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洁娜专利>正文

智能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94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外壳,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所述述机壳包括底板、顶壳和侧板,所述清扫系统包括扫地刷、垃圾吸入口、垃圾收集盒、地板刮、探测传感器,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碰撞式障碍传感器、转向轮机构。进行清扫作业时,碰撞感应装置在碰撞到障碍物后调节转向轮机构,进行机器人的转向动作,绕过障碍继续工作,在探测传感器检测到垃圾时,接收到信号后,扫地刷对垃圾进行清扫,将垃圾从垃圾吸入口吸入垃圾收集盒中。入口吸入垃圾收集盒中。入口吸入垃圾收集盒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扫地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人工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备被研发制造,而智能家居作为低门槛、高使用频率的智能设备,在市场上被广泛应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做为家居清洁的首选产品,利用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生活和工作区域进行自动清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生活幸福指数和工作效率。
[0003]申请号为CN 20551440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智能清洁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垃圾收集盒以及吸尘电机,所述机体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用于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朝向所述机体内延伸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垃圾收集盒与所述吸尘电机固定为一体,两者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通过将安装口开设在机体的侧面,可以将垃圾收集盒和吸尘电机固定为一体,然后将固定为一体的两者一同插入到安装槽内或者一同由安装槽抽出,这样可以防止垃圾收集盒与吸尘电机之间的密封因多次分离和安装出现失效的情况,使得扫地机器人可长时间保持吸取有效的状态。
[0004]然而,以上现有技术的扫地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清理任务。只能依照用户设定的虚拟路线进行工作,对垃圾识别误差较大,清扫效果不佳,遇到障碍物常出现停滞或者碰撞损坏现象,智能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扫地机器人对障碍物识别和绕行困难,对垃圾识别清理程度不高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外壳、垃圾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垃圾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安装在机体外壳内部;
[0007]所述垃圾清扫系统包括扫地刷和探测传感器,所述扫地刷置于扫地机器人底部前端,所述探测传感器置于机器人底部,所述探测传感器与扫地刷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8]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碰撞式障碍传感器和转向轮机构,所述碰撞式障碍传感器安装在机体外壳侧面前端,转向轮机构安装在机体外壳内部。
[0009]进一步,所述垃圾清扫系统还包括垃圾收集盒和垃圾吸入口,所述垃圾吸入口置于机器人底部,所述垃圾收集盒置于机器人底部,该垃圾吸入口与垃圾收集盒内部贯通连接,且该垃圾收集盒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垃圾收集盒对称分布在垃圾吸入口两侧。
[0010]进一步,所述扫地刷包括动力电机、主动齿轮、扫地刷头、清理刮板、从动齿轮和从动轮固定柱和扫地刷支架,所述动力电机安装在扫地刷支架上,所述主动齿轮与动力电机同轴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从动轮固定柱同轴连接,所述
扫地刷头安装在从动齿轮上,所述清理刮板环形均布安装在扫地刷头上。
[0011]进一步,所述转向轮机构包括连接导杆、轮子支架、行走轮、转向轮和转向电机,所述轮子支架呈三角分布,三根连接导杆将三个轮子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置于轮子支架内部,所述转向电机安装在轮子支架外部,且处于轮子支架与连接导杆连接形成的三角机构的顶点位置,转向电机与转向轮同轴连接,所述行走轮置于转向轮上,呈横向环形均布。
[0012]进一步,机体外壳为圆柱型构造,包括底板、顶壳、侧板,底板置于机器人的底部,顶壳置于机器人顶部,与底板相对,侧板置于机器人侧面,连接顶壳和底板。
[0013]进一步,所述探测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探测信号发射器和至少一个探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探测信号发射器和探测信号接收器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探测信号发射器和至少一个探测信号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底部。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进行清扫作业时,碰撞感应装置在碰撞到障碍物后调节转向轮机构,进行机器人的转向动作,绕过障碍继续工作。在探测传感器检测到垃圾时,接收到信号后,扫地刷对垃圾进行清扫,最后通过垃圾吸入口进入垃圾收集盒中。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智能扫地机器人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智能扫地机器人实施例的扫地刷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智能扫地机器人实施例中转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1]扫地刷1;碰撞式障碍传感器2;垃圾收集盒3;转向轮机构4;垃圾吸入口5;
[0022]地板刮6;探测传感器7;机器人壳体8;底板8a;顶壳8b;侧板8c;
[0023]动力电机101;主动齿轮102;扫地刷头103;清理刮板104;从动齿轮105;从动齿轮固定柱106;扫地刷支架107;
[0024]连接导杆401;轮子支架402;行走轮403;转向轮404;转向电机4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3所示,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外壳8、垃圾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垃圾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安装在机体外壳8内部;垃圾清扫系统包括扫地刷1和探测传感器7,扫地刷1置于扫地机器人底部前端,探测传感器7置于机器人底部,探测传感器7与扫地刷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转向系统包括碰撞式障碍传感器2和转向轮机构4,碰撞式障碍传感器2安装在机体外壳8侧面前端,转向轮机构4安装在机体外壳8内部。智能扫地机器人在进行清扫作业时,通过探测传感器7探测到垃圾,将信号反馈给智能扫地机器人,扫地刷1对垃圾进行清扫。在遇到障碍后,碰撞式障碍式传感器2接受到信号后,转向轮机构4开始带动机器人转
向,进而绕过障碍物。
[0028]作为优选方案的,垃圾清扫系统还包括垃圾收集盒3和垃圾吸入口5,垃圾吸入口5置于机器人底部,垃圾收集盒3置于机器人底部,该垃圾吸入口5与垃圾收集盒3内部贯通连接,且该垃圾收集盒3设有两个,两个垃圾收集盒3对称分布在垃圾吸入口5两侧。垃圾吸入口5快速将清扫过的垃圾吸入垃圾收集盒3内,提升清洁效率。
[0029]作为优选方案的,扫地刷1包括动力电机101、主动齿轮102、扫地刷头103、清理刮板104、从动齿轮105和从动轮固定柱106和扫地刷支架107,动力电机101安装在扫地刷支架107上,主动齿轮102与动力电机101同轴连接,且主动齿轮102与从动齿轮105啮合,从动齿轮105与从动轮固定柱106同轴连接,扫地刷头103安装在从动齿轮105上,清理刮板104环形均布安装在扫地刷头103上。动力电机101提供动力,带动主动齿轮102转动,主动齿轮102将力传递给从动齿轮105,与从动齿轮105同轴连接的扫地刷头103快速旋转,扫地刷头103在跟随扫地刷头103的旋转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8)、垃圾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垃圾清扫系统和转向系统安装在机体外壳(8)内部;所述垃圾清扫系统包括扫地刷(1)和探测传感器(7),所述扫地刷(1)置于扫地机器人底部前端,所述探测传感器(7)置于机器人底部,所述探测传感器(7)与扫地刷(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碰撞式障碍传感器(2)和转向轮机构(4),所述碰撞式障碍传感器(2)安装在机体外壳(8)侧面前端,转向轮机构(4)安装在机体外壳(8)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清扫系统还包括垃圾收集盒(3)和垃圾吸入口(5),所述垃圾吸入口(5)置于机器人底部,所述垃圾收集盒(3)置于机器人底部,该垃圾吸入口(5)与垃圾收集盒(3)内部贯通连接,且该垃圾收集盒(3)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垃圾收集盒(3)对称分布在垃圾吸入口(5)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刷(1)包括动力电机(101)、主动齿轮(102)、扫地刷头(103)、清理刮板(104)、从动齿轮(105)、从动轮固定柱(106)和扫地刷支架(107),所述动力电机(101)安装在扫地刷支架(107)上,所述主动齿轮(102)与动力电机(101)同轴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102)与从动齿轮(105)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05)与从动轮固定柱(106)同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洁娜
申请(专利权)人:林洁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