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238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涉及教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按顺序设置在隧洞中的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直隧洞支护展示段、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转弯隧洞混凝土衬砌展示段和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为整体可移动的边顶拱式模板体系,边顶拱式模板体系为模板台车,直隧洞支护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位于隧洞混凝土底板之上。其由简到繁,层层剥离式直观展示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极大方便学员学习、理解隧洞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解决水利建筑工程中安全教育问题。工程中安全教育问题。工程中安全教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教学实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工隧洞作业是水利工程中的一种受限空间作业,隧洞作业时面临极其复杂的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隧洞施工过程所涉及的施工技术与危险源辨识,是水利类专业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传统水利类专业教学中对于前述内容多以图片或短视频方式讲授,理论教学难以突破重难点。实践教学是将学员安排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进行学习和实践,由于实践地点受施工季节、生产安全、进度安排、现场管理和项目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教学实践活动往往无法按时开展或无法充分开展,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实践环节是为了让学员深入现场实践,更加充分了解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危险源,而学生工地现场实践的时间非常有限,导致学生只能大概学习到整个施工过程的一些大致要点,难以系统掌握全部知识。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退伍人员等将纳入职业技术培训,培训受众理论基础极为薄弱,传统的隧洞工程培训模式和现有的设施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包括设置在隧洞中的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直隧洞支护展示段、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转弯隧洞混凝土衬砌展示段和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
[0005]所述移动模板安装操作体验段、直隧洞支护展示段、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和转弯隧洞木模安拆体验段在隧洞内按顺序排列,分别用于展示模板的结构和安装、结构钢筋的连接和安装、洞壁支护的方式和种类、顶拱灌浆布置和混凝土的入仓方式;
[0006]所述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为整体可移动的边顶拱式模板体系,所述边顶拱式模板体系为模板台车;所述模板台车能沿设置在支护展示段和灌浆布置展示段的底板轨道上前后移动;
[0007]所述直隧洞支护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由模拟围岩外架、超前锚杆、钢筋挂网、格构柱拱架、工字钢拱架组成,所述模拟围岩外架由钢筋骨架、铁皮、胶轮支架和胶轮组成,能够沿直段隧洞轴线前后移动;
[0008]所述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直隧洞支护展示段之后,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的边墙和顶拱全断面浇筑成型,顶拱120
°
范围设有灌浆预埋管和系统锚杆;
[0009]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之后。转弯隧洞混凝土衬砌展示段洞轴线以半径50m圆弧进行平面转弯,腰线以下混凝土浇筑成型,腰线以上结构钢筋完整安装并外露;
[0010]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位于隧洞混凝土底板之上、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之后。
[0011]优选地,所述隧洞的结构型式均推荐为城门洞型,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底板厚度60cm,沿隧洞轴线推荐长度12.0m,其中直线长度6.0m,转弯长度6.0m,转弯半径50.0m。
[0012]优选地,所述模板台车由顶拱模板段、边墙模板段、支撑钢架、滚轮支架、滚轮和钢轨道组成,顶拱模板段与支撑钢架通过焊接连接,两个边墙模板段与门式支架通过边墙螺旋千斤顶连接,支撑钢架与滚轮支架通过顶拱螺旋千斤顶连接;
[0013]边墙模板段和顶拱模板段采用铰接方式;
[0014]顶拱模板由面板和肋条组成,均为钢板,厚度10mm。
[0015]优选地,所述超前锚杆采用直径25螺纹钢筋,上倾角度约10
°
,超前锚杆前端和末端用短钢筋焊接固定于围岩外架上,锚杆前端距离外架面200mm;
[0016]所述钢筋挂网采用6mm直径圆钢,横纵筋间距均为150mm,交叉点处间隔交错铁线绑扎;
[0017]所述格构柱拱架由3根直径25mm钢筋作为主筋,两两主筋之间贴焊直径12mm的蛇形筋。
[0018]优选地,所述桁架木模板由木面板、木桁架、木楔和钢管支撑架组成,木面板厚度3mm,具有弯曲柔韧性,根据轴线转弯方向内窄外宽原则裁切,木面板与木桁架采用射钉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工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装体验装置,由简到繁,层层剥离式直观展示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能极大方便学生/学员学习、理解隧洞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解决水利建筑工程中安全教育问题。通过隧洞工程各施工过程剥离式展示和模板安装和拆除的操作体验教学,具有以下优点:(1)使学生或农民工对隧洞工程施工过程所采用的工艺措施具有直观感受;(2)实现教师的全天候实时性和安全性理论讲授,逐步展示隧洞施工技术过程;(3)实现学生的全天候实时性和安全性学习;(4)降低工地实践的安全风险和实习成本,打破工地实践受限因素制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5)学习阶段可对隧洞施工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并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防护措施,保证全过程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隧洞工程危险源识别与模板安装体验装置平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护展示段2剖面图;
[0022]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灌浆布置展示段3剖面图;
[0023]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砼衬砌展示段4剖面示意图。
[0024]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1、直隧洞支护展示段2、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3、转弯隧洞混凝土衬砌展示段4、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5、隧洞混凝土底板6、钢管支撑架40、木楔41、木桁架42、边墙60、PVC止水带61、工钢拱架/格栅构架62、
联系钢筋63、模拟围岩铁皮外架64、梅花形系统锚杆65、隧洞中心轴线66、模板台车轨道轴线6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图1~4,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如图1~4所示,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装体验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洞中的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直隧洞支护展示段、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转弯隧洞混凝土衬砌展示段和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所述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直隧洞支护展示段、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和转弯隧洞木模安拆体验段在隧洞内按顺序排列,分别用于展示模板的结构和安装、结构钢筋的连接和安装、洞壁支护的方式和种类、顶拱灌浆布置和混凝土的入仓方式;所述移动模板安拆操作体验段为整体可移动的边顶拱式模板体系,所述边顶拱式模板体系为模板台车;所述模板台车能沿设置在支护展示段和灌浆布置展示段的底板轨道上前后移动;所述直隧洞支护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由模拟围岩外架、超前锚杆、钢筋挂网、格构柱拱架、工字钢拱架组成,所述模拟围岩外架由钢筋骨架、铁皮、胶轮支架和胶轮组成,能够沿直段隧洞轴线前后移动;所述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直隧洞支护展示段之后,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的边墙和顶拱全断面浇筑成型,顶拱120
°
范围设有灌浆预埋管和系统锚杆;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位于混凝土底板之上、直隧洞灌浆布置展示段之后;转弯隧洞混凝土衬砌展示段洞轴线以半径50m圆弧进行平面转弯,腰线以下混凝土浇筑成型,腰线以上结构钢筋完整安装并外露,所述结构钢筋下安装有桁架木模板;转弯隧洞木模安装体验段位于隧洞混凝土底板之上、转弯隧洞木模安装展示段之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模板安拆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洞的结构型式均推荐为城门洞型,浇筑成型的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庆华刘俊宏戴明刘志枫张宪明梁丹庞复添覃志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