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5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除尘水箱、除尘滤渣组件、喷淋除尘组件和防雨收集组件,除尘水箱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滤渣组件,除尘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喷淋除尘组件,除尘水箱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防雨收集组件;除尘水箱的中部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管,除尘水箱位于进气管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集气框;该湿式除尘器除尘滤渣组件的设置,能有效的进行废气的湿式除尘处理,且处理分离的除尘杂质能自行的压滤排出,提高了废气除尘的效率;喷淋除尘组件的设置,能联动进行喷淋除尘处理,多种方式对废气进行除尘,利于废气中灰尘的全面清除;防雨收集组件的设置,能进行除尘器外壳的防雨保护,减少除尘器外壳受到雨水的侵蚀。减少除尘器外壳受到雨水的侵蚀。减少除尘器外壳受到雨水的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湿式除尘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湿式除尘器俗称“除雾器”,它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湿式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微米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将着火、爆炸的可能减至最低,在工业生产废气处理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市场上的湿式除尘器结构较为简单,除尘器内分离沉淀的灰尘不能自行排出,使用者后期进行除尘器内沉淀灰尘清理排出较为不便,且没有设置喷淋除尘组件,湿式除尘器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联动进行喷淋除尘处理,单一的除尘方式,不利于废气中灰尘的全面去除,没有设置述防雨收集组件,湿式除尘器裸露架设在外部,容易受到雨水侵蚀,且不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式除尘器内分离沉淀的灰尘不能自行排出,湿式除尘器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联动进行喷淋除尘处理,单一的除尘方式,不利于废气中灰尘的全面去除,湿式除尘器裸露架设在外部,容易受到雨水侵蚀,且不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除尘水箱、除尘滤渣组件、喷淋除尘组件和防雨收集组件,所述除尘水箱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滤渣组件,所述除尘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喷淋除尘组件,所述除尘水箱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防雨收集组件。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尘滤渣组件包括进气管、集气框、排气管、排渣管框、导辊、滤带、压滤辊、排渣口和电机,所述除尘水箱的中部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管,所述除尘水箱位于进气管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集气框,所述除尘水箱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除尘水箱一侧外壁上倾斜贯通连接有排渣管框,所述排渣管框和除尘水箱的内壁上分布转动安装有导辊,且导辊的外壁上套装有滤带,所述排渣管框一端的内壁上对应滤带安装有压滤辊,所述排渣管框一端的底端外壁上贯通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管框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一侧导辊的转轴一端连接,通过除尘滤渣组件进行废气的湿式除尘处理,且处理分离的除尘杂质能自行的压滤排出,提高了废气除尘的效率,给工作者带来方便。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除尘组件包括水泵、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吸水管、泵水管、安装管和喷头,所述除尘水箱的一侧中部外壁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
的输轴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导辊的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的外壁上套装有皮带,所述水泵的吸水端连接有吸水管,且吸水管的底端与除尘水箱的底部内壁贯通连接,水泵的泵水端连接有泵水管,所述泵水管的一端贯穿于除尘水箱的内部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底端两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喷头,通过喷淋除尘组件的设置,上述废气通过水的除尘过程中,能联动进行喷淋除尘处理,多种方式对废气进行除尘,利于废气中灰尘的全面清除。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雨收集组件包括支撑杆、人字顶盖、侧板、集水槽和导水管,所述除尘水箱和排渣管框的顶部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外壁上固定有人字顶盖,所述人字顶盖的两侧外壁上固定有侧板,所述人字顶盖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于除尘水箱的内部,通过防雨收集组件的设置,通过人字顶盖能进行除尘器外壳的防雨保护,减少除尘器外壳受到雨水的侵蚀,利于除尘器的长期使用,且能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尘水箱位于进气管一侧的外壁上贯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上方安装有阀门,通过进水管进行除尘水箱内水的注入和补充。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渣管框的顶端一侧内壁上固定有铲板,且铲板的一端与滤带的末端接触连接,在滤带的转动过程中在处铲板经过,利于滤带上尘渣的排出。
[0011]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湿式除尘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湿式除尘器除尘滤渣组件的设置,能有效的进行废气的湿式除尘处理,且处理分离的除尘杂质能自行的压滤排出,提高了废气除尘的效率;喷淋除尘组件的设置,在上述废气通过水的除尘过程中,能联动进行喷淋除尘处理,多种方式对废气进行除尘,利于废气中灰尘的全面清除;防雨收集组件的设置,通过人字顶盖能进行除尘器外壳的防雨保护,减少除尘器外壳受到雨水的侵蚀,利于除尘器的长期使用,且能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图1中C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图2中D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除尘水箱;2、除尘滤渣组件;3、喷淋除尘组件;4、防雨收集组件;5、进水管;6、铲板;21、进气管;22、集气框;23、排气管;24、排渣管框;25、导辊;26、滤带;27、压滤辊;28、排渣口;29、电机;31、水泵;32、第一皮带轮;33、第二皮带轮;34、皮带;35、吸水管;36、泵水管;37、安装管;38、喷头;41、支撑杆;42、人字顶盖;43、侧板;44、集水槽;45、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除尘水箱1、除尘滤渣组件2、喷淋除尘组件3和防雨收集组件4,除尘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滤渣组件2,除尘水箱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喷淋除尘组件3,除尘水箱1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防雨收集组件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水箱、除尘滤渣组件、喷淋除尘组件和防雨收集组件,所述除尘水箱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滤渣组件,所述除尘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喷淋除尘组件,所述除尘水箱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防雨收集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滤渣组件包括进气管、集气框、排气管、排渣管框、导辊、滤带、压滤辊、排渣口和电机,所述除尘水箱的中部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管,所述除尘水箱位于进气管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集气框,所述除尘水箱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除尘水箱一侧外壁上倾斜贯通连接有排渣管框,所述排渣管框和除尘水箱的内壁上分布转动安装有导辊,且导辊的外壁上套装有滤带,所述排渣管框一端的内壁上对应滤带安装有压滤辊,所述排渣管框一端的底端外壁上贯通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管框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一侧导辊的转轴一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除尘组件包括水泵、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吸水管、泵水管、安装管和喷头,所述除尘水箱的一侧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豪力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