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340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箱,上端设有第一进液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生物切削液;石英砂过滤板,设于过滤箱内;活性炭吸附网板,设于过滤箱内且位于石英砂过滤板下方;第一泵,第一泵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出液口;油水分离箱,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泵的出口;出油口,设于油水分离箱上部;第二出液口,设于油水分离箱下部;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出油口;净液箱,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出液口;循环管路,连接净液箱的出口;第二泵,设于净液箱的出口;空气泵,连接循环管路。该处理系统可实现切削液的过滤杀菌,保证切削液的再生利用质量。保证切削液的再生利用质量。保证切削液的再生利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切削液是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及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主要包括水溶性、半切合和全切合等几类,广泛用在金属切削、磨削、铸造等加工中。该切削液可在切削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可以减小前刀面与切屑、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形成部分润滑膜,从而减小切削力、摩擦和功率功耗,降低刀具与工件胚料摩擦部位的表面温度和刀具磨损,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在磨削中,能够减小界面摩擦,提高砂轮耐用度以及工件表面质量。
[0003]为达到节约资源、节省加工成本的目的,需要通过净化再生实现切削液的循环利用,但在此过程中面临下列问题:一、污染切削液的金属屑、金属粉末和砂砾细粉等需要进行过滤;二、菌污染使切削液酸败分解,变质发臭,且微生物和霉菌的繁殖产生沉淀物,导致循环管道和喷嘴的堵塞。
[0004]目前,生物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传统的切削液循环利用装置只考虑对切削液进行简单的杂质过滤,在杀菌净化方面未能从根源解决问题,致使切削液中仍存在大量的非金属污染和菌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实现切削液的过滤杀菌,保证切削液的再生利用质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包括:
[0008]过滤箱,上端设有第一进液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生物切削液;
[0009]石英砂过滤板,设于所述过滤箱内;
[0010]活性炭吸附网板,设于所述过滤箱内且位于所述石英砂过滤板下方;
[0011]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
[0012]油水分离箱,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泵的出口;
[0013]出油口,设于所述油水分离箱上部;
[0014]第二出液口,设于所述油水分离箱下部;
[0015]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出油口;
[0016]净液箱,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净液箱内储有有机硅消泡剂;
[0017]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净液箱的出口;
[0018]第二泵,设于所述净液箱的出口;
[0019]空气泵,连接所述循环管路,用于向所述循环管路内通入空气。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油水分离箱内的底部设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底部设有引流管。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净液箱和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自动止回阀。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进液口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上部和下部。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回水阀。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油水分离箱外的底部设有三角支架。
[002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石英砂过滤板可过滤掉金属杂质、粉末和其他颗粒物,通过活性炭吸附网板二次过滤吸附剩余杂质和非金属脏物。然后通过油水分离箱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得到的水进入静液箱中,利用有机硅消泡剂杀灭好氧菌。最后在循环管路中通入空气杀灭厌氧菌。实现切削液的过滤杀菌,保证切削液的再生利用质量。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整体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局部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过滤箱;2:石英砂过滤板;3:活性炭吸附网板;4:第一泵;5:油水分离箱;6:储油箱;7:净液箱;8:循环管路;9:第二泵;10:空气泵; 11:收集漏斗;12:引流管;13:自动止回阀;14:回水阀;15:三角支架; 16: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3]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参看图1至2,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箱1、石英砂过滤板2、活性炭吸附网板3、第一泵4、油水分离箱 5、出油口、第二出液口、储油箱6、净液箱7、循环管路8、第二泵9和空气泵10。
[0035]过滤箱1上端设有第一进液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管路可以向过滤箱1内通入生物切削液。石英砂过滤板2和活性炭吸附网板 3依次可拆卸安装于过滤箱1内,石英砂过滤板2使用后可以拆除,方便清洗再次利用。且活性炭吸附网板3位于石英砂过滤板2下方。本实施例中过滤箱1是长方体,其内部的石英砂过滤板2也是长方体,其长度
和宽度均与过滤箱1的长度和宽度相等,过滤箱1底部的活性炭吸附网板3也是长方体,其长度和宽度也均与过滤箱1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0036]生物切削液经过石英砂过滤板2可被过滤掉金属杂质、粉末和其他颗粒物,再通过活性炭吸附网板3二次过滤吸附剩余杂质和非金属脏物。
[0037]第一泵4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出液口。油水分离箱5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泵4的出口。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液口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油水分离箱5左侧的上部和下部。第一泵4泵口直径与管路直径相同,泵体直径为泵口直径的三倍,第一泵4的泵体长度为其直径长度的两倍。
[0038]出油口设于油水分离箱5右侧的上部,第二出液口设于油水分离箱5右侧的下部。油水分离箱5内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收集漏斗11,收集漏斗11 底部设有引流管12。收集漏斗11的倾斜角度为三十度,收集漏斗11顶部开口直径与油水分离箱5的直径相同,收集漏斗11的底部开口直径为顶部开口的一半,引流管12的直径为收集漏斗11底部直径的四分之一。油水分离箱 5外的底部设有三角支架15。
[0039]油水分离箱5为圆筒形,油水分离箱5右侧的出油口和第二出液口直径相同,且大小为油水分离箱5左侧第二进液口直径的一半。
[0040]经初步过滤后的生物切削液进入油水分离箱5,经沉淀后油从生物切削液中分离出来,油层位于油水分离箱5上部,沉淀净化后的生物切削液位于油水分离箱5下部,生物切削液中剩余的沉淀物被油水分离箱5底部的收集漏斗11所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上端设有第一进液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生物切削液;石英砂过滤板,设于所述过滤箱内;活性炭吸附网板,设于所述过滤箱内且位于所述石英砂过滤板下方;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油水分离箱,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泵的出口;出油口,设于所述油水分离箱上部;第二出液口,设于所述油水分离箱下部;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出油口;净液箱,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净液箱内储有有机硅消泡剂;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净液箱的出口;第二泵,设于所述净液箱的出口;空气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辉晏偏偏卢振远董振标宋浩然李芳申元成刘惠平吴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路索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路素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