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48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0
一种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其在管体(23)外侧对称地设有的两个割炬(26),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带动管体转动,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带动割炬轴向移动,两者运动的合成的轨迹为半圆形,管体的转速由一调速机构控制,调速机构包括竖直移动的摩擦轮(29),摩擦轮位移随管体转动角度变化,摩擦轮两侧分别与主动盘(30)和从动盘(28)紧贴,主动盘与电机(31)的主轴连接,从动盘与减速机的输入轴(36)连接;在管体转动过程中,调速机构能使减速机的输入轴(36)的转速随管体转动角度变化,摩擦轮上移时输入轴(36)的转速降低,反之亦然;通过调速机构进行调速,可使切割速度基本一致,切割后的凹口形状更接近半圆形。形状更接近半圆形。形状更接近半圆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压力容器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经常遇到管件连接问题,对于直径较大的管件,为了保证主管与支管的连接强度,需要在支管的端部加工出与主管外径相吻合的凹口(相贯线)。专利号为20112017629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管件的马鞍口切割机,在管件的端部用燃气割炬切割出马鞍口,其方法是管件作旋转运动,割炬沿管件轴向作往返运动,以此在管件上形成马鞍口;申请号为20201042747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管体的火焰切割装置,在管件的端部用火焰枪切割出半圆形凹口,其方法也是管件作旋转运动,割炬(火焰枪)沿管件轴向作往返运动,割炬移动位置与管体转动角度相对应,如图4所示,其之间的运动关系为:Y=r*sin(x);其中Y为割炬与起点之间的轴向距离,r为管体的半径,x为管体转动的角度;以此在管件上形成半圆形凹口。
[0003]割炬(火焰枪)在管体上的运动轨迹,是管件的旋转运动与割炬的轴向往返运动的合成,合成运动的各点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即切割速度是不一致的,其中在凹口口部的切割速度最快,在凹口底部的切割速度最慢,两者速度差之比达40%,速度快时会产生较大的后拖量或割不透;速度慢时会使割缝边缘不齐,甚至产生局部熔化现象,割后清渣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其能使割炬对管体的切割速度一致,提高切割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其在管体23外侧对称地设有的两个割炬26,管体由卡盘22夹持,卡盘与减速机10的水平输出轴12连接,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11与曲拐1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水平输出轴与竖直输出轴同步转动,曲拐的偏心轴插在条形板13的条形槽中,条形板右侧的中部与横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横杆16中部插在固定不动的导向套19中,导向套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平行,割炬连接在横杆的靠右部位上;其特征是,减速机的输入轴36与一调速机构连接,在管体转动过程中,调速机构能使输入轴36的转速随管体转动角度变化,调速机构包括齿条4,齿条的右端固定在横杆的左部,齿轮5与齿条啮合,齿轮中固定地插有齿轮轴6,齿轮轴的下部设有外螺纹8,滑套9旋在外螺纹上,齿轮轴转动时外螺纹使滑套竖直运动,滑套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杆27,连接杆下端套有摩擦轮29,摩擦轮仅能在连接杆上转动,摩擦轮左侧与主动盘30紧贴,主动盘与电机31的主轴连接,摩擦轮右侧与从动盘28紧贴,从动盘与减速机的输入轴36连接;电机主轴的轴线位于摩擦轮下方,减速机的输入轴的轴线位于摩擦轮上方;当管体转动角度位于0度位置时,摩擦轮位于电机主轴轴线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的轴线的中间位置。
[0006]速度调节原理是,横杆左移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轴的外螺纹转动,滑套上
移,摩擦轮随滑套上移,摩擦轮与主动盘相贴的一侧,沿径向朝主动盘边缘移动,半径位置增大,摩擦轮与从动盘相贴的一侧,沿径向朝从动盘圆心移动,半径位置减小,摩擦轮在上移的过程中,从动盘的转速逐步增大;横杆右移时,从动盘的转速逐步减小。
[000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在切割过程中,通过调速机构进行调速,可使切割速度基本一致,割口光洁,切口缝隙宽窄一致;同时能降低氧气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俯视图,该图中管体和卡盘没画出。
[0010]图3为变距结构的外螺纹传动示意图。
[0011]图4为割炬移动位置与管体转动角度关系示意图。
[0012]附图标志为:1

第一托板、2

角板、3

支承套、4

齿条、5

齿轮、6

齿轮轴、7

止退环、8

外螺纹、9

滑套、10

减速机、11

竖直输出轴、12

水平输出轴、13

条形板、14

曲拐、15

连接块、16

横杆、17

销子、18

导向套支架、19

导向套、20

第二托板、22

卡盘、23

管体、24

肩部、25

下垂部、26

割炬、27

连接杆、28

从动盘、29

摩擦轮、30

主动盘、31

电机、32

支座、33

底座、34

弹簧、35

凸缘、36

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其在管体23外侧对称地设有的两个割炬26,管体由卡盘22夹持,卡盘与减速机10的水平输出轴12连接,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11与曲拐1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曲拐的偏心轴插在条形板13的条形槽中,条形槽的长度为竖直输出轴与曲拐的偏心轴之间距离(即管体凹口的半径)的2.2倍,条形板一侧的中部与横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横杆16中部插在导向套19中,导向套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平行,导向套与导向套支架18连接,导向套支架连接在第二托板20上,第二托板连接在减速机的右侧面。
[0014]横杆的右端与门字形的框体的肩部24连接,框体的下垂部25分别与割炬26连接。
[0015]割炬移动位置与管体转动角度相对应,如图4所示,其之间的运动关系为:Y=r*sin(x);其中Y为割炬距起点之间的轴向距离,r为管体凹口的半径,x为管体转动的角度。
[0016]减速机的输入轴36与一调速机构连接,在管体转动过程中,调速机构能使输入轴36的转速随管体转动角度变化,调速机构的结构为:减速机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托板1,角板2的竖直部与第一托板连接,角板的水平部的左部连接有支承套3,齿条4的右端通过连接块15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左部,齿条的左部插在支承套3中,支承套对齿条起稳定作用,保证齿条与齿轮啮合可靠。
[0017]齿轮5与齿条啮合,齿轮中固定地插有齿轮轴6,齿轮轴6的中部插在角板的水平部中,齿轮轴上固定地套有两个止退环7,止退环分别与角板的顶面和底面相贴。这样齿轮轴不会沿其轴向窜动。
[0018]齿轮轴的下部设有外螺纹8,滑套9旋在外螺纹上,滑套9插在第一托板中,滑套的外圆上设有竖直的导向槽,平键的一边插在导向槽中,平键的另一边固定在第一托板上。这样滑套不会产生转动。
[0019]滑套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杆27,连接杆下端套有摩擦轮29,摩擦轮仅能在连接杆上
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半圆形凹口的切割装置,其在管体(23)外侧对称地设有的两个割炬(26),管体由卡盘(22)夹持,卡盘与减速机(10)的水平输出轴(12)连接,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11)与曲拐(1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水平输出轴(12)与竖直输出轴(11)同步转动,曲拐的偏心轴插在条形板(13)的条形槽中,条形板右侧的中部与横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横杆(16)中部插在固定不动的导向套(19)中,导向套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平行,割炬连接在横杆的靠右部位上;其特征是,减速机的输入轴(36)与一调速机构连接,在管体转动过程中,调速机构能使输入轴(36)的转速随管体转动角度变化,调速机构包括与横杆相平行的齿条(4),齿条的右端固定在横杆的左部,齿轮(5)与齿条啮合,齿轮中固定地插有齿轮轴(6),齿轮轴的下部设有外螺纹(8),外螺纹部位旋有滑套(9),齿轮轴转动时滑套竖直运动,滑套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杆(27),连接杆下端套有摩擦轮(29),摩擦轮仅能在连接杆上转动,摩擦轮左侧与主动盘(30)紧贴,主动盘与电机(31)的主轴连接,摩擦轮右侧与从动盘(28)紧贴,从动盘与减速机的输入轴(36)连接;电机主轴的轴线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劲华曹萍宋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耀宇新型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