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动车号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67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动车号牌,可以提高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工作时的防潮、防尘和抗震性能,并且即使在金属车牌本体发生碰撞变形时仍能保持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工作稳定性。该新型机动车号牌包括车牌本体、安装在车牌本体上的无源射频电子标签、覆盖在车牌本体正面的覆盖膜以及设置在车牌本体背面的绝缘底板,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包括无源射频识别芯片,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两侧连接设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内嵌有与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车牌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中部相对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车牌本体的通孔,通过填充绝缘介质将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安装在条形凹槽中。在条形凹槽中。在条形凹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动车号牌


[0001]本技术涉及车牌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机动车号牌。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机动车号牌是一种基于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其结构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上安装一个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将该无源射频电子标签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并由通过装有授权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对各装载电子机动车号牌的数据采集或写入,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的目的。目前,采用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机动车号牌,为了保证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天线信号收发性能和避免违反现有不能遮挡号牌的规定,通常采用在金属或非金属的车牌本体正面上开槽的方式安装无源射频电子标签。但是,现有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结构设置以及车牌本体上的开槽方式和结构,没有综合考虑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工作环境问题,不能很好的兼顾采用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机动车号牌的防潮、防尘、抗震以及金属车牌本体碰撞变形时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机动车号牌,可以提高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工作时的防潮、防尘和抗震性能,并且即使在金属车牌本体发生碰撞变形时仍能保持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工作稳定性。
[000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机动车号牌,包括车牌本体、安装在车牌本体上的无源射频电子标签、覆盖在车牌本体正面的覆盖膜以及设置在车牌本体背面的绝缘底板,关键在于所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包括无源射频识别芯片,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两侧连接设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内嵌有与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所述车牌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中部相对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所述车牌本体的通孔,通过填充绝缘介质将所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安装在所述条形凹槽中。
[0005]本技术的新型机动车号牌,将无源射频电子标签设置成中间为无源射频识别芯片,两侧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天线的长条形结构,并且无源射频电子标签通过填充绝缘介质安装在车牌本体的正面设置的条形凹槽中,使得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正面无金属阻挡,避免出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天线信号屏蔽的问题,也使得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彻底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提高了防潮和防尘性能,保持了车牌的美观、整体无遮挡;由于条形凹槽中部相对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通孔,可以使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正面和背面均无金属正对,保证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稳定工作;由于无源射频电子标签两侧的柔性电路板由条形凹槽的槽底面支撑,无源射频电子标签中部的无源射频识别芯片则由通孔处的绝缘介质支撑,这样不仅保证了柔性电路板的支撑面积,还可以在金属车牌本体安装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区域发生碰撞变形时,无源射频识别芯片向背面凹陷,两侧
柔性电路板向中部收缩,减少柔性电路板以及柔性电路板上的天线撕裂的可能性,避免无源射频电子标签损坏失效。
[0006]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凹槽相对所述天线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所述车牌本体的侧通槽,所述侧通槽内填充绝缘介质。这样天线的背面区域同样去掉了金属部分,可以进一步解决出现接收信号屏蔽的概率。
[0007]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条形凹槽横向设置在所述车牌本体的中部下侧区域。
[0008]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条形凹槽竖向设置在所述车牌本体的边侧区域。
[0009]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条形凹槽竖向设置在所述车牌本体的中心轴线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介质为ABS或PET材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的 A

A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示:1、车牌本体;11、条形凹槽;12、通孔;13、侧通槽;2、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1、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2、柔性电路板;23、天线;3、覆盖膜;4、绝缘底板;5、绝缘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5,本技术的新型机动车号牌,包括车牌本体1、安装在车牌本体1上的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覆盖在车牌本体1正面的覆盖膜3以及设置在车牌本体1背面的绝缘底板4,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包括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的两侧连接设有柔性电路板22,柔性电路板22上内嵌有与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电性连接的天线23,车牌本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的条形凹槽11,条形凹槽11的中部相对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车牌本体1的通孔12,通过填充绝缘介质5将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安装在条形凹槽11中。其中,覆盖膜3为带反光功能的复合膜,绝缘介质5优选为ABS或PET材质;为了更清楚直观的表示条形凹槽11的结构,本技术的车牌本体1还省略了文字区域的标记。
[0021]本技术的新型机动车号牌,将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设置成中间为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两侧通过柔性电路板22连接天线23的长条形结构,并且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通过
填充绝缘介质5安装在车牌本体1的正面设置的条形凹槽11中,使得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的正面无金属阻挡,避免出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的天线信号屏蔽的问题,也使得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彻底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提高了防潮和防尘性能,保持了车牌的美观、整体无遮挡,如图4所示,在安装覆盖膜3后,条形凹槽11区域被绝缘介质5填平且被覆盖膜3遮挡,对车牌本体的外观平整度无影响,由于覆盖膜3遮挡了条形凹槽11,因此图4中采用虚线表示条形凹槽11设置区域;由于条形凹槽11中部相对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的通孔12,可以使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的正面和背面均无金属正对,保证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的稳定工作;由于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两侧的柔性电路板22由条形凹槽11的槽底面支撑,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中部的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则由通孔12处的绝缘介质5支撑,这样不仅保证了柔性电路板21的支撑面积,还可以在金属车牌本体1安装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区域发生碰撞变形时,无源射频识别芯片21向背面凹陷,两侧柔性电路板21向中部收缩,减少柔性电路板21以及柔性电路板21上的天线23撕裂的可能性,避免无源射频电子标签2损坏失效。
[002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条形凹槽11相对天线23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车牌本体1的侧通槽13,侧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动车号牌,包括车牌本体、安装在车牌本体上的无源射频电子标签、覆盖在车牌本体正面的覆盖膜以及设置在车牌本体背面的绝缘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包括无源射频识别芯片,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两侧连接设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内嵌有与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所述车牌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中部相对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芯片的安装位置设有贯穿所述车牌本体的通孔,通过填充绝缘介质将所述无源射频电子标签安装在所述条形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机动车号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志仔王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新微电子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