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监控水位的水稻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智能监控水位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拉丁学名:Oryza sativaL.)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等;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还可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
[0003]现有的水稻在种植时存在一定弊端,现有的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不便于监控水位线,水田内缺水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供水不足将会降低光合能力,对水稻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供水过多容易导致水稻烂根;因此,针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控水位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初筛:通过筛选机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将筛选好的种子进行装袋;S2:晒种:将步骤S1中所述装袋的种子转移至室外晒谷场,在晒谷场铺设竹席,将袋子内的种子均匀铺设在竹席上,厚度为5
‑
15mm,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
‑
3天;S3:清选种子:将步骤S2中所述种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2
‑
13%的盐水的杯子中,静置1
‑
3min,将漂浮在盐水表面的瘪谷捞出后,倒出盐水,重新加入清水,将剩余的种子进行清洗;S4:消毒浸种:将步骤S3中所述清洗后的种子浸入加入了浸种溶液的罐中浸种,每天搅拌1
‑
2次,温度保持在10
‑
20℃,浸泡5
‑
10天后捞出备用;S5:催芽:将步骤S4中所述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把浸好的种子转移至45
‑
55℃的温水提温,放在25
‑
35cm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将室内温度控制在30
‑
32℃,1
‑
2h翻动一次,36
‑
48h后,有80
‑
85%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室内温度降到20
‑
25℃进行催芽,当75
‑
85%的种子芽长3
‑
4mm,根长4.5
‑
6mm时,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5
‑
20℃进行凉芽,时间控制在6
‑
8小时;S6:播种:将步骤S5中催凉芽后的种子转移至育种棚内,将种子稀疏的洒在育种盘内,播量芽种140
‑
150克/盘,棚内温度保持在28
‑
30℃,播种后用木磙子把种子3面压入土中,种子顶面与地面持平,然后覆盖1
‑
1.5cm的过筛土,等待发芽;S7:插秧:将步骤S6中所述发芽后的秧苗转移至水田内插秧,在插秧前1
‑
2天喷防虫剂和防冻剂,插秧时水层需覆盖田面不能少于50
‑
80%。并且从下池往上池插,插秧的行距控制在株高的25
‑
35%,每穴4
‑
6株,等待生长;S8:水位监测:
①
:感应模块:在水田内安装感应模块,感应模块实时监控水田内水位线高度,感应模块将水田内水位线反应给接收模块;
②
:接收模块:将步骤
①
中所述感应模块传递的信息接收后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六海,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新市有年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