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81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电线。包括电线外管体、防害单元和电力传导单元;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安装在电线外管体内;所述防害单元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接在电线外管体外部,所述支撑套内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若干组仿生球,所述仿生球的材质采用蛋白质和尿酸混合物;所述储存腔内壁上平均分布有若干组通气口,且所述储存腔内安装有若干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另一端贯穿至通气口外部,且安装有硅胶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利用仿生手段实现驱除虫鼠的目的,降低了以往化学合成药物给人体所带来的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电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
,特别涉及一种仿生电线。

技术介绍

[0002]电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其主要是为了传导电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0003]由于电线在使用时,通常是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遭受虫鼠的啃咬,从而影响到电力输送,因此如何提高电线的驱除虫鼠能力也是继续解决的问题。
[0004]传统驱除虫鼠的方法主要是在电线旁放置粘鼠板,或者在电线表面涂抹灭鼠药。但前者效果欠佳,且成本高,后者由于灭鼠药为化学合成物,又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电线,包括电线外管体、防害单元和电力传导单元;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安装在电线外管体内;
[0006]所述防害单元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接在电线外管体外部,所述支撑套内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置有若干组仿生球,所述仿生球的材质采用蛋白质和尿酸混合物;所述储存腔内壁上平均分布有若干组通气口,且所述储存腔内安装有若干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另一端贯穿至通气口外部,且安装有硅胶顶板;所述硅胶顶板为扇环形结构,且所述硅胶顶板的外直径大于通气口的内直径,所述硅胶顶板四周边缘处均活动贴合在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上;
[0007]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包括若干组等间距排列的垫板,相邻两组所述垫板之间均设有一组形状记忆聚合块,所述形状记忆聚合块的材质采用聚氨酯聚合物。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线外管体内开设有外管体隔离腔,所述电力传导单元的壳体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壳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的中轴线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体隔离腔的内壁上以所述电线外管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绝缘棒,所述绝缘棒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壳体的外壁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包括电线内管体;所述电线内管体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中,且所述电线内管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的中轴线重合;若干组所述绝缘棒远离外管体隔离腔内壁的一端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电线内管体的外壁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还包括中心柱;所述电线内管体中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内设置有导电腔,所述中心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腔内,且所述中心柱的中轴线与电线内管体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腔内壁上,且所述隔离板为波纹状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传导单元还包括若干组导电机构;所述导电腔通过若干组隔离板分割为若干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独立空腔,若干组所述导电机构平均分布在各组所述独立空腔中;所述独立空腔内壁与所述导电机构壳体外壁的缝隙处填充有若干组填充颗粒。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传导线外管;所述传导线外管位于所述独立空腔内,且所述传导线外管的内壁上套接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内固定安装有铜导线。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存腔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内固定安装有外管复位单元。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棒,所述复位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管腔体内,且所述复位棒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棒包括等间距排列的若干组卡棒,相邻两组所述卡棒之间均铰接有一组铰接球。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以蛋白质尿酸为主要成分的仿生球模拟出蛇类猫类等虫鼠天敌的气味,当虫鼠对支撑套上的硅胶顶板进行啃咬时,就会使其发生位移形变并将通气口露出,然后仿生球所产生的气味就会通过通气口散发出来并被虫鼠捕捉到,让虫鼠误以为此处存在天敌,以一种模仿虫鼠天敌气味的手段达到驱除虫鼠的作用,从而实现仿生目的。减少了传统化学合成药物对人体所带来的危害。并且仿生球位于储存腔内,只有在遭受虫鼠啃咬并使得硅胶顶板发生位移形变时,气味才会散发,无需露天放置,降低了人体触摸的风险,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
[0019]2、当虫鼠离开后,利用聚氨酯聚合物做为材质的形状记忆聚合块使得形状记忆复位机构整体复位,从而使得硅胶顶板重新覆盖在通气口上。以防止气味散发,延长了仿生球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0020]3、当仿生电线整体受到拉扯或折叠时,受力那一侧的复位棒发生弯曲,使得各组卡棒之间的夹角出现变化,并使得该组复位弹簧张开,而相对一侧的一组复位弹簧就会相对收缩。然后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使得这两组发生形变的复位弹簧迅速复位,并带动与其相对应的两组复位棒复位。从而将拉扯或折叠所产生的力抵消,保护了仿生电线整体,也以此提高了仿生电线的强度。
[0021]4、在电线内管体外部设置有外管体隔离腔,并通过环形阵列分布的绝缘棒进行隔离,并且在电线内管体中还设置有隔离层,加强了导电机构与外界的隔离强度,不仅提高了绝缘性,也提升了保温性。与此同时,利用各组波纹状的隔离板将导电腔隔离成若干组独立空腔,并将各组导电机构分别放置在各组独立空腔内。再加上铜导线外部套接的绝缘管,从而使得各组独立空腔内的铜导线不会因为外管的磨损而相互干扰,以此提高了仿生电线整体的安全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仿生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仿生电线的端面剖视示意图;
[0026]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害单元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8]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管复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棒和铰接球的连接示意图;
[0031]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传导单元的端面剖视示意图;
[0032]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机构的端面剖视示意图。
[0033]图中:100、电线外管体;110、外管体隔离腔;200、防害单元;210、支撑套;220、中空管;230、储存腔;240、仿生球;250、通气口;260、硅胶顶板;270、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1、垫板;272、形状记忆聚合块;300、绝缘棒;400、外管复位单元;410、复位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外管体(100)、防害单元(200)和电力传导单元(500);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安装在电线外管体(100)内;所述防害单元(200)包括支撑套(210);所述支撑套(210)套接在电线外管体(100)外部,所述支撑套(210)内开设有储存腔(230),所述储存腔(230)内设置有若干组仿生球(240),所述仿生球(240)的材质采用蛋白质和尿酸混合物;所述储存腔(230)内壁上平均分布有若干组通气口(250),且所述储存腔(230)内安装有若干组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0),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0)另一端贯穿至通气口(250)外部,且安装有硅胶顶板(260);所述硅胶顶板(260)为扇环形结构,且所述硅胶顶板(260)的外直径大于通气口(250)的内直径,所述硅胶顶板(260)四周边缘处均活动贴合在所述支撑套(210)的外壁上;所述形状记忆复位机构(270)包括若干组等间距排列的垫板(271),相邻两组所述垫板(271)之间均设有一组形状记忆聚合块(272),所述形状记忆聚合块(272)的材质采用聚氨酯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外管体(100)内开设有外管体隔离腔(110),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的壳体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110)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壳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110)的内壁上以所述电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绝缘棒(300),所述绝缘棒(300)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壳体的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导单元(500)包括电线内管体(510);所述电线内管体(510)位于所述外管体隔离腔(110)中,且所述电线内管体(510)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鸿葛曙光林必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东佳信特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