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86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包括:调节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端和固定端,转动端通过球头销可转动地安装于车身上,固定端安装固定于车门上,调节件上形成有滑动部;导向组件,对应滑动部固设于车身上,导向组件上形成有滑槽,滑动部滑设于滑槽内,滑槽呈横向设置且位于转动端的下方,滑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车身的高度小于第二端至车身的高度,在打开车门时,滑动部沿滑槽滑动且转动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固定端向上并向外移动进而带动车门向上并向外移动。车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向上转动以使车门和车门洞部分错开,使得车门在水平方向上仅需展开较小的角度也可实现人员的出入,适用于狭小空间的上下车,避免车门碰撞损坏。免车门碰撞损坏。免车门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门铰链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指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申请号为202021037817.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用铰链,包括安装于车身的车身铰链页和安装于车门的车门铰链页,车身铰链页开设有竖向的偏心轴孔,车门铰链页开设有对准偏心轴孔的正轴孔,销轴可转动地插设于偏心轴孔和正轴孔中,使得车身铰链页和车门的车门铰链页可转动的连接,从而实现车身和车门的转动连接,这种销轴式地水平的转动需要将车门转动展开较大的角度才能够方便上下车,针对狭小的空间,车门不方便展开较大的角度,容易造成上下车的困难,或者车门的碰撞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汽车门在狭小的空间时上下车困难,或车门容易碰撞磨损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安装连接于车身和车门之间,所述车门铰链结构包括:
[0005]调节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端和固定端,所述转动端通过球头销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身上,所述固定端安装固定于所述车门上,所述调节件上形成有滑动部;
[0006]导向组件,对应所述滑动部固设于所述车身上,所述导向组件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动部滑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呈横向设置且位于所述转动端的下方,所述滑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在打开车门时,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滑槽滑动且所述转动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固定端向上并向外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车门向上并向外移动。
[0007]本专利技术中调节件的转动端通过球头销可转动地安装于车身上,滑动部滑设于导向组件的滑槽上,由于滑槽的第一端至车身的高度小于滑槽的第二端至车身的高度,在打开车门时,滑动部沿滑槽滑动且转动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固定端向上并向外移动进而带动车门向上并向外移动,由于车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向上转动,以使车门和车门洞部分错开,车门在水平方向上仅需展开较小的角度也可实现人员的出入,适用于狭小空间的上下车,避免车门碰撞损坏。
[0008]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车身上且另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调节件上的上翻件,所述上翻件靠近所述车身的端部处形成有向外凸起的抵靠部;
[0009]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时,所述抵靠部远离所述车身,通过所述调节件的转动带动所述上翻件向上转动,在所述滑动部移动至所述第二端时,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车身。
[0010]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翻件的中部呈弯折状。
[0011]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翻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车身铰接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翻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车门铰接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件上靠近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形成有限位部,在所述滑动部移动至所述第一端时,所述限位部抵靠所述导向组件的侧部。
[0014]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球头销包括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身上且呈球状的球头部和固设于所述球头部上的杆部;
[0015]所述转动端套设安装于所述杆部上且可绕所述杆部进行转动。
[0016]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球头部固设于所述车身上的固定座;
[0017]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球头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球头部插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8]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对应所述滑动部固设于所述车身上的下定位板以及支设于所述车身上且位于所述下定位板上方的上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的顶面上远离所述车门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小于所述下定位板的顶面上靠近所述车门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面上远离所述车门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小于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面上靠近所述车门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所述下定位板和所述上定位板间隔设置且之间形成所述滑槽;
[0019]所述滑动部的端部形成有移动端,所述移动端穿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端的底端抵靠所述下定位板,顶端抵靠所述上定位板。
[0020]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定位板上远离所述车门的端部形成有向远离所述车门方向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顶面上远离所述车门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车门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中调节件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中移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中上翻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中转动端、球头销、固定座以及加固件部分的剖面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中上定位板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中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调节件10,转动端11,固定端12,滑动部13,移动端131,第一凸起部1311,第二凸起部1312,铰接部14,限位部15,导向组件20,下定位板21,定位部211,上定位板22,滑
槽23,上翻件30,抵靠部31,第一连接段32,第二连接段33,第一销轴41,第二销轴42,球头销50,球头部51,杆部52,固定座60,凹槽61,加固件62,固定板70,安装板80,耳板81,连接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用于连接车门和车身。本专利技术包括调节件、导向组件和上翻件,通过转动调节调节件使滑动部从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使得固定端向上并向外移动,进而带动车门向上并向外移动。由于车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向上转动,以使车门和车门洞部分错开,使得车门在水平方向上仅需展开较小的角度也可实现人员的出入,适用于狭小空间的上下车,避免车门碰撞损坏。上翻件上的抵靠部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滑动部移动至第二端时,抵靠部抵靠车身,调节件上翻至最大高度,即车门向上转动至最大的高度位置,以控制车门的展开的范围。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铰链结构进行说明。
[0034]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安装连接于车身和车门之间,车门铰链结构包括:调节件10和导向组件20,调节件10具有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安装连接于车身和车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铰链结构包括:调节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端和固定端,所述转动端通过球头销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身上,所述固定端安装固定于所述车门上,所述调节件上形成有滑动部;以及导向组件,对应所述滑动部固设于所述车身上,所述导向组件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动部滑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呈横向设置且位于所述转动端的下方,所述滑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车身的高度,在打开车门时,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滑槽滑动且所述转动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固定端向上并向外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车门向上并向外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车身上且另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调节件上的上翻件,所述上翻件靠近所述车身的端部处形成有向外凸起的抵靠部;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时,所述抵靠部远离所述车身,通过所述调节件的转动带动所述上翻件向上转动,在所述滑动部移动至所述第二端时,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车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件的中部呈弯折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车身铰接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车门铰接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云苑彬海袁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宇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