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调蓄池优化选址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399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池优化选址的方法,属于雨水调蓄池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为:基于SWMM模型,首先确定影响城市内涝的积水与超载两大因素,构建节点内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博弈论思想将各指标层次分析法所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所得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调蓄池优化选址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调蓄池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雨水调蓄池优化选址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风险控制方法,多在分流制排水体系末端设置调蓄设施,其调蓄规模的确定以数值模型计算方法为首选,常用的有INFORWORKS、MIKE Flood等集合了地表产流、管网汇流的综合模型。在分散调蓄时,目前主要做法如下:(1)利用INFORWORKS模拟,将调蓄池设置在积水深度较大的位置。(2)通过二维商业模型软件(MIKE Flood)模拟,得到积水深度超过15cm积水点,这些积水点均被选为雨洪调蓄池的最终位置。
[0003]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下述缺点:(1)在调蓄池位置决策时未考虑全面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2)层次分析法决策中主观因素对选址结果的影响较大,会造成信息损失,降低决策的准确性。(3)同时把所有积水深度超过15cm的节点都列为调蓄池的最终位置,其设计不尽合理,且整个项目费用支出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雨水调蓄池优化选址的方法,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调蓄池优化选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WMM模型和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雨水系统节点为评价对象,以调蓄池的位置为目标,以节点的积水深度、积水面积、积水时间、超载时间和超载高度为评价指标,运用博弈论思想将各指标层次分析法所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所得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

逼近理想解排序得到各节点指标与正负理想方案之间的相对贴近度,依据相对贴近度确定节点的内涝风险排序,在内涝风险大的节点设置调蓄池;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构建指标体系;步骤2,建立SWMM模型,并将降雨数据作为驱动数据输入所述SWMM模型得到所有节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并预处理;步骤3,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分别对各指标赋权,并用博弈论将两者组合赋权;步骤4,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与逼近理想解排序相结合进行内涝风险评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选取与内涝直接相关的因素:节点积水和节点超载;其中节点积水指标包括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和积水面积,节点超载指标包括超载时间和超载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雨水系统设计参数包括: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地面集水时间、折减系数;根据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雨水系统属性数据,雨水系统属性数据包括:各设计管段的管径、坡度、管内底标高、管道埋深值,根据雨水系统属性数据建立SWMM模型;将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规定的相应重现期的设计暴雨作为降雨条件输入已建立的SWMM模型进行雨水系统模拟;步骤202,依据现有城市内涝防治规划标准,积水深度超过15cm时城市交通不便,首先筛选出研究区内节点积水深度超过15cm的节点,对这些节点进行评估选址;假设研究区内有m个积水深度超过15cm的节点,每个节点有n个评估指标,建立决策矩阵A=(x
ij
)
m
×
n
,x
ij
为i节点j指标的数据;步骤203,采用极值处理法作为预处理方法;具体表达式为由上式可得规范化矩阵B=(y
ij
)
m
×
n
,y
ij
为i节点j指标的规范化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层次分析法赋权;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属性,将决策相关因素分为多个层次;2)逐级构造判断矩阵;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T=(a
ij
)
t
×
t
,其中a
ij
为准则层内指标T
i
相对于T
j
的重要程度,具体判断尺度量化规则见下表:
3)计算每个指标权重;计算准则层各项指标权重W=(ω1,ω2…
ω
t
),其中:式中a
ij
为准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艳张翀张峰史文韬李尚明马熠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