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红专利>正文

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84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ICU病床不能有效隔离防护不能快速更换罩体隔离膜的问题。包括床体,床体上端设有罩体,罩体外侧设有外隔离膜,罩体内侧设有内隔离膜,内隔离膜上端设有第一伸出套,内隔离膜前端设有第三伸出套和若干第二伸出套,罩体上端开设有换气孔,第一伸出套伸出换气孔,且第一伸出套内部设有换气扇,罩体的前侧开设有门孔和若干手套孔,第三伸出套伸出门孔,第三伸出套内部设有密封门,第二伸出套伸出对应位置的手套孔,第二伸出套内部均设有护理手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更换外隔离膜、内隔离膜,不用清洗罩体,减少病人等待时间;通过护理手套,可对病人进行护理,简单方便。单方便。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隔离防护床,特别是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

技术介绍

[0002]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ICU即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就是产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使用的护理床。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现阶段疫情严重ICU通常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现有产科ICU使用的隔离防护床不能有效的达到隔离的作用, 透气效果差,不能进行换气,提高了感染的强度,无法对隔离防护床进行快速更换,耽误了患者治疗时间,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ICU专用隔离防护床【申请号:CN201810268863.5;公开号:CN108464897A】。这种ICU专用隔离防护床,其结构包括隔离防护床本体、隔离防护罩、支撑腿、换气扇、挡帘门、控制面板、收纳抽屉、支柱和万向轮,所述隔离防护罩的顶部中间设有换气扇,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前部设有挡帘门,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前部右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挡帘门的中间设有按扣锁,所述隔离防护床本体的底部分布有收纳抽屉,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侧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部设有气体传感器,所述LED照明灯的右部分布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连接轴的顶部连接有折叠桌,所述隔离防护床本体的右部内侧设有呼叫按钮。虽然该装置能达到隔离作用,但无法对隔离罩进行快速消毒更换,严重耽误了产科病人宝贵的治疗时间。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对病人有效隔离防护能快速更换罩体隔离膜的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病人有效隔离防护并且能快速更换罩体隔离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端设有罩体,罩体外侧设有外隔离膜,罩体内侧设有内隔离膜,内隔离膜内侧和外隔离膜外侧设有条形磁片,内隔离膜上端设有第一伸出套,内隔离膜前端设有第三伸出套和若干第二伸出套,罩体上端开设有换气孔,第一伸出套伸出换气孔,且第一伸出套内部设有换气扇,罩体的前侧开设有门孔和若干手套孔,第三伸出套伸出门孔,第三伸出套内部设有密封门,第二伸出套伸出对应位置的手套孔,第二伸出套内部均设有护理手套。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外隔离膜是由透明薄膜制成,使用者将罩体外侧套上
外隔离膜,内隔离膜放入罩体内部,将第一伸出套、第二伸出套和第三伸出套分别伸出对应位置,把条形磁片分别放在罩体上端的内隔离膜内侧和外隔离膜外侧,通过条形磁铁相互吸引,使内隔离膜和外隔离膜固定在罩体内外表面,可以快速地更换外隔离膜和内隔离膜。
[0009]所述床体下端固定有万向轮,床体上端设有环形插槽,换气扇外侧设有挡板,挡板抵触在第一伸出套上,罩体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把手。
[0010]采用以上结构,罩体采用透明玻璃制成,使用者在床体上端铺上隔离垫,病人躺在床体上,通过把手抬起固定好外隔离膜和内隔离膜的罩体,将罩体插入环形插槽内,换气扇插入第一伸出套内,挡板固定换气扇的位置,推动床体,万向轮转动,可以移动床体,使用方便。
[0011]所述内隔离膜是由透明无菌膜制成,内隔离膜下端设有延长压边,第一伸出套、延长压边、第二伸出套、第三伸出套上均设有双面胶层,外隔离膜前侧开设有预留门口和若干预留套口,外隔离膜上端设有预留风口,第一伸出套、第二伸出套和第三伸出套分别穿出对应的预留风口、预留套口和预留门口,且双面胶层均粘接在外隔离膜上。
[0012]采用以上结构,延长压边穿过罩体下端边缘,通过双面胶层粘接在外隔离膜上,插入环形插槽中,把第一伸出套、第二伸出套和第三伸出套分别穿出对应的预留风口、预留套口和预留门口,通过双面胶层均粘接在外隔离膜上,将罩体完全隔离。
[0013]所述密封门包括门框和门板,门框和门板铰接,门框的外圈固定有密封橡胶圈,门框插合在第三伸出套内部。
[0014]采用以上结构,把密封门插合在第三伸出套内部,门框和门板铰接,门板上有门把手,打开门板可以把物品送入罩体中,可以方便地向罩体内输送物品。
[0015]所述护理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端部固定有粘接环,手套主体伸入罩体内部,粘接环与对应的第二伸出套粘接。
[0016]采用以上结构,把手伸入手套主体内,可以对罩体内的病人进行护理,简单可靠。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名称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通过外隔离膜、内隔离膜和罩体配合,可以快速更换外隔离膜和内隔离膜,不用清洗罩体,操作简单。
[0019]2、通过床体和万向轮配合,可以移动床体,方便医生治疗。
[0020]3、通过护理手套、手套孔和第二伸出套配合,可以对病人进行护理,简单方便。
[0021]4、通过第一伸出套、换气孔和换气扇配合,可以对罩体进行换气。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护理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床体、101

万向轮、102

插槽、2

外隔离膜、201

扶手套、3

条形磁片、4

换气扇、401

挡板、5

内隔离膜、501

第一伸出套、502

延长压边、503

第二伸出套、504

第三伸出套、6

护理手套、601

手套主体、602

粘接环、7

密封门、8

罩体、801

手套孔、802

换气
孔、803

把手、804

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端设有罩体(8),罩体(8)外侧设有外隔离膜(2),罩体(8)内侧设有内隔离膜(5),内隔离膜(5)内侧和外隔离膜(2)外侧设有条形磁片(3),内隔离膜(5)上端设有第一伸出套(501),内隔离膜(5)前端设有第三伸出套(504)和若干第二伸出套(503),罩体(8)上端开设有换气孔(802),第一伸出套(501)伸出换气孔(802),且第一伸出套(501)内部设有换气扇(4),罩体(8)的前侧开设有门孔(804)和若干手套孔(801),第三伸出套(504)伸出门孔(804),第三伸出套(504)内部设有密封门(7),第二伸出套(503)伸出对应位置的手套孔(801),第二伸出套(503)内部均设有护理手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ICU用隔离防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下端固定有万向轮(101),床体(1)上端设有环形插槽(102),换气扇(4)外侧设有挡板(401),挡板(401)抵触在第一伸出套(501)上,罩体(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红许思娟刘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