑的观察和分析,这也是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井下经钻头冲击破碎,钻井液携带返至地面的岩屑都附着钻井液污物,要对岩屑进行观察分析就必须将附着其上的污物用清水清洗干净,以还原地下岩石本色,所以,岩屑清洗成为地质录井现场的一项重要工作。
[0004]长期以来,地质录井的现场岩屑洗涤作业是一项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捞砂人员在钻井液振动筛的下游放置一个接砂盆,岩屑自振动筛上振落到捞砂盆内,渐被连续收集,在经过一个既定的岩屑迟到时间后,捞砂人员将捞砂盆内集中的砂子端到一个大水罐处放水冲洗,并用一个随意自制的搅拌棒反复搅拌。水脏后,捞砂人员要将水倒掉,然后再加清水清洗,如此反复,直到岩屑清洗干净,然后端放到指定的位置进行下步工作。对于地下岩石破碎后形成的岩屑来说,有的容易清洗,洗几遍后即可合乎要求;有的则极不易清洗,甚至洗上十遍或二十几遍才能干净,由此,在整个清洗过程中捞砂人员往往付出极大的体力,且风雨无阻,而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洗的过程。所以,捞砂洗砂成为地质捞砂人员的重体力劳动,同时也是现场作业“低、老、坏”的一个缩影。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占据劳动力,占据单位人工成本;
②ꢀ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作业风险大,遇交叉作业时存在安全风险;
③ꢀ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工作效率低,岩屑清洗效果差;
④ꢀ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日常作业劳动强度高,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
⑤ꢀ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下形成的洗砂污水难集中处理,无法循环利用,污染作业环境;
⑥ꢀ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作业连续性差,不利于提升油气勘探效益;
⑦ꢀ
岩屑常规清洗模式下无法无法实现作业自动化和现场标准化。
[0005]所以,油气勘探现场亟需一种连续自动高效的洗砂作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包括振动腔、振动筛网、搭接板、进水管,所述振动腔为管体;所述振动筛网架设于振动腔内部,延振动腔轴向延伸将振动腔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两部;所述搭接板与振动腔腔体刚性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振动腔上游,与振动腔的上部空间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腔的下游设置有排污管,与振动腔的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排污管位于振动腔内的管口边沿设有污水挡块。所述振动腔一端设有朝上延伸的弯头,所述进水管、搭接板设置于弯头端部。所述进水管进入振动腔后延振动腔顶部延伸至振动腔另一端,进水管朝向振动筛网的侧壁上开设若干喷淋孔。所述振动腔由两个半管体对扣组成。
[0008]进一步的,两个半管体的接缝处外部分别设有外延的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固定板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固定丝孔。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槽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销孔。所述振动腔的上部空间还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振动腔下方可拆卸连接有传振撑。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座、连撑、传振撑、连接槽、连接板,其中,连接板固设于振动腔腔体,连接板与连接槽插接配合,连接板和连接槽上分别开设位置对应的销孔,连接槽下方连接传振撑,传振撑下方通过连撑与固定座连接。
[0010]所述传振撑由多级传振管套接组成,下级传振管直径大于上级传振管直径,下级传振管内设置有弹簧,上级传振管与下级传振管内的弹簧插接。
[0011]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盘、套缸、套球,其中,套缸固设于固定盘上,套缸内开设由球形套碗,套球套装于套碗内;所述套球与套碗间隙配合;所述套碗一端开口,连撑穿过开口;所述套球通过连撑与传振撑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创新专利技术的“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创造了以下性能和优点:
①ꢀ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解除了劳动力占用,降低了生产作业单位人工成本;
②ꢀ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是一种自动化的清洗过程,消除了叉作业时潜在的安全风险;
③ꢀ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清洗效率高,岩屑清洗效果好;
④ꢀ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降低了日常作业劳动强度,有利于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
⑤ꢀ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洗砂后形成的污水可集中处理,进入循环利用,消除了作业环境污染可能性;
⑥ꢀ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实现了自动化连续作业,有利于提升油气勘探效益;
⑦ꢀ
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支持了现场作业标准化建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振撑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板、连接槽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固定板、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振动腔 2. 水槽 3. 进水管 4. 进气管 5. 岩屑入口 6. 搭接板 7.搭振连接孔 8.振动筛网 9.岩屑出口 10.排污管 11.污水挡块 12.固定座 13.传振撑 14.连接槽 15.连接块 16.销孔 17.固定盘 18.固定孔 19.套缸 20.套球 21.套碗 22.连撑 23.传振撑 24.
Ⅰ-
级传振管 25.
Ⅱ-
级传振管 26.
Ⅲ-
级传振管 27.
Ⅳ-
级传振管 28.连接固定板 29.连接固定丝孔 30.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功能相同的元件只出现一次标号,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实施例一: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包括振动腔、振动筛网、搭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腔、振动筛网、搭接板、进水管,所述振动腔为管体;所述振动筛网架设于振动腔内部,延振动腔轴向延伸将振动腔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两部;所述搭接板与振动腔腔体刚性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振动腔上游,与振动腔的上部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腔的下游设置有排污管,与振动腔的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排污管位于振动腔内的管口边沿设有污水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腔一端设有朝上延伸的弯头,所述进水管、搭接板设置于弯头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进入振动腔后延振动腔顶部延伸至振动腔另一端,进水管朝向振动筛网的侧壁上开设若干喷淋孔。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腔由两个半管体对扣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附振式岩屑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半管体的接缝处外部分别设有外延的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固定板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固定丝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附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晓峰赵明王国庆刘东章陈伟郭涛郭辉李长磊李国江高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