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压圈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33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压圈扳手,包括:扳手本体上转动支撑有调节轴,调节轴上依次设置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段,扳手本体上滑动限位有滑块,滑块旋设在调节轴上,两个紧固件的一端各自与两个滑块固定,两个紧固件的另一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一个顶杆,在扳手本体上且沿调节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度刻度线,紧固件上设置有定位标线,定位标线能够与长度刻度线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调节轴,确保两个顶杆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该扳手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镜头压圈;扳手本体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紧固件上设置有定位标线,该设置确保两个顶杆之间的距离能够精确调整,避免两个顶杆的间距调节不合适,顶杆在安装或拆卸镜头压圈时划伤镜片。顶杆在安装或拆卸镜头压圈时划伤镜片。顶杆在安装或拆卸镜头压圈时划伤镜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压圈扳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镜头安装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镜头压圈扳手。

技术介绍

[0002]镜头压圈扳手,也称井字扳手,是用来紧固和起松镜头压圈的一种工具。在镜头生产、维护、维修中,压圈扳手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可调节的井字扳手受到广泛欢迎。
[0003]普通的井字扳手由扳手主体、移动顶尖固定座、锁紧螺钉组成,通过自由滑动顶尖距离调整达到适应不同尺寸镜头压圈的目的。由于现有扳手顶尖距离调整不可读数,需对比镜头压圈进行调整,操作不当易划伤镜片,且顶尖距离调整不够精细,操作性不强。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镜头压圈扳手,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压圈扳手。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镜头压圈扳手,包括:
[0008]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上转动支撑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端部套固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轴上依次设置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段,
[0009]滑块,所述扳手本体上滑动限位有两个所述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滑块均旋设在所述调节轴上且二者与两段旋向不同的所述螺纹段各自位置对应,
[0010]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各自与两个所述滑块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一个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杆中心线共面且均与所述调节轴的轴长方向垂直,两个所述顶杆各自远离两个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能够对齐,在所述扳手本体上且沿所述调节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度刻度线,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定位标线,所述定位标线能够与所述长度刻度线共线。
[001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镜头压圈扳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扳手本体上转动支撑有调节轴,两个滑块旋设在调节轴上,两个滑块上各自安装有一个顶杆,通过转动调节轴,两个顶杆能够相向或相背移动,确保两个顶杆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该扳手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镜头压圈;扳手本体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紧固件上设置有定位标线,该设置确保两个顶杆之间的距离能够精确调整,避免两个顶杆的间距调节不合适,顶杆在安装或拆卸镜头压圈时划伤镜片的风险。
[0012]优选的,所述扳手本体整体呈长条状且其截面呈矩形,所述扳手本体上开设有贯穿其两相对侧壁的长条形的限位孔,在所述扳手本体与所述限位孔相邻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长度刻度线,所述限位孔的孔长方向与所述调节轴的轴长方向平行,在所述扳手本
体两端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贯通的通孔,所述调节轴限位在所述限位孔内且其两端在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后各自同轴套固有一个所述调节旋钮,所述滑块滑动限位在所述限位孔内。该设置确保滑块能够可靠地滑动限位在限位孔内,并且便于调节。
[0013]优选的,所述紧固件整体呈圆管形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另一端同轴插设有所述顶杆,所述紧固件的外壁上开设有所述定位标线和与其内部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旋拧有一顶紧螺钉,所述顶杆通过所述顶紧螺钉与所述紧固件固定。该设置确保顶杆能够调节其伸出距离,并且调节完成后通过旋拧顶紧螺钉可以确保其伸出距离不变。
[0014]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均垂直固定有一夹紧螺杆,所述夹紧螺杆上旋设有定位旋钮,所述定位旋钮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扳手本体开设有所述限位孔的一侧壁紧密抵接,所述紧固件远离所述顶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扳手本体开设有所述限位孔的另一侧壁紧密抵接。该设置能够保证两个顶杆之间的距离能够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一种镜头压圈扳手的整体轴测图;
[0017]图2是一种镜头压圈扳手的爆炸轴测图。
[0018]在图中:
[0019]01为扳手本体、010为长度刻度线、011为限位孔、012为通孔、02为调节轴、020为螺纹段、03为调节旋钮、04为滑块、040为螺纹孔、05为紧固件、050为定位标线、051为定位孔、06为顶杆、07为顶紧螺钉、08为夹紧螺杆、09为定位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压圈扳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扳手本体01上转动支撑有调节轴02,两个滑块04旋设在调节轴02上,两个滑块04上各自安装有一个顶杆06,通过转动调节轴02,两个顶杆06能够相向或相背移动,确保两个顶杆06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该扳手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镜头压圈(图中未示出);扳手本体01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010,紧固件05上设置有定位标线050,该设置确保两个顶杆06之间的距离能够精确调整,避免两个顶杆06的间距调节不合适,顶杆06在安装或拆卸镜头压圈时划伤镜片的风险;通过设置顶紧螺钉07,该设置使得顶杆06在紧固件05中的伸出距离可调;通过设置夹紧螺杆08和定位旋钮09,拧紧定位旋钮09能够保证已经调节好间距的两个顶杆06不会再发生位置变化;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方便实用,通过手握扳手本体01,将两顶杆06插入镜头压圈孔中,双手紧握扳手本体0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可安全方便的压紧或旋松镜头压圈。
[0022]实施例
[0023]参见附图1

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镜头压圈扳手,包括:
[0024]扳手本体01,扳手本体01上转动支撑有调节轴02,调节轴02端部套固有调节旋钮03,调节轴02上依次设置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段020,两段螺纹段020的长度相同,扳手本体01和调节轴02均采用工具钢制作。
[0025]滑块04,扳手本体01上滑动限位有两个滑块04,每个滑块04上均开设有一个贯穿其端面的螺纹孔040,两个滑块04均旋设在调节轴02上且二者与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段020各自位置对应,通过调节旋钮03转动调节轴02转动时,两个滑块04能够做同步相向运动。滑块04的材质与扳手本体01的材质相同。
[0026]紧固件05,紧固件05设置有两个,两个紧固件05的一端各自与两个滑块04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两个紧固件05的另一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一个截面为圆形的顶杆06,顶杆06远离紧固件05的一端尖锐,两个顶杆06的杆中心线共面且均与调节轴02的轴长方向垂直,两个顶杆06各自远离两个紧固件05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压圈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本体(01),所述扳手本体(01)上转动支撑有调节轴(02),所述调节轴(02)端部套固有调节旋钮(03),所述调节轴(02)上依次设置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段(020),滑块(04),所述扳手本体(01)上滑动限位有两个所述滑块(04),每个所述滑块(04)上均开设有螺纹孔(040),两个所述滑块(04)均旋设在所述调节轴(02)上且二者与两段旋向不同的所述螺纹段(020)各自位置对应,紧固件(05),所述紧固件(0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紧固件(05)的一端各自与两个所述滑块(04)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05)的另一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一个顶杆(06),两个所述顶杆(06)的杆中心线共面且均与所述调节轴(02)的轴长方向垂直,两个所述顶杆(06)各自远离两个所述紧固件(05)的一端能够对齐,在所述扳手本体(01)上且沿所述调节轴(0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度刻度线(010),所述紧固件(05)上设置有定位标线(050),所述定位标线(050)能够与所述长度刻度线(010)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压圈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01)整体呈长条状且其截面呈矩形,所述扳手本体(01)上开设有贯穿其两相对侧壁的长条形的限位孔(011),在所述扳手本体(01)与所述限位孔(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栋栋费红阳彭鸿雁丁蕴丰张铁民王春妮李功捷孙丽张焓笑潘孟美刘晓莹王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