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30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包括运输机构和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设置于运输机构的顶部,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底盘、电机、第一齿轮、传动带、第一转轴、第二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电机设置于底盘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外侧壁,所述传动带贯穿通孔连接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壁;本新型方案通过运输机构进行搬运节约劳动力和提高工作效率,能批量运输秧苗,利用传动轴进行传动,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率,通过履带进行移动可避免在泥泞的稻田中发生陷入泥地的情况,通过性更强。通过性更强。通过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生活的基础保障,没有农业我们餐桌上的米饭就没有来源,而水稻的种植离不开秧苗的培育,身为农业大国,农业效益便成为国民经济与发展的基础。
[0003]目前农民对秧苗进行培育种植,人工操作居多,农业机械化能够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减轻人工负担,若能机械化在稻田中对秧苗进行运输,不仅节省人力还提高农业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包括运输机构和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设置于运输机构的顶部,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底盘、电机、第一齿轮、传动带、第一转轴、第二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传动轴、第三锥形齿轮、第二转轴、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电机设置于底盘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底盘的内腔,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底盘顶部外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带两侧贯穿通孔连接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外侧壁,所述传动轴贯穿底盘,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锥形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轴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底盘的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的外侧壁设置有履带,所述履带分别连接在一侧轮盘的外侧壁上。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带的内齿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匹配,所述传动轴与底盘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底盘为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轮盘外齿与履带内齿相匹配,所述轮盘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为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装卸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三转轴、升降臂、套筒、连接件、载物斗、挡板、第四转轴、液压机、第五转轴,两个所述固定块均匀设置于底盘的顶部,所述第三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块的外侧壁,所述升降臂设置于第三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套筒设置于升降臂远离第三转轴的一端,所述连接件设置于套筒的内腔,所述载物斗设置于连接件远离套筒的一端,所述挡板设置于载物斗远离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四转轴设置于底盘的内腔,两个所述液压机设置于第四转轴的外侧壁,所述第五转轴贯穿升降臂连接在两个液压机的输出端。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臂与第三转轴为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与连接件为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与底盘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与升降臂为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壁设置有合页,所述挡板通过合页与载物斗构成转动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运输机构进行搬运,减少了人工搬运,实现了节约劳动力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载物斗能批量运输秧苗,利用传动轴进行传动,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在潮湿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良好运作,减少故障率,通过履带进行移动可避免在泥泞的稻田中发生陷入泥地的情况,通过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传动带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履带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装卸机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运输机构;101、底盘;102、电机;103、第一齿轮;104、传动带;105、第一转轴;106、第二齿轮;107、第一锥形齿轮;108、第二锥形齿轮;109、传动轴;110、第三锥形齿轮;111、第二转轴;112、第四锥形齿轮; 113、轮盘;114、履带;2、装卸机构;201、固定块;202、第三转轴;203、升降臂;204、套筒;205、连接件;206、载物斗;207、挡板;208、第四转轴; 209、液压机;210、第五转轴;211、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6,本技术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包括运输机构1和装卸机构2,装卸机构2设置于运输机构1的顶部,运输机构1包括底盘101、电机102、第一齿轮103、传动带104、第一转轴105、第二齿轮106、第一锥形齿轮107、第二锥形齿轮108、传动轴109、第三锥形齿轮110、第二转轴111、第四锥形齿轮112,电机102固定安装在底盘101的顶部,第一齿轮103固定安装在电机102的输出端,第一转轴105设置于底盘101 的内腔且贯穿底盘101,两端分别连接在轮盘113上,第二齿轮106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105的外侧壁,底盘101顶部外侧壁开设有通孔,传动带104两侧贯穿通孔连接在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106的外侧壁,第一锥形齿轮107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105的外侧壁,传动轴109纵向贯穿底盘101,传动轴109与底盘101为转动连接,传动轴109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锥
形齿轮108和第三锥形齿轮110,第二锥形齿轮108与第一锥形齿轮107相啮合,第三锥形齿轮 110与第四锥形齿轮112相啮合,第四锥形齿轮112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111的外侧壁,第二转轴111贯穿底盘101两端分别连接在轮盘113上,第一转轴105 和第二转轴111与底盘101均为转动连接,轮盘113的外侧壁设置有履带114,履带114分别连接在一侧轮盘113的外侧壁上,轮盘113外齿与履带114内齿相匹配,轮盘113与第一转轴105和第二转轴111的两端均为固定连接。
[0024]请参阅图1

6,装卸机构2包括固定块201、第三转轴202、升降臂203、套筒204、连接件205、载物斗206、挡板207、第四转轴208、液压机209、第五转轴210,两个固定块201均匀固定安装在底盘101的顶部,第三转轴202转动连接在俩个固定块201的内侧壁,升降臂203转动连接在第三转轴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机构(1)和装卸机构(2),所述装卸机构(2)设置于运输机构(1)的顶部;所述运输机构(1)包括底盘(101)、电机(102)、第一齿轮(103)、传动带(104)、第一转轴(105)、第二齿轮(106)、第一锥形齿轮(107)、第二锥形齿轮(108)、传动轴(109)、第三锥形齿轮(110)、第二转轴(111)、第四锥形齿轮(112),所述电机(102)设置于底盘(101)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103)设置于电机(10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轴(105)设置于底盘(101)的内腔,所述第二齿轮(106)设置于第一转轴(105)的外侧壁,所述底盘(101)顶部外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带(104)两侧贯穿通孔连接在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106)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7)设置于第一转轴(105)的外侧壁,所述传动轴(109)贯穿底盘(101),所述传动轴(10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08)和第三锥形齿轮(110),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8)与第一锥形齿轮(107)相啮合,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10)与第四锥形齿轮(112)相啮合,所述第四锥形齿轮(112)设置于第二转轴(111)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转轴(111)设置于底盘(101)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05)和第二转轴(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盘(113),所述轮盘(113)的外侧壁设置有履带(114),所述履带(114)分别连接在一侧轮盘(113)的外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104)的内齿分别与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106)相匹配,所述传动轴(109)与底盘(101)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5)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六海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新市有年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