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26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包括初道止水环、二道止水环、尾端止水环及洞门环,所述洞门环固定于工作井内衬的外侧,所述初道止水环、二道止水环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洞门环连接,所述初道止水环位于隧道洞口处,所述二道止水环位于初道止水环外侧,所述尾端止水环位于所述二道止水环外侧且与所述洞门环的尾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通过初道止水环、二道止水环形成两道柔性密闭仓,一定程度阻止了泥水平衡盾构始发时洞门渗水、漏浆的问题;通过尾端止水环形成第三道刚性密闭仓,形成完整密闭空间,有效解决了洞门渗水、漏浆的问题。漏浆的问题。漏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工程量领域经常采用盾构机进行隧道掘进,盾构机可以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在城市里使用较多的是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又可以分为气压式盾构、泥水平衡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等。泥水平衡盾构是一种通过控制泥水仓压力来平衡掌子面水土压力的盾构机,适用于地下水压大,土体渗透系数大的地质状况,广泛用于过江过海等公路铁路隧道的施工。
[0003]对于泥水平衡盾构,在始发掘进时,由于要维持泥水仓压力,需要对隧道洞口的密封性单独设计,通常采用1道或2道帘布橡胶板进行止水。但是由于帘布橡胶板为柔性材料,当泥水仓压力较大时,仍会出现洞口渗水、漏浆的现象,渗水、漏浆又会导致泥水压力降低,不利于盾构始发掘进。
[0004]由于泥水平衡盾构在始发掘进时,洞口密封性难以处理妥当,泥水压力无法达到设计压力,制约了始发掘进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洞口密封性问题,对于富水地层,还需配合长时间的降水,以保证盾构机掘进安全,防止地下水从管片和地层之间涌入始发工作井,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0005]基于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能够解决泥水平衡盾构始发在隧道洞口的密封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密封性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包括初道止水环、二道止水环、尾端止水环及洞门环,所述洞门环固定于工作井内衬的外侧,所述初道止水环、所述二道止水环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洞门环连接,所述初道止水环位于隧道洞口处,所述二道止水环位于初道止水环外侧,所述尾端止水环位于所述二道止水环外侧且与所述洞门环的尾端连接。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道止水环、所述二道止水环的上端与所述洞门环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洞门环的外端与所述尾端止水环的上部焊接固定,所述初道止水环、所述二道止水环及所述尾端止水环的下端位于封门衬砌上。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道止水环包括初道柔性止水板、初道第一圆环板、初道第二圆环板、初道销轴及初道翻板,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的上部两侧分别被所述初道第一圆环板、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包夹,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初道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初道翻板,所述初道翻板位于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下部的外侧。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道止水环还包括初道连接螺栓及初道内侧加劲板,所述初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初道第一圆环板、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的上部、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锁紧,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的外侧与所述洞门环的下端之间设有初道内侧加劲板,所述初道内侧加劲板垂直连接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和所述洞门环。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道止水环包括二道柔性止水板、二道第一圆环板、二道第二圆环板、二道销轴及二道翻板,所述二道柔性止水板的上部两侧分别被所述二道第一圆环板、所述二道第二圆环板包夹,所述二道第二圆环板的下端通过所述二道销轴转动连接所述二道翻板,所述二道翻板位于所述二道柔性止水板下部的外侧。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道止水环还包括二道连接螺栓及二道内侧加劲板,所述二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二道第一圆环板、所述二道柔性止水板的上部、所述二道第二圆环板锁紧,所述二道第二圆环板的外侧与所述洞门环的下端之间设有二道内侧加劲板,所述二道内侧加劲板垂直连接所述二道第二圆环板和所述洞门环。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及所述二道柔性止水板采用帘布橡胶板。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端止水环焊接连接在所述洞门环的外端,所述洞门环焊接固定于工作井预埋钢板,所述尾端止水环为采用钢板材料制成的环形结构,所述洞门环为采用钢板材料制成的筒状结构。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端止水环由多块大小的扇形钢板拼装成圆环;所述封门衬砌包括预埋外侧钢板和衬砌,所述预埋外侧钢板为弧形钢板,所述预埋外侧钢板的长度与所述衬砌的长度相等。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通过初道止水环、二道止水环形成两道柔性密闭仓,一定程度阻止了泥水平衡盾构始发时洞门渗水、漏浆的问题;通过尾端止水环形成第三道刚性密闭仓,形成完整密闭空间,有效解决了洞门渗水、漏浆的问题。由于第三道密闭仓为刚性密闭仓,可承受高水压,可以提早结束降水措施,节约了工程量;同时将泥水压力增加至设计压力时也不会有爆仓风险,极大提高了始发掘进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的安装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采用图1中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的施工示意图。
[0019]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初道止水环1(其中,初道柔性止水板11、初道第一圆环板12、初道第二圆环板13、初道销轴14、初道翻板15、初道连接螺栓16、初道内侧加劲板17);二道止水环2(其中,二道柔性止水板21、二道第一圆环板22、二道第二圆环板23、二道销轴24、二道翻板25、二道连接螺栓26、二道内侧加劲板27);尾端止水环3;洞门环4;洞口加劲板5;封门衬砌6(其中,预埋外侧钢板61和衬砌62);管片7;工作井内衬8(其中,工作井预埋钢板81、内衬衬砌82);加固土体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基于现有技术中泥水平衡盾构始发的隧道洞口密封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提高密封性。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包括初道止水环1、二道止水环2、尾端止水环3及洞门环4,其中,初道止水环1、二道止水环2、尾端止水环3分别与洞门环4焊接。更具体地,初道止水环1、二道止水环2上端与洞门环4焊接固定,尾端止水环3的上部与洞门环4的尾端焊固定。
[0023]初道止水环1位于隧道洞口处,与内侧的工作井内衬8、上方的洞门环4、下方的封门衬砌6形成第一道密闭仓。二道止水环2位于初道止水环1外侧,与内侧的初道止水环1、上方的洞门环4、下方的封门衬砌6形成第二道密闭仓。尾端止水环3位于隧道洞口密封结构的尾端,与内侧的二道止水环2、上部的洞门环4、下方的封门衬砌6形成第三道密闭仓。
[0024]具体地,初道止水环1包括初道柔性止水板11、初道第一圆环板12、初道第二圆环板13、初道销轴14、初道翻板15、初道连接螺栓16及初道内侧加劲板17。初道柔性止水板11自上方的洞门环4下端面向下延伸而出,初道柔性止水板11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初道止水环(1)、二道止水环(2)、尾端止水环(3)及洞门环(4),所述洞门环(4)固定于工作井内衬(8)的外侧,所述初道止水环(1)、所述二道止水环(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洞门环(4)连接,所述初道止水环(1)位于隧道洞口处,所述二道止水环(2)位于初道止水环(1)外侧,所述尾端止水环(3)位于所述二道止水环(2)外侧且与所述洞门环(4)的尾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道止水环(1)、所述二道止水环(2)的上端与所述洞门环(4)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洞门环(4)的外端与所述尾端止水环(3)的上部焊接固定,所述初道止水环(1)、所述二道止水环(2)及所述尾端止水环(3)的下端位于封门衬砌(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道止水环(1)包括初道柔性止水板(11)、初道第一圆环板(12)、初道第二圆环板(13)、初道销轴(14)及初道翻板(15),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11)的上部两侧分别被所述初道第一圆环板(12)、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13)包夹,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13)的下端通过所述初道销轴(14)转动连接所述初道翻板(15),所述初道翻板(15)位于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11)下部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隧道洞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道止水环(1)还包括初道连接螺栓(16)及初道内侧加劲板(17),所述初道连接螺栓(16)穿过所述初道第一圆环板(12)、所述初道柔性止水板(11)的上部、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13)锁紧,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13)的外侧与所述洞门环(4)的下端之间设有初道内侧加劲板(17),所述初道内侧加劲板(17)垂直连接所述初道第二圆环板(13)和所述洞门环(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湛章铁军张峥姚劲松朱敏彭朋龙敏唐建一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