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水稻稻米中铬和砷含量的种植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水稻稻米中铬和砷含量的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镀和石化设备生产等行业的大力发展,由于初期生产管理意识落后,导致生产污水未达标排放,污染物进入灌溉渠道与河流,加重了农田重金属(铬、镉、砷、汞、铅等)污染的状况,因此具有开展区域内农用地土壤修复治理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据有关研究表面,中国土壤中铬(Cr)含量平均值已达78.94mg/kg,显著高于背景值57.30mg/kg,铬污染土壤不仅会使农田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也会导致农田土壤中种植作物因积累铬,导致可食用部位铬的含量超过食品安全食用标准。铬污染农田常用的修复技术包括低积累作物种植和农艺调控;低积累作物是指能在污染土壤上正常生长,但其可食用部位的重金属含量低,或者不超标的作物品种;农艺调控技术主要采用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叶面喷施、水分管理等措施进行调控。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 105750323 A,公开一种种植生产条件下的农田铬污染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水稻稻米中铬和砷含量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育苗地进行育苗,水稻苗长至25~35cm进行移栽;步骤S2:水稻移栽前10~15天,在水稻种植区域施用400~500kg/亩的有机肥料;步骤S3:将步骤S1中的水稻苗移栽到施用了有机肥料的水稻种植区内;步骤S4:水稻全生育前对水稻种植区进行淹水;步骤S5:在水稻抽穗期对水稻喷洒一次叶面阻控剂;步骤S6:在水稻灌浆期对水稻喷洒一次叶面阻控剂;步骤S7:在水稻收割前7~10天进行排水晒田;步骤S8:水稻成熟后,分别对水稻稻米中的铬和砷含量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稻稻米中铬和砷含量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有机肥料由以下原料经发酵制备而成:100份有机底料、0.1~0.2份发酵剂、0.4~0.6份米糠,所述有机底料包括质量比为1~5:2~4:2~4:1~5:0.2~0.5的酒糟、稻草、谷壳、菌渣、蒙脱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水稻稻米中铬和砷含量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有机肥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烁,王文燕,景琪,徐诗琦,闫梦洋,赵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