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伦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19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涉及农业生产和环保领域,包括田埂和稻田,还包括设置于田埂内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保水层,所述保水层包括软质土层和通过回收的塑料垃圾拼接而成的塑料层,所述软质土层通过夯实填充覆盖在所述塑料层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大量回收利用难以处理的硬质塑料垃圾,没有回收限制,可以有效处理塑料垃圾,同时构造成本低,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稻田保水,既能辅助稻谷的生长,也不会破坏原本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然环境和生态结构。然环境和生态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和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激增,难以处理,特别是硬质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占地大,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的渠道较少,处理成本也较高。
[0003]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农村的发展,国内水稻田的面积不断扩大,但拥有足够保水能力的土壤非常有限,新建的水稻田中不具备保水能力的农田将越来越多,而当前的水稻田保水技术都需要耗费大量材料,耗费大量人力改造土壤环境,成本较高,施工时间长,且很容易破坏原本的土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塑料垃圾回收利用和水稻田保水工程的结构。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其结构包括设置于田埂内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的保水层,所述保水层包括塑料层和软质土层,塑料放置于凹槽内,所述塑料层通过回收的塑料垃圾进行拼接,软土质层填充覆盖于塑料层的上方,并进行夯实,使其与稻田的高度一致。
[0007]所述凹槽和填充的保水层为圈状结构,将田地包围在其中,这样保水层就能对田下方的土壤形成防水,可以有效地对本区域土壤内的水分和养分进行保护,保证其不会流失,特别适用于土壤较干燥的地区,土壤保水率直接影响到稻田的生长态势,保水层的完整性可以保证稻谷的茁壮成长。此保水结构可以根据考察到的地形地貌不同,任意改变具体形状和厚度,可以完全适应各种地形的稻田,节省了大量的地形改造费,且不会破坏原本的自然化解和生态结构。
[0008]同时塑料层上端的高度低于水稻根须的底端,即填充在塑料上方的软质土层比水稻根须更深,以防止塑料层影响水稻的生长。
[0009]所述的塑料层需要用到的塑料都来自于无用的废品和垃圾,通过联系回收塑料的厂商,将塑料制作成与凹槽的形状相同的结构,以方便放入其中形成保水层,在其上方填埋软质土,并夯实,防止塑料裸露在外受外物破坏后影响保水效果。
[0010]优选地,凹槽的宽度为1~5cm,这个厚度的保水层既不会太厚,导致其占用稻田空间,有也不会太薄而使得塑料层容易损坏。
[0011]优选地,塑料为硬质塑料,此类塑料往往是难以处理的,且占用空间大,数量多,如果焚烧则很容易污染环境,但如果拼接成防水材料,则可以有效隔离土壤,以达到防水的效
果,且硬质塑料很难降解,使用寿命长,将它的缺点化作了优点。此处提到的硬质塑料可以是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成的相关塑料。
[0012]优选地,凹槽的深度,及塑料底端的埋深超过地底硬质土层2cm以上,水分流失最多的地段便是在稻田四周的软质泥土层,而下方的硬质土壤层渗透水的能力低,不易流失水分,因此塑料层的埋深低于下方硬质土层2cm以上,以维持保水效果。
[0013]优选地,塑料层的接头部分采用塑料专用的防水胶连接,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使得塑料接头裂开,影响保水效果。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1、保水层材料来自回收塑料,成本极低;
[0016]2、使用的材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0017]3、保水和使用的寿命长。
[0018]4、塑料垃圾的回收数量大,回收的要求低,效率高。
[0019]5、保水层材料可根据具体地形变化,不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实例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实例俯视图;
[0024]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5]1‑
凹槽;2

保水层;3

塑料层;4

田埂;5

稻田;6

软质土层;7

硬质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在选定了稻田之后,设置包括凹槽1、保水层2,夯实的软质土层和塑料层3构成保水层2。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0029]检测稻田5土壤成分组成,以确定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含量,根据其初始含水量来确定凹槽1的宽度,初始含水量越少,则凹槽1越宽,保水层2越厚,其保水能力也更强,但为了不占用稻田,一般宽度在1~5cm。
[0030]根据田埂和稻田的界限,确定围拢在稻田四周的凹槽位置,获取目标凹槽的周长,以及地下硬质土层7和软质土层6的深度数据,根据上述这些数据计算出凹槽1的体积,则可以确定塑料层3和覆盖在其上的软质土层的用量。
[0031]在田埂内侧一圈挖掘闭环的凹槽1,其深度超过地下硬质土层7,具体深度超出1~2cm,以避免水分从保水层2下方大量流失。
[0032]回收并清洗塑料垃圾,优先选用硬质的塑料垃圾,这些垃圾很难处理,难以降解,如果焚烧处理的话,会造成严重污染,使用防水的胶水对塑形好之后的塑料接头处进行连接,构成与凹槽1相同的形状,形成塑料层3,以便放入凹槽1中。
[0033]将塑料层填充入凹槽1后,可以在凹槽1和塑料层3之间的间隙加入泥土或者水以填充固定住塑料层3,并在其上方填充并夯实软质土层,夯实的软质土层可以防止塑料层3裸露在地面,增加使用的寿命。
[0034]最后,对施工完后的保水结构进行后期维护和管理,保证其保水效果,例如在下大雨时,为了防止水分堆积过多,可以在田埂4旁边开一条浅沟排出水分,这样还可以防止塑料层2被冲毁。秋冬季节,收割后的稻谷和稻草可以铺设在凹槽1上方,或盖上隔热膜,防止霜冻让塑料层3裂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包括田埂和稻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田埂内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保水层,所述保水层包括软质土层和通过回收塑料制作的塑料层,所述软质土层通过夯实填充覆盖在所述塑料层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再利用的稻田保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5cm。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伦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