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41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涉及输电线路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套筒、限制架和卡定转柱,底板后侧的两个立柱互相靠近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横档,底板前侧的两个立柱互相靠近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有套柱,连接横档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制架,限制架上部螺纹连接有卡定转柱,限制转动副上转动连接有后卡柱,套柱上套接有多个套筒,连接筒内部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套筒、限制架和卡定转柱,解决了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发生一定的伤害和无法适应多种厚度建筑的使用的问题,使得作业人员的安全性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且可以适用于多种厚度的建筑物进行使用。以适用于多种厚度的建筑物进行使用。以适用于多种厚度的建筑物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处作业通常指的是高空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而在建筑上安装电缆的时候,往往需要在建筑外部进行高处作业,因此需要防坠装置防止作业人员在操作不慎发生掉落的时候,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到地面上,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在作业人员发生掉落的时候,只能将施工人员进行简单防止坠落,在快速坠落到被防坠落装置拉紧的过程中速度变化过块,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发生一定的伤害;
[0004]2、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直接卡在建筑上,无法适应多种厚度建筑的使用。
[0005]因此,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通过设置底板、套筒、限制架和卡定转柱,解决了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发生一定的伤害和无法适应多种厚度建筑的使用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包括底板、套筒、限制架和卡定转柱,所述底板顶部的四个角皆固定有立柱,所述底板后侧的两个立柱互相靠近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横档,所述底板前侧的两个立柱互相靠近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有套柱,所述连接横档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制架,所述限制架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卡定转柱,所述卡定转柱的后侧固定有限制转动副,所述限制转动副上转动连接有后卡柱,所述套柱上套接有多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本技术通过底板提供使用者操作的支撑平台,通过套筒底部的连接筒中的弹簧,为连接在套筒上的使用者在不慎坠落的时候进行缓冲,防止过块的坠落速度变化对使用者产生过高的伤害,通过限制架和卡定转柱配合,将本技术限制在施工的建筑顶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立柱之间顶部固定有侧横档,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前挡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皆固定有侧挡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后侧中间固定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两侧的底板上皆固定有前卡柱,所述底板顶部后侧的两侧皆固定有后侧板,底板通过侧横档将两侧的立柱连接在一起,通过前挡板、后挡板和侧挡板配合,将底
板上放置的物品进行限制,防止底板上放置的物品掉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有卡盘,所述卡盘套接在连接筒内,所述卡盘的底部中央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间皆套接在连接筒上,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挂环,弹簧通过其上固定的卡盘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杆上固定的挂环将使用者身体上的安全装置挂接在一起,在使用者不慎在底板上发生坠落的时候,防止使用者身体被过块的速度变化造成损伤。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制架后侧的底部并列固定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有限制柱,所述限制柱的前侧中央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限制架前侧与第一螺孔位置对应地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后卡柱前侧与第一螺孔位置对应地贯通开设有卡孔,限制架通过连接块上固定的限制柱上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配合,将卡定转柱限制在限制架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孔下方的限制架上转动连接有运动转柱,所述运动转柱的前侧固定有第一把手,所述运动转柱周侧的后部固定有中间轮,所述中间轮的周侧固定有外套,所述运动转柱的后侧皆与后卡柱前侧转动连接,限制架通过运动转柱在第一把手转动的时候,通过中间轮和外套配合,驱动本技术运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定转柱周侧的前侧开设有卡定螺纹,所述卡定转柱的前侧固定有第二把手,所述卡定转柱的前侧皆与限制架上的第二螺孔螺纹连接,所述卡定转柱的后侧皆与后卡柱转动连接,卡定转柱通过其上的第二把手转动下,通过卡定螺纹与限制架上的结构螺纹转动,将限制架和后卡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建筑。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和套筒,解决了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发生一定的伤害的问题,通过底板提供使用者工作的平台,通过底板上的立柱将保护实用者的结构连接在底板上方,通过套柱上套接的套筒上连接的连接筒中的弹簧,将挂环上挂接的使用者身上的结构配合,防止使用者在坠落的时候,由于过快的下落到静止的速度变化产生的损害,进一步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性。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制架和卡定转柱,解决了现有的高处作业防坠装置无法适应多种厚度建筑的使用的问题,通过转动卡定转柱上的第二把手,将限制架和其上后卡柱的位置进行调整,将本技术与需要操作的建筑之间进行夹紧,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厚度的建筑上的线缆安装作业。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组装结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套筒结构立体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限制架结构立体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卡定转柱结构立体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00、底板;101、立柱;102、连接横档;103、前卡柱;104、后挡板; 105、侧横档;106、套柱;107、侧挡板;108、前挡板;109、后侧板;200、套筒;201、连接柱;202、连接筒;203、卡盘;204、弹簧;205、连接杆; 206、挂环;300、限制架;301、连接块;302、限制柱;303、第一螺孔; 304、第二螺孔;305、后卡柱;306、卡孔;307、运动转柱;308、第一把手;309、中间轮;310、外套;400、卡定转柱;401、卡定螺纹;402、第二把手;403、限制转动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包括底板 100、套筒200、限制架300和卡定转柱400,底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包括底板(100)、套筒(200)、限制架(300)和卡定转柱(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顶部的四个角皆固定有立柱(101),所述底板(100)后侧的两个立柱(101)互相靠近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横档(102),所述底板(100)前侧的两个立柱(101)互相靠近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有套柱(106),所述连接横档(102)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制架(300),所述限制架(300)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卡定转柱(400),所述卡定转柱(400)的后侧固定有限制转动副(403),所述限制转动副(403)上转动连接有后卡柱(305),所述套柱(106)上套接有多个套筒(200),所述套筒(200)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连接柱(201),所述连接柱(20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筒(202),所述连接筒(202)内部的底部固定有弹簧(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两侧的两个立柱(101)之间顶部固定有侧横档(105),所述底板(100)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前挡板(108),所述底板(100)的顶部两侧皆固定有侧挡板(107),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后侧中间固定有后挡板(104),所述后挡板(104)两侧的底板(100)上皆固定有前卡柱(103),所述底板(100)顶部后侧的两侧皆固定有后侧板(1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处作业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4)的顶部固定有卡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赵满根沈剑钦谢已榕刘春波潘艳丽刘显光郭亚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