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医院专利>正文

静脉置管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01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置管敷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自粘透明敷贴主体,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设有环绕其侧缘设置的无菌自粘敷贴环,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敷贴主体与待敷贴部位进行对准,通过消毒部将待敷贴部位进行消毒,减少贴敷区域皮肤的菌落数,随后将离型件从无菌自粘贴组件处撕开,撕开时只需拉住侧部拉条进行撕开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通过无菌自粘贴组件将敷贴主体直接黏贴于患者静脉穿刺针周围皮肤上,既不妨碍观察穿刺局部皮肤,又减少护士剪贴粘胶的时间与麻烦,避免出现卷边,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置管敷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涉及一种静脉置管敷贴。

技术介绍

[0002]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临床上在侧卧、俯卧等长时间大手术中,深静脉置管作为围术期液体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被采用,现有技术的深静脉置管敷贴大多在透明敷贴的外沿加用欧尼胶等无纺布自粘敷贴固定,护士需根据形状逐条剪裁、张贴,费时费力,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且使用后容易发生卷边,不利于维护,且稍有疏忽容易导致非计划拔管。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置管固定敷贴[申请号:201520391592.4],包括一个矩形的透明药贴,透明药贴的胶黏层上覆盖有隔离膜,所述透明药贴的四周连接有自粘性敷料,透明药贴其中一侧的自粘性敷料延伸有凸块,且凸块上连接有两条并列的固定胶布条,所述透明药贴的中心点与凸块的外边沿之间设有刻度线,且刻度线与相对应的侧边垂直,所述的自粘性敷料和固定胶布条的胶黏层上均覆盖有隔离膜。本技术能够较好地固定和观察中心静脉置管,有效克服了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带管生活时容易脱管的问题,避免了感染的发生。但是该方案在使用时粘贴麻烦,且使用后容易发生卷边,不利于维护,稍有疏忽容易导致非计划拔管,存在实用性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静脉置管敷贴。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静脉置管敷贴,包括自粘透明敷贴主体,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设有环绕其侧缘设置的无菌自粘敷贴环,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上表面,且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与无菌自粘敷贴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和无菌自粘敷贴上分别设有离型层。
[0007]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上表面的中部。
[0008]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上表面近内侧缘处。
[0009]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离型层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之间设有无菌自粘贴组件,所述的无菌自粘贴组件上设有若干侧部拉条,所述的离型层远离无菌自粘贴组件
一侧设有消毒部。
[0010]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无菌自粘贴组件包括设置于离型层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之间的无菌自粘敷贴,所述的无菌自粘敷贴与侧部拉条的位置相对应。
[0011]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离型层包括设置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的离型纸,所述的离型纸与无菌自粘敷贴相紧贴配合,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还设有若干沿中心线对称的手部紧贴件,所述的手部紧贴件与无菌自粘敷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侧部拉条沿无菌自粘敷贴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
[0012]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手部紧贴件包括若干设置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的手部贴敷海绵,所述的手部贴敷海绵远离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一端呈弧形,所述的手部贴敷海绵内设有若干沿手部贴敷海绵中心线对称的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与无菌自粘敷贴的位置相对应。
[0013]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消毒部包括设置于离型纸上的消毒棉,所述的消毒棉位于离型纸远离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一端。
[0014]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还设有若干沿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中心线对称的中部抵接海绵条,所述的中部抵接海绵条两端分别与手部贴敷海绵相连,所述的中部抵接海绵条内设有中部透气槽,所述的中部透气槽与透气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还设有侧部连接件,所述的中部抵接海绵条和手部贴敷海绵分别与侧部连接件相抵接配合。
[0015]在上述的静脉置管敷贴中,所述的侧部连接件包括设置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上的侧部连接架,所述的侧部连接架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的侧部连接架上设有若干侧部连接条,所述的侧部连接条与手部贴敷海绵相抵接配合。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与待敷贴部位进行对准,随后将离型层撕开,并且通过无菌自粘敷贴将自粘透明敷贴主体直接黏贴于患者静脉穿刺针周围皮肤上,既不妨碍观察穿刺局部皮肤,又减少护士剪贴粘胶的时间与麻烦,避免出现卷边,实用性较好
[0018]1、本技术通过消毒部将待敷贴部位进行消毒,减少贴敷区域皮肤的菌落数,安全卫生。
[0019]2、本技术在敷贴时,手部贴敷海绵和中部抵接海绵条分别与敷贴部位进行紧贴配合,避免自粘透明敷贴主体发生褶皱,提高了敷贴的效果,手部贴敷海绵远离自粘透明敷贴主体一端呈弧形,配适度更佳,中部透气槽起到透气的作用,透气全面。
[0020]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

A处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3是实施例一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实施例二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实施例二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离型层2、无菌自粘贴组件3、侧部拉条4、消毒部5、无菌自粘敷贴6、离型纸7、手部紧贴件8、手部贴敷海绵9、透气孔10、消毒棉11、中部抵接海绵条12、中部透气槽13、侧部连接件14、侧部连接架15、侧部连接条16、无菌自粘敷贴环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3所示,一种静脉置管敷贴,包括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上设有环绕其侧缘设置的无菌自粘敷贴环20,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20上表面,且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与无菌自粘敷贴20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和无菌自粘敷贴20上分别设有离型层2。
[0031]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20上表面的中部。
[0032]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20上表面近内侧缘处。
[0033]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与待敷贴部位进行对准,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置管敷贴,包括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上设有环绕其侧缘设置的无菌自粘敷贴环(20),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20)上表面,且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与无菌自粘敷贴(20)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和无菌自粘敷贴(20)上分别设有离型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20)上表面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侧缘设置在无菌自粘敷贴(20)上表面近内侧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型层(2)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之间设有无菌自粘贴组件(3),所述的无菌自粘贴组件(2)上设有若干侧部拉条(4),所述的离型层(2)远离无菌自粘贴组件(3)一侧设有消毒部(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自粘贴组件(3)包括设置于离型层(2)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之间的无菌自粘敷贴(6),所述的无菌自粘敷贴(6)与侧部拉条(4)的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型层(2)包括设置于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上的离型纸(7),所述的离型纸(7)与无菌自粘敷贴(6)相紧贴配合,所述的自粘透明敷贴主体(1)上还设有若干沿中心线对称的手部紧贴件(8),所述的手部紧贴件(8)与无菌自粘敷贴(6)的位置相对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芳程晓涛吕文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