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210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上升管、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集气管、阀盘调节气缸装置、气控柜和控制系统;上升管的顶部安装有水封盖,水封盖由阀盘调节气缸装置控制开闭;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包括水封盖气缸、与水封盖气缸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杆;上升管与集气管通过桥管连通,集气管与桥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水封阀,水封阀由阀盘调节气缸装置控制开度。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对于已建焦炉来说改造容易,成本低廉,每个水封盖配备一个开闭气缸,开闭气缸能够实现水封盖的自动开闭,每个水封阀配备一个调节气缸,实现了水封阀的开度的无级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炭化室压力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是通过调整每个炭化室荒煤气通流面积,控制炭化室底部压力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实现单个炭化室压力的稳定调节,保证焦炉稳定、环保生产,延长焦炉使用寿命,改善焦炉炉顶工作环境,满足焦炉自动化作业要求。目前相当一部分焦炉都是利用人工配合打开或者关闭水封阀,实现单孔炭化室的荒煤气和集气管的连通和隔断,由于每个炭化室处于的结焦状态不同,必然导致炭化室底部压力互有差别,甚至在结焦末期特别位于吸气管近处的炭化室容易出现负压状态而吸入空气,影响焦炭的产量和质量,损坏焦炉炉体,影响炉体寿命,造成局部高温,烧掉炉墙砖缝的石墨,造成串漏,增加了荒煤气的泄漏几率。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焦炉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要求,这种通过集气管压力间接控制炭化室底部压力的传统方法逐渐被淘汰。
[0003]国内部分新建焦化企业配置了单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技术来源主要有德国的PROVen技术(现称EnviBAT),意大利保尔沃特Paul Wurth公司(简称PW公司)的SOPREECO技术,以及中冶焦耐开发的CPS+NG及OPR技术,其中,PROVen技术是在集气管内部安装调节装置通过调整液位高度来调节荒煤气的通流面积,实现单炭化室压力的稳定控制和调节;SOPRECO技术是通过半球回转阀来改变荒煤气流通阻力,实现单炭化室压力的稳定控制和调节;上述两种技术对集气管的内部改变较大,结构复杂,对于已建焦炉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上升管、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集气管、阀盘调节气缸装置、气控柜和控制系统;所述上升管的顶部安装有水封盖,所述水封盖由所述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控制开闭;所述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包括水封盖气缸、与水封盖气缸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杆;所述水封盖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水封盖连接,所述水封盖气缸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的上角位移行程开关和下角位移行程开关,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下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上角位移行程开关和所述下角位移行程开关之间的挡块;所述上升管与所述集气管通过桥管连通,所述所述集气管与所述桥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水封阀,所述水封阀由所述阀盘调节气缸装置控制开度;所述阀盘调节气缸装置包括阀盘气缸、阀门定位器、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所述阀盘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气缸叉头,所述气缸叉头上连接有摆臂,摆臂与所述水
封阀的阀盘连接,所述阀盘气缸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分别密封连接在阀门定位器上;所述阀盘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反馈板支座,所述反馈板支座上沿所述阀盘气缸的长度方向固设有反馈板,所述反馈板的一侧为斜面;所述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设置在所述反馈板斜面的一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阀盘气缸的壳体上,所述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上设有反馈杆,反馈杆末端设有凸轮,凸轮与反馈板的斜面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桥管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三通切换阀,所述三通切换阀的出口与所述桥管连通,所述三通切换阀的第一进口连通有高压氨水管,所述三通切换阀的第二进口连通有低压氨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上升管上设置有测压点。
[0009]优选的,所述水封盖气缸的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耳座,所述上角位移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耳座上,所述下角位移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水封盖气缸的壳体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导杆与所述耳座滑动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上角位移行程开关和所述下角位移行程开关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水封盖气缸的活塞杆的行程长度。
[0012]优选的,所述反馈板呈直角梯形,其宽度自靠近活塞杆端向另一端渐窄。
[0013]优选的,所述阀盘气缸上固设有导向板支座,所述导向板支座上固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反馈板通过的限位孔。
[0014]优选的,所述导向板支座上固设有定位器支架,所述阀门定位器安装在定位器支架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对于已建焦炉来说改造容易,成本低廉,对已建焦炉的正常生产影响较小。
[0017]2、每个水封盖配备一个开闭气缸,开闭气缸能够实现水封盖的自动开闭,推焦时打开水封盖,其余状态关闭水封盖,同时将阀位开关状态反馈至控制系统。
[0018]3、每个水封阀配备一个调节气缸,实现了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的无级调节,从而调整水封阀的开度,同时将阀位状态反馈至控制系统,气锁阀能够锁住气缸的气路,使得水封阀的开度能够长时间稳定在某一个位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的最小行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的最大行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阀盘调节气缸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阀盘调节气缸装置的侧视
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的阀盘调节气缸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上升管、2

水封盖、3

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31

上角位移行程开关、32

导杆、33

挡块、34

下角位移行程开关、35

水封盖气缸、36

耳座、37

安装板、4

桥管、5

集气管、6

水封阀、7

阀盘调节气缸装置、71

阀盘气缸、72

反馈板、73

定位器支架、74

反馈板支座、75

气缸叉头、76

导向板、77

导向板支座、78

阀门定位器、79

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8

三通切换阀、9

高压氨水管、10

低压氨水管、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管(1)、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3)、集气管(5)、阀盘调节气缸装置(7)、气控柜(11)和控制系统(12);所述上升管(1)的顶部安装有水封盖(2),所述水封盖(2)由所述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3)控制开闭;所述水封盖开闭气缸装置(3)包括水封盖气缸(35)、与水封盖气缸(35)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杆(32);所述水封盖气缸(35)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安装板(37),所述安装板(37)与所述水封盖(2)连接,所述水封盖气缸(35)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的上角位移行程开关(31)和下角位移行程开关(34),所述导杆(32)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37)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2)的下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上角位移行程开关(31)和所述下角位移行程开关(34)之间的挡块(33);所述上升管(1)与所述集气管(5)通过桥管(4)连通,所述所述集气管(5)与所述桥管(4)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水封阀(6),所述水封阀(6)由所述阀盘调节气缸装置(7)控制开度;所述阀盘调节气缸装置(7)包括阀盘气缸(71)、阀门定位器(78)、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79);所述阀盘气缸(71)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气缸叉头(75),所述气缸叉头(75)上连接有摆臂,摆臂与所述水封阀(6)的阀盘连接,所述阀盘气缸(71)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分别密封连接在阀门定位器(78)上;所述阀盘气缸(71)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反馈板支座(74),所述反馈板支座(74)上沿所述阀盘气缸(71)的长度方向固设有反馈板(72),所述反馈板(72)的一侧为斜面;所述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79)设置在所述反馈板(72)斜面的一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阀盘气缸(71)的壳体上,所述阀门定位器角位移行程反馈装置(7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平李文伟邹为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江南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