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482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油分离器、压缩机及冷凝器,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在筒体中依次设置有重力沉降部、离心沉降部及过滤分离部,且筒体还设有与重力沉降部连通的排气进口、与离心沉降部连通的排油出口及与过滤分离部连通的排气出口,压缩机的出口与排气进口连通,排气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排油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该油分离器通过优化筒体内部结构,重新布置不同分离流程,可以提高前期沉降效果,同时降低后期过滤分离负荷,从而实现提高油分离器整体分离效果,减少气态制冷剂中的含油量,以及降低对过滤分离部的精度维护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冷系统是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一般地,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及制冷剂组成。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和润滑油由压缩机进口流入到压缩机中用于冷却和润滑压缩机,而且,为了维持压缩机正常供油和减少冷凝器、蒸发器中含油率对制冷效果的影响,常常在压缩机的出口和冷凝器的进口之间设置油分离器,通过油分离器可以将制冷剂和润滑油分离,润滑油回流到压缩机中,满足压缩机运转时润滑的可靠性,而制冷剂流入到冷凝器、蒸发器中循环制冷。
[0003]通过压缩机出口和冷凝器进口之间的油分离器有一定的油分离效果,但若油分离器分离效果较差,造成无法分离出来全部的润滑油,这样不仅压缩机转子的润滑不能满足,而且较多的润滑油进入冷凝器、蒸发器中后,会在冷凝器、蒸发器表面形成油膜,导致冷凝器、蒸发器换热效果较差,制冷系统整体能效较低,因此,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对制冷系统整体可靠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油分离器分离效果不足,润滑油无法得到全部分离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中依次设置有重力沉降部、离心沉降部及过滤分离部,且所述筒体还设有与所述重力沉降部连通的排气进口、与所述离心沉降部连通的排油出口及与所述过滤分离部连通的排气出口。
[0006]可选地,所述离心沉降部包括离心沉降筒,所述离心沉降筒内形成有离心沉降通道,所述离心沉降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重力沉降部连通,所述离心沉降通道的出油端与所述排油出口连通,所述离心沉降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过滤分离部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离心沉降通道呈圆周结构。
[0008]可选地,沿着离心沉降方向,所述离心沉降筒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0009]可选地,所述离心沉降部还包括与所述离心沉降筒连接的离心沉降腔室,所述离心沉降腔室与所述离心沉降筒内腔连通,且所述离心沉降腔室设有连通所述重力沉降部的出气口及连通所述过滤分离部的气体出口。
[0010]可选地,所述重力沉降部包括第一重力沉降隔板及第二重力沉降隔板,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和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设置在所述离心沉降腔室的外周并沿着重力沉降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与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所述排气进口连通的第一重力沉降通道。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另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通道和所述出气口均连通的第二重力沉降通道,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通道与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通道回转地设置。
[0012]可选地,所述重力沉降部还包括两个重力沉降挡板,两个所述重力沉降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的两端并沿着所述重力沉降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重力沉降挡板之间形成与所述排气进口连通的进气腔,且其中一个所述重力沉降挡板设有连通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通道的进气口。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与另外一个所述重力沉降挡板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通道与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通道的缺口,且所述缺口的大小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大小。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和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均设有导油口,所述导油口与所述排油出口连通,且所述重力沉降部还包括导油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导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油口内的导油柱及形成在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或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表面的导油槽。
[0016]可选地,所述重力沉降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及多个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和多个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交替设置在所述离心沉降腔室的外周。
[0017]可选地,所述过滤分离部包括过滤滤芯。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及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排气进口连通,所述排气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排油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油分离器,包括筒体,筒体设有排气进口、排油出口及排气出口,通过在筒体中依次设置与排气进口连通的重力沉降部、与排油出口连通的离心沉降部及与排气出口连通的过滤分离部,即对于制冷系统中的油分离器,提前使用重力沉降部,并结合使用离心沉降部进行沉降,推后使用过滤分离部进行分离,使得制冷剂和润滑油分离开来。该油分离器通过优化筒体内部结构,重新布置不同分离流程,可以提高前期沉降效果,同时降低后期过滤分离负荷,从而实现提高油分离器整体分离效果,减少气态制冷剂中的含油量,以及降低对过滤分离部的精度维护要求。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油分离器的剖视图;
[0022]图2是图1中油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的第一重力沉降隔板处的俯视图;
[0024]图4是图2的第二重力沉降隔板处的俯视图;
[0025]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6]10、筒体;11、排气进口;12、排油出口;13、排气出口;
[0027]21、第一重力沉降隔板;211、第一导油槽;22、第二重力沉降隔板;221、第二导油
槽;23、第一重力沉降通道;24、第二重力沉降通道;25、重力沉降挡板;251、进气口;26、进气腔;27、导油柱;
[0028]31、离心沉降筒;32、离心沉降腔室;321、出气口;322、气体出口;40、过滤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在所述筒体(10)中依次设置有重力沉降部、离心沉降部及过滤分离部,且所述筒体(10)还设有与所述重力沉降部连通的排气进口(11)、与所述离心沉降部连通的排油出口(12)及与所述过滤分离部连通的排气出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沉降部包括离心沉降筒(31),所述离心沉降筒(31)内形成有离心沉降通道,所述离心沉降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重力沉降部连通,所述离心沉降通道的出油端与所述排油出口(12)连通,所述离心沉降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过滤分离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沉降通道呈圆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沿着离心沉降方向,所述离心沉降筒(31)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沉降部还包括与所述离心沉降筒(31)连接的离心沉降腔室(32),所述离心沉降腔室(32)与所述离心沉降筒(31)内腔连通,且所述离心沉降腔室(32)设有连通所述重力沉降部的出气口(321)及连通所述过滤分离部的气体出口(3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沉降部包括第一重力沉降隔板(21)及第二重力沉降隔板(22),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21)和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22)设置在所述离心沉降腔室(32)的外周并沿着重力沉降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隔板(21)与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22)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所述排气进口(11)连通的第一重力沉降通道(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隔板(22)另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通道(23)和所述出气口(321)均连通的第二重力沉降通道(24),所述第二重力沉降通道(24)与所述第一重力沉降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忠铿罗炽亮练浩民孟俣李莹周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