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29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外壳、检测臂传动结构、光谱检测臂、显示屏、容量检测设备、弧形凹槽口和垃圾桶;弧形凹槽口有两个装设在垃圾箱外壳上表面,每个弧形凹槽口均配置有一个容量检测设备,容量检测设备安装在弧形凹槽口下方,垃圾桶有两个放置于垃圾箱外壳内部,并对应设在两个弧形凹槽口下方,检测臂传动结构固定在垃圾箱外壳上方,光谱检测臂与检测臂传动结构相连接,显示屏装设在检测臂传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维护成本低,可对用户事先分类好的袋装垃圾进行检查鉴别,将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分开储存,同时也具有垃圾桶箱满提示和积分奖励功能,有效改善民众对厨余垃圾与非厨余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的意识培养。的意识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箱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的
,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垃圾箱。

技术介绍

[0002]业内习知,垃圾分类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具有智能鉴别功能的垃圾箱成为助力垃圾分类的重要工具。
[0003]餐厨垃圾与一般垃圾分类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还需人工监督分拣,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主要是由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
[0004]目前对于智能分类垃圾箱的设计,大多采用较为复杂的技术或处理流程,难以在现实中真正推广。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技术简便、结构简易、可推广性强的智能垃圾箱,实现对垃圾的分类鉴别。同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激励策略,起到对垃圾分类的鼓励和宣传作用。
[0005]基于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光照射到物质上会发生散射,对于物质中含水量的差异,在发生散射后,散射光的波长也会有所差异,存在比光源波长长的部分和比光源波长短的部分。通过光谱法,可以初略的得出物质中的含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智能垃圾箱,可对用户事先分类好的袋装垃圾进行检查鉴别,将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分开储存,同时也具有垃圾桶箱满提示和积分奖励功能,有效改善民众对厨余垃圾与非厨余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外壳、检测臂传动结构、光谱检测臂、显示屏、容量检测设备、弧形凹槽口和垃圾桶;其中,所述弧形凹槽口有两个装设在垃圾箱外壳上表面,该两个弧形凹槽口分别为厨余垃圾凹槽口和非厨余垃圾凹槽口,每个弧形凹槽口均配置有一个容量检测设备,所述容量检测设备安装在弧形凹槽口下方,用于检测垃圾桶承装垃圾的量,所述垃圾桶有两个放置于垃圾箱外壳内部,并对应设在两个弧形凹槽口下方,该两个垃圾桶分别为厨余垃圾桶和非厨余垃圾桶,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固定在垃圾箱外壳上方,用于带动光谱检测臂移动,所述光谱检测臂与检测臂传动结构相连接,用于检测垃圾中水分含量以鉴别垃圾类型,所述显示屏装设在检测臂传动结构上,用于显示相应信息,并实现人机交互。
[0008]进一步,所述弧形凹槽口内有开合结构,打开后能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中。
[0009]进一步,所述容量检测设备为基于红外测距技术的检测设备,通过检测垃圾高度实时检测垃圾桶承装垃圾的量。
[0010]进一步,所述光谱检测臂共有四个,分成两组,每组各两个,第一组为厨余垃圾检测臂组,第二组为非厨余垃圾检测臂组;在厨余垃圾检测臂组中,一个光谱检测臂始终位于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该光谱检测臂末端装有刀口,便于垃圾袋从该侧撕破,另外一个光谱检测臂初始位置位于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能够在检测臂传动结构上水平移动至非厨余垃
圾凹槽口上方;非厨余垃圾检测臂组的两个光谱检测臂始终位于非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其中,每组两个光谱检测臂中,一个光谱检测臂用于发射光谱,另一个光谱检测臂用于接收反射光谱,通过光谱技术识别垃圾中的含水量;
[0011]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包含伸缩部分和水平移动部分;所述伸缩部分负责将每组两个光谱检测臂伸进临时放置在相应弧状凹槽口上的袋装垃圾中;所述水平移动部分负责牵动厨余垃圾检测臂组中能够移动的那个光谱检测臂将厨余垃圾袋撕破,并通过该个光谱检测臂携带垃圾袋传动到非厨余垃圾桶上方,将垃圾袋投入非厨余垃圾凹槽口内。
[0012]进一步,所述显示屏内置喇叭以及IC卡刷卡结构,垃圾投放者将IC卡放置在IC卡刷卡结构上领取奖励积分。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智能垃圾箱通过光谱检测臂测定含水量以鉴别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的方式简便可靠,技术实现难度低,投入成本低,能够取得较优效果。
[0015]2、本技术的智能垃圾箱采取的积分激励策略可促进用户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也会纠正用户的错误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推广与进行。
[0016]3、本技术的智能垃圾箱结构简单,安装、拆卸过程灵活方便,有效降低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与维护难度。
[0017]4、本技术的智能垃圾箱能够实时检测桶内垃圾容量情况,针对即将或已经满载的垃圾桶,后期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发送给垃圾回收点,便于规划垃圾车回收路线,降低垃圾回收、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垃圾箱的结构简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外壳1、检测臂传动结构2、光谱检测臂3、显示屏4、容量检测设备5、弧形凹槽口6和垃圾桶7;其中,所述垃圾箱外壳1为四方体,所述弧形凹槽口6有两个装设在垃圾箱外壳1上表面,该两个弧形凹槽口6分别为厨余垃圾凹槽口和非厨余垃圾凹槽口,每个弧形凹槽口6均配置有一个容量检测设备5,所述容量检测设备5安装在弧形凹槽口6下方,用于检测垃圾桶7承装垃圾的量,所述垃圾桶7有两个放置于垃圾箱外壳1内部,并对应设在两个弧形凹槽口6下方,该两个垃圾桶7分别为厨余垃圾桶和非厨余垃圾桶,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2固定在垃圾箱外壳1上方,用于带动光谱检测臂3移动,所述光谱检测臂3与检测臂传动结构2相连接,用于检测垃圾中水分含量以鉴别垃圾类型,所述显示屏4装设在检测臂传动结构2上,用于显示相应信息,并实现人机交互。
[0021]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口6内有开合结构,打开后能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7中。
[0022]优选的,所述容量检测设备5为基于红外测距技术的检测设备,通过检测垃圾高度实时检测垃圾桶7承装垃圾的量。
[0023]优选的,所述光谱检测臂3共有四个,分成两组,每组各两个,第一组为厨余垃圾检测臂组,第二组为非厨余垃圾检测臂组;在厨余垃圾检测臂组中,一个光谱检测臂始终位于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该光谱检测臂末端装有刀口,便于垃圾袋从该侧撕破,另外一个光谱检测臂初始位置位于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能够在检测臂传动结构上水平移动至非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非厨余垃圾检测臂组的两个光谱检测臂始终位于非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其中,每组两个光谱检测臂中,一个光谱检测臂用于发射光谱,另一个光谱检测臂用于接收反射光谱,通过光谱技术识别垃圾中的含水量,辨识垃圾袋中是否全部为厨余垃圾或非厨余垃圾;待机时,光谱检测臂的探头通过发出红外线,当检测到对应凹槽口有垃圾袋放入时,即开始工作。
[0024]优选的,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2包含伸缩部分和水平移动部分;所述伸缩部分负责将每组两个光谱检测臂伸进临时放置在相应弧状凹槽口6上的袋装垃圾中;所述水平移动部分负责牵动厨余垃圾检测臂组中能够移动的那个光谱检测臂将厨余垃圾袋撕破,并通过该个光谱检测臂携带垃圾袋传动到非厨余垃圾桶上方,将垃圾袋投入非厨余垃圾凹槽口内。
[0025]优选的,所述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外壳(1)、检测臂传动结构(2)、光谱检测臂(3)、显示屏(4)、容量检测设备(5)、弧形凹槽口(6)和垃圾桶(7);其中,所述弧形凹槽口(6)有两个装设在垃圾箱外壳(1)上表面,该两个弧形凹槽口(6)分别为厨余垃圾凹槽口和非厨余垃圾凹槽口,每个弧形凹槽口(6)均配置有一个容量检测设备(5),所述容量检测设备(5)安装在弧形凹槽口(6)下方,用于检测垃圾桶(7)承装垃圾的量,所述垃圾桶(7)有两个放置于垃圾箱外壳(1)内部,并对应设在两个弧形凹槽口(6)下方,该两个垃圾桶(7)分别为厨余垃圾桶和非厨余垃圾桶,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2)固定在垃圾箱外壳(1)上方,用于带动光谱检测臂移动,所述光谱检测臂(3)与检测臂传动结构(2)相连接,用于检测垃圾中水分含量以鉴别垃圾类型,所述显示屏(4)装设在检测臂传动结构(2)上,用于显示相应信息,并实现人机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口(6)内有开合结构,打开后能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检测设备(5)为基于红外测距技术的检测设备,通过检测垃圾高度实时检测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敏蒋志杰刘润鹏孙杰杉廖武兵钦超杨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