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18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发电机包括一转子主轴和固定在发电机壳体外的筛网,所述通风冷却机构包括一第一扰流风扇,所述第一扰流风扇固定在位于所述筛网外的所述转子主轴上,其中所述第一扰流风扇适于随所述转子主轴转动以阻碍扬絮。此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通过筛网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扬絮,从而保证发电机自身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第一扰流风扇的设置,形成风流动,将扬絮阻碍,在阻碍扬絮的同时,风流经发电机外壳,实现发电机的外壁的冷却效果。实现发电机的外壁的冷却效果。实现发电机的外壁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履带式半喂入、全喂入稻麦收割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收割机跨区作业、全天候作业已经成为常态。发电机作为收割机动力系统的附件负责给起动电瓶充电,为收割机夜晚作业照明,给驾驶舱空调风机、娱乐设施提供电力保障。大家都知道,收割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收麦时环境温度可达40

45℃,收稻时环境温度最高达30多度,收割时灰尘多,碎叶、叶芒、细小秸秆飞扬,收割机每天工作时间长,收稻时一天也要收割十几个小时。因此,为了确保发电机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常规的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通常采用防尘网、离心风扇的结构,使冷却空气从后端向前端分别对发电机的整流桥、定子绕组、转子绕组进行冷却。但是面对以上恶劣的工作环境,特别是遇到柳絮、杨絮纷飞的天气,质量很轻的扬絮聚集在防尘网表面,堵塞防尘网影响发电机散热,灰尘进入转子、定子绕组,造成发电机过热、磨损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发电机通风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发电机包括一转子主轴和固定在发电机壳体外的筛网,
[0005]所述通风冷却机构包括一第一扰流风扇,所述第一扰流风扇固定在位于所述筛网外的所述转子主轴上,其中
[0006]所述第一扰流风扇适于随所述转子主轴转动以阻碍扬絮。
[0007]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防护罩,以及
[0008]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筛网上以及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第一扰流风扇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扰流风扇的第一叶片边缘倾斜并且所述第一叶片边缘指向所述转子主轴。
[0010]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第二扰流风扇,以及
[0011]所述第二扰流风扇固定在所述筛网之内并且所述第二扰流风扇的吹拂方向与所述第一扰流风扇的吹拂方向一致。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扰流风扇的第二叶片边缘倾斜并且所述第二叶片边缘指向所述转子主轴。
[0013]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固定在所述转子主轴上,所述离心风扇远离所述筛网固定在所述发电机的另一侧;其中
[0014]经所述第二扰流风扇带动的吹拂风适于穿过发电机本体以后由所述离心风扇带离。
[0015]作为优选,所述离心风扇远离所述第一扰流风扇的表面具有一底遮板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此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通过筛网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扬絮,从而保证发电机自身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第一扰流风扇的设置,形成风流动,将扬絮阻碍,在阻碍扬絮的同时,风流经发电机外壳,实现发电机的外壁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的侧视图;
[0021]图3示出了图2的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示出风、扬絮、质量大体积小的杂质的流向示意图。
[0023]图中:1、转子主轴,2、第一扰流风扇,3、防护罩,4、第二扰流风扇,5、离心风扇,6、底遮板,7、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如图1~4所示,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发电机包括一转子主轴1和固定在发电机壳体外的筛网7,所述通风冷却机构包括一第一扰流风扇2,所述第一扰流风扇2固定在位于所述筛网7外的所述转子主轴1上,其中所述第一扰流风扇2适于随所述转子主轴1转动以驱散位于所述筛网7上的扬絮。
[0026]此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通过筛网7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扬絮,从而保证发电机自身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第一扰流风扇2的设置,形成风流动,将扬絮阻碍,在阻碍扬絮的同时,风流经发电机外壳,实现发电机的外壁的冷却效果。
[0027]对于第一扰流风扇2来说,为了较好的保护第一扰流风扇2的自身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8]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防护罩3,以及所述防护罩3固定在所述筛网7上以及所述防护罩3罩设在所述第一扰流风扇2上。防护罩3的存在,很好的保护了第一扰流风扇2,而为了保证其能够稳定进出风量,在防护罩3上开设了网孔,便于进出风量,同步地,第一扰流风扇2的存在,将防护罩3的扬絮吸附的同时,借助第一扰流风扇2的转动,将质量较大以及个体较大的杂质排出。
[0029]而在第一扰流风扇2运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引导风量驱散扬絮,该第一扰流风扇2的多个第一叶片的边缘向中心汇聚并且指向转子主轴1,在第一扰流风扇2转动的过程中,风量会逐步的在第一叶片的边缘引导作用下向中心汇聚,以实现较为精准引导的冷却,而扬絮则能够很好的向周向排出。
[0030]为了进一步地加强整体的风冷却以及风引导效果,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二扰流风扇4固定在所述筛网7之内并且所述第二扰流风扇4的吹拂方向与所述第一扰流风扇2的吹拂方向一致。其中,第二扰流风扇4能够引导接取第一扰流风扇2的风量,以及第二扰
流风扇4、第一扰流风扇2的风量互相加持,增大风冷的效果,而该第二扰流风扇4更加的贴近发电机的壳体,在其引导的风量接触到壳体而后形成回旋,该部分回旋风会向筛网7外侧吹拂,从而阻碍扬絮向筛网7汇聚,同步地形成乱流,将发电机的热量引导而走,而有一部分质量较大体积更小的杂质则是向筛网7周向排出。
[0031]而为了起到与第一扰流风扇2相同的风引导效果,第二扰流风扇4的第二叶片边缘倾斜并且所述第二叶片边缘指向所述转子主轴1。在第二扰流风扇4转动的过程中,风量会逐步的在第二叶片的边缘引导作用下向中心汇聚,以实现较为精准引导的冷却,而扬絮则能够很好的向周向排出。
[0032]具体的,该通风冷却机构还有一个离心风扇5,该离心风扇5的主要作用为吸风作用,将发电机上积攒的热量向远处引导,从而实现良好的风冷效果。并且有部分的由第二扰流叶片产生的风量会向离心风扇5处引导汇聚,该风量裹挟有一部分的发电机热量,而离心风扇5则很好的驱散了该部分的热量。
[0033]而又因为离心风扇5裸露在外而在离心风扇5上设置了底遮板6,很好的阻挡了发电机强大的反向风及杂物进入发电机内部,确保发电机内部间隙畅通,使带走整流桥、绕组热量的热空气顺利从发电机内部排出。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发电机包括一转子主轴和固定在发电机壳体外的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冷却机构包括一第一扰流风扇,所述第一扰流风扇固定在位于所述筛网外的所述转子主轴上,其中所述第一扰流风扇适于随所述转子主轴转动以阻碍扬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防护罩,以及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筛网上以及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第一扰流风扇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风扇的第一叶片边缘倾斜并且所述第一叶片边缘指向所述转子主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用的通风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第二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如刚陆志均张磊张松周玉峰王南洋
申请(专利权)人: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