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02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包括中央管理单元、以及连接于中央管理单元与总线之间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设有多个向总线提供输出电压的控制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与总线之间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上的电流;电压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上的电压;大地短路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与大地是否存在短路故障;当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和大地短路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总线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向总线输出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流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和大地短路检测单元实现了总线的检测功能,提高了消防系统的安全性。防系统的安全性。防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一种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根据GB50016

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06

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GB4717

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要求,现有的消防系统中通常会安装多个火灾探测器、报警器、输入/输出模块等消防设备,各消防设备间隔设置在大楼或房屋等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并且各消防设备通过总线串联后再连接至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检测到火灾发生时,再联动启动多个消防设备,同时进行灭火,及时有效的扑灭火情,保护群众的生命及财产。
[0003]但现有技术中尚没有有效的检测电路或检测设备,能快捷方便的检测总线线路是否正常,工作人员难以对消防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消防系统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正常监控火灾警情,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对总线线路进行检测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了一种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包括中央管理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与总线之间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设有多个向总线提供输出电压的控制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与总线之间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0007]电流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上的电流;
[0008]电压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上的电压;
[0009]大地短路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与大地是否存在短路故障;
[0010]当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和大地短路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总线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向总线输出电压。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0012]30V控制单元:其用于输出30V电压给所述总线;
[0013]5V控制单元:其用于输出5V电压给所述总线;
[0014]0V控制单元:其用于输出0V电压给所述总线;
[0015]反馈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总线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输出给中央管理单元。
[0016]进一步,所述30V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7、三极管Q8、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8、电容C2、开关管T1;
[0017]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作为30V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连接,所述
电阻R12作为限流电阻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8后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7后与30V电源输入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在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电阻R7之间、集电极连接30V电源、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集电极接地,所述电阻R13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管T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作为输出端与总线连接、第三端连接电阻R4后接30V电源,所述电阻R3并联于所述电阻R4两端,所述电容C2并联于所述电阻R13两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4与30V电源之间、基极串联电阻R8后连接到电阻R4与开关管T1的第三端之间、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13与开关管T1的第一端之间。
[0018]进一步,所述5V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10、二极管D3、二极管D5、稳压管D6、电阻R5、电阻R9、电阻R14、电阻R16、电阻R24、电阻R28;
[0019]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30V电源、集电极依次串联二极管D5、电阻R24、电阻R28后与0V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电阻R9后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作为输入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反馈检测单元连接、发射极作为输出端与总线连接、基极串联电阻R16后连接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之间,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依次串联稳压管D6、二极管D3后连接到三极管Q5与电阻R16之间、基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24与所述电阻R28之间。
[0020]进一步,所述0V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9、三极管Q1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0、二极管D7;
[0021]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作为输入端与电阻R26串联后连接到所述中央管理单元、发射极连接3V电源、集电极串联电阻R30后接地,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26与三极管Q9的基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在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电阻R30之间、负极串联电阻R27后连接到三极管Q11的基极,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作为输出端串联电阻R21后连接到总线、发射极连接到5V控制单元。
[0022]进一步,所述通信电路与总线之间还设有控制输出切换单元,所述控制输出切换单元用于切换30V控制单元、5V控制单元、0V控制单元输出电压给所述总线;
[0023]所述控制输出切换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4;
[0024]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所述5V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稳压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所述30V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负极连接到0V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
[0025]进一步,所述反馈检测单元包括:三极管Q1、比较器U1、电容C1、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6、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7、电阻R15、电阻R19;
[0026]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5V控制单元,另一端串联电阻R2后连接到30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2与30V电源之间、基极串联电阻R6后连接到电阻R1与电阻R2之间、集电极依次串联电阻R11和电阻R17后接地,所述电阻R10一端连接到30V电源、另一端串联电阻R19后接地,所述比较器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1和电阻R17之间、反向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19之间、输出端作为反馈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中央管理单元,所述电阻R15一端连接在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3V电源,所述电容C3一端连接到所述比较器U1的同向输入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一端连
接在所述电阻R2与30V电源之间、另一端接地。
[0027]进一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总线正电流检测单元和总线负电流检测单元;
[0028]所述总线正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总线正端的电流大小,所述总线负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包括中央管理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与总线之间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设有多个向总线提供输出电压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与总线之间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上的电流;电压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上的电压;大地短路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总线与大地是否存在短路故障;当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和大地短路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总线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向总线输出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30V控制单元:其用于输出30V电压给所述总线;5V控制单元:其用于输出5V电压给所述总线;0V控制单元:其用于输出0V电压给所述总线;反馈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总线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输出给中央管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30V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7、三极管Q8、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8、电容C2、开关管T1;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作为30V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12作为限流电阻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8后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7后与30V电源输入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在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电阻R7之间、集电极连接30V电源、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集电极接地,所述电阻R13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管T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作为输出端与总线连接、第三端连接电阻R4后接30V电源,所述电阻R3并联于所述电阻R4两端,所述电容C2并联于所述电阻R13两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4与30V电源之间、基极串联电阻R8后连接到电阻R4与开关管T1的第三端之间、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13与开关管T1的第一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5V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10、二极管D3、二极管D5、稳压管D6、电阻R5、电阻R9、电阻R14、电阻R16、电阻R24、电阻R28;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30V电源、集电极依次串联二极管D5、电阻R24、电阻R28后与0V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电阻R9后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作为输入端与所述中央管理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反馈检测单元连接、发射极作为输出端与总线连接、基极串联电阻R16后连接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之间,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依次串联稳压管D6、二极管D3后连接到三极管Q5与电阻R16之间、基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24与所述电阻R28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线路状态检测的总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0V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9、三极管Q11、电阻R21、电阻R22、
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0、二极管D7;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作为输入端与电阻R26串联后连接到所述中央管理单元、发射极连接3V电源、集电极串联电阻R30后接地,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26与三极管Q9的基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所述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龙熊武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