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89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包括法兰轴、内圈和外圈,所述法兰轴包括轴体和法兰盘体,内圈包括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的外壁上均设有滚子滚道,外圈与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之间均设有滚动体,所述外圈的两端与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外圈远离法兰盘体一端的内壁设有环形架座,所述环形架座上设有磁性圈,所述轴体的前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靠近外圈和内部第一圈体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密封唇,所述端盖靠近环形架座的位置设有环形插入部,所述环形架座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环形插入部嵌设于环形插槽内。部嵌设于环形插槽内。部嵌设于环形插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轮毂单元
,尤其涉及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齿轮通过轮毂单元与汽车悬挂系统相连接,轮毂单元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这就要求它不仅能承受轴向载荷还要承受径向载荷。
[0003]现有轮毂单元上的端盖均不带有密封唇,轮毂单元在运转过程中滚道中的润滑油脂会通过端盖与磁性圈之间的间隙,甩出到端盖上与轮毂单元腔体内,造成轮毂轴承单元内部的润滑油脂减少,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影响磁性圈或齿圈信号的读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在端盖靠近外圈和内部第一圈体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密封唇,弥合端盖和磁性圈之间的间隙,防止了轮毂轴承单元内部润滑脂减少,保证磁性圈或齿圈信号的正常读取。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包括法兰轴、内圈和外圈,所述法兰轴包括轴体和法兰盘体,所述内圈固定于轴体上,所述内圈包括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所述内部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的外壁上均设有滚子滚道,所述外圈套设于内圈的外部,所述外圈与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之间均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靠近轴体的一端位于滚子滚道内,所述外圈的两端与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外圈远离法兰盘体一端的内壁设有环形架座,所述环形架座上设有磁性圈,所述轴体的前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靠近外圈和内部第一圈体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密封唇,所述端盖靠近环形架座的位置设有环形插入部,所述环形架座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环形插入部嵌设于环形插槽内。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环形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密封唇分别对端盖与外圈、端盖与内圈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润滑油脂从缝隙中甩出。环形插入部嵌设于环形插槽内后对端盖起到定位作用,使第一环形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密封唇安装到正确的位置。
[000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唇包括密封部和支持部,所述支持部位于密封部远离内部第一圈体的一侧,所述密封部和支持部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持部能对密封部起到支持作用,使密封部保持与内圈外表面的贴合状态。
[000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唇为橡胶密封唇。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唇具有一定的弹性,能使其和外圈的外壁保持更好地贴合状态。
[00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体上套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位于内部第一圈体和内部第二圈体之间,所述外圈上设有贯穿外圈的传感器螺孔,所述传感器螺孔内安装有 ABS传感器。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ABS传感器是靠感应靶轮的霍尔信号来实现感应车轮的转速,当转速低于设定值时ABS停止工作。ABS传感器通过与随车轮同步转动的齿圈作用, 输出一组准正弦交流电信号,该信号传往ABS电控单元,实现对轮速的实时监控。
[0013]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体上开设有规则排列的螺栓通孔,所述螺栓通孔内设有螺栓。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方便后续进行拆装。
[001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体的中部开设有中心轴孔,所述轴体远离法兰盘体的端面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内壁设有花键。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阶梯孔内壁的花键能配合驱动轴上的花键实现快速插接,并且在带动轴体转动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含义:1、轴体;2、法兰盘体;3、内部第一圈体;4、内部第二圈体;5、滚子滚道;6、外圈;7、滚动体;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0、环形架座;11、端盖;12、第一环形密封唇;13、第二环形密封唇;14、环形插入部;15、密封部;16、支持部;17、齿圈;18、ABS传感器;19、中心轴孔;20、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以下参考图1至图3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3]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包括法兰轴、内圈和外圈6,法兰轴包括轴体1和法兰盘体2,法兰盘体2起到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固定作用。法兰盘体2上开设有规则排列的螺栓通孔,螺栓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方便后续进行拆装。轴体1的中部开设有中心轴孔19,轴体1远离法兰盘体2的端面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的内壁设有花键20。阶梯孔内壁的花键20能配合驱动轴上的花键20实现快速插接,并且在带动轴体1转动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24]内圈固定于轴体1上,内圈包括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内部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的外壁上均设有滚子滚道5。外圈6套设于内圈的外部,外圈6与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之间均设有滚动体7,滚动体7靠近轴体1的一端位于滚子滚道5内。外圈6的两端与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能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外圈6和内圈之间。
[0025]外圈6远离法兰盘体2一端的内壁设有环形架座10,环形架座10上设有磁性圈。轴
体1的前端设置有端盖11,端盖11靠近环形架座10的位置设有环形插入部14,环形架座10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插槽,环形插入部14嵌设于环形插槽内。环形插入部14嵌设于环形插槽内后对端盖11起到定位作用,使第一环形密封唇12和第二环形密封唇13安装到正确的位置。端盖11靠近外圈6和内部第一圈体3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唇12和第二环形密封唇13。第一环形密封唇12和第二环形密封唇13分别对端盖11与外圈6、端盖11与内圈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润滑油脂从缝隙中甩出。第一环形密封唇12为橡胶密封唇,橡胶密封唇具有一定的弹性,能使其和外圈6的外壁保持更好地贴合状态。第二环形密封唇13包括密封部15和支持部16,支持部16位于密封部15远离内部第一圈体3的一侧,密封部15和支持部16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支持部16能对密封部15起到支持作用,使密封部15保持与内圈外表面的贴合状态。
[0026]轴体1上套设有齿圈17,齿圈17位于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之间,外圈6上设有贯穿外圈6的传感器螺孔,传感器螺孔内安装有 ABS传感器18。ABS传感器18是靠感应靶轮的霍尔信号来实现感应车轮的转速,当转速低于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列滚道结构的汽车轮毂单元,包括法兰轴、内圈和外圈(6),所述法兰轴包括轴体(1)和法兰盘体(2),所述内圈固定于轴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所述内部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的外壁上均设有滚子滚道(5),所述外圈(6)套设于内圈的外部,所述外圈(6)与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之间均设有滚动体(7),所述滚动体(7)靠近轴体(1)的一端位于滚子滚道(5)内,所述外圈(6)的两端与内部第一圈体(3)和内部第二圈体(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所述外圈(6)远离法兰盘体(2)一端的内壁设有环形架座(10),所述环形架座(10)上设有磁性圈,所述轴体(1)的前端设置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靠近外圈(6)和内部第一圈体(3)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唇(12)和第二环形密封唇(13),所述端盖(11)靠近环形架座(10)的位置设有环形插入部(14),所述环形架座(10)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环形插入部(14)嵌设于环形插槽内。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硕业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