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儿科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突飞猛进的向前迈步,国民对于医疗安全和医疗保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由于儿科患者抵御能力较低,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也要对儿科患者进行防感染隔离,新生儿科是由儿科分离并发展出来的独立科室。新生儿出生后体质较弱,需要进行隔离防护,在临床医学中采用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隔离装置就是阻断传染源进行传播至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的患者,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目前在对新生儿进行防感染隔离时,需要定期的对新生儿使用的床垫进行更换;在进行床垫更换时需要辅助人员将新生儿抱出隔离箱,由于新生儿会接触外部空间有感染风险,需要对医护人员以及室内统一进行消毒处理,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感染风险,而且还容易使得新生儿恐惧哭闹不止,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的安抚;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床体(2),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床体(2)与底座(1)连接;两个弧形透明壳体(3),分别对称设置在床体(2)的顶部两侧,所述弧形透明壳体(3)与底座(1)连接构成防护罩;隔离组件,设置在透明隔离罩靠近床体(2)的一侧,用于实现替换床体(2)上的床垫时将新生儿进行包裹隔离;所述隔离组件包括:两个弧形软板(4),分别对称设置在弧形透明壳体(3)靠近床体(2)的一侧,所述弧形软板(4)与弧形透明壳体(3)滑动连接且与其构成环形隔离仓;两个导向板(5),分别对称设置在床体(2)远离弧形软板(4)的两端,所述导向板(5)的底部与底座(1)连接,弧形软板(4)与导向板(5)滑动连接,用于实现引导两个弧形软板(4)向内侧移动对新生儿进行包裹;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实现驱动弧形软板(4)滑动;控制器(6),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控制器(6)与驱动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1)靠近弧形透明壳体(3)两侧的两个支板(21),支板(21)的一端与底座(1)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透明壳体(3)铰接,两个弧形透明壳体(3)靠近支板(21)的一侧内部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仓(22),弧形软板(4)嵌入安装仓(22)的内部且与其滑动连接,支板(21)的内部开设有滑孔(23),滑孔(23)一端与安装仓(22)连通,两个导向板(5)的内侧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4),第一滑槽(24)与滑孔(23)的另一端连通,弧形软板(4)的外侧开设有第一齿弧(25),滑孔(23)的底部嵌设有第一步进电机(26),第一步进电机(26)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27),第一齿轮(27)与第一齿弧(25)配合连接,第一步进电机(26)与控制器(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透明壳体(3)靠近导向板(5)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端板(31),端板(31)与弧形透明壳体(3)固定连接,导向板(5)上开设有沉槽(32),两个弧形透明壳体(3)端部相邻的两个端板(31)嵌入沉槽(32)中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