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87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上的钢立柱,相邻的所述钢立柱之间设有光电通透板,所述光电通透板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声屏障单元板,所述声屏障单元板外形与钢立柱外形相适配,所述声屏障单元板和光电通透板外侧与钢立柱的外侧翼缘板之间设有顶紧装置,所述光电通透板上设计有造型图案,所述光电通透板四周设有光电灯带,通电后使所述造型图案发光。所述光电景观声屏障结构简单、铺设方便,在满足实用吸隔声功能的基础上,兼具城市、文化、价值等宣传功能,可根据地域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来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提高了景观效果和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文化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具体属于声屏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的大量兴建,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道路两侧安装了各种声屏障板以减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但目前的声屏障存在以下缺点:1、目前国内公路、城市声屏障产品多为直立、弧形百叶窗或冲孔单元板组合形式,结构样式及外观色彩单一、陈旧,景观性较差,缺乏创意和主题亮点;2、目前国内公路声屏障通透板仅满足其使用功能,缺乏文化底蕴和生态人文色彩。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选取材质可为钢化玻璃、PC耐力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亚克力或有机玻璃),加入光电文化元素,在满足实用吸隔声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市政文化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铺设方便的光电景观声屏障,在满足实用吸隔声功能的基础上,兼具城市、文化、价值等宣传功能,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上的钢立柱,相邻的所述钢立柱之间设有吸隔声板,所述吸隔声板外形与钢立柱外形相适配,所述吸隔声板外侧与钢立柱之间设有顶紧装置或限位减震装置,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光电通透板,所述光电通透板上设计有造型图案,所述光电通透板周边设有光电灯带,通电后使所述造型图案发光。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通透板四周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光电通透板边缘通过卡条卡紧在所述卡槽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立柱为直形、弧形或折臂式。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隔声板还包括声屏障单元板,相邻的钢立柱之间由声屏障单元板和光电通透板组成,两者组合顺序和数量可随机组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通透板选取材质为钢化玻璃、PC耐力板或亚克力。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灯带的灯光具有单色、跳变和渐变模式。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灯带与控制器相连,多条光电灯带通过串联交流供电、通过太阳能和电池组结合进行供电、低压临时供电或照明线路取电,可通过控制器、遥控或手机APP来控制光色效果。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所述光电景观声屏障结构简单、铺设方便,在满足实用吸隔声功能的基础上,兼具城市、文化、价值等宣传功能,可根据地域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来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提高了景观效果和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通过处理通透材质的光电通透板,使其带有预先设计的造型图案,所述光电通透板周边设有光电灯带,通电后导光使所述造型图案具有发光效果,不通电时为透明效果,可看到外界景色,通过控制可实现不同模式的光电切换及透明部分导光、透光的不同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光电通透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钢立柱、1

1腹板、2直形声屏障单元板、3弧形声屏障单元板、4光电通透板、5造型图案、6光电灯带、7控制器、8加强肋、9L型钢板、10直形钢板、11预埋基础、12连接螺栓、13顶紧装置、14边框、14

1卡槽、15卡条、16开口、17顶部扣板、1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

图5所示的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11上的钢立柱1,相邻的所述钢立柱1之间设有吸隔声板,所述吸隔声板外形与钢立柱1外形相适配,所述吸隔声板外侧与钢立柱1之间设有顶紧装置13或限位减震装置,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光电通透板4,所述光电通透板4上设计有造型图案5,所述光电通透板4周边设有光电灯带6,通电后使所述造型图案5发光。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隔声板还包括声屏障单元板,相邻的钢立柱1之间由声屏障单元板和光电通透板4组成,两者组合顺序和数量可随机组合,声屏障单元板数量可以为0,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通透板4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声屏障单元板,所述声屏障单元板和光电通透板4外形与钢立柱1外形相适配,所述声屏障单元板和光电通透板4外侧与钢立柱1的外侧翼缘板之间设有顶紧装置13或限位减震装置。通过所述顶紧装置13或限位减震装置将声屏障单元板和光电通透板4撑紧在所述钢立柱的两个翼缘板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紧装置13为金属板卷叠而成,如图3所示,选用65Mn材质。所述声屏
障单元板包括直形声屏障单元板2和弧形声屏障单元板3。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铺设方便的光电景观声屏障,在满足实用吸隔声功能的基础上,兼具城市、文化、价值等宣传功能,可根据地域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来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提高了景观效果和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通透板4四周设有边框14,所述边框14内侧设有卡槽14

1,所述光电通透板4边缘通过U型的卡条15卡紧在所述卡槽14

1内,所述卡条15为橡胶材质。所述顶紧装置13撑紧在边框14和钢立柱1外侧翼缘板之间。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立柱1上部为弧度朝外侧的弧形(即向内侧弯曲),其外侧翼缘板在弧形部设有开口16,相邻的钢立柱1之间由下往上依次为直形声屏障单元板2、光电通透板4、直形声屏障单元板2和弧形声屏障单元板3。进行施工时,通过所述开口16往相邻的钢立柱1之间放置直形声屏障单元板2和光电通透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11)上的钢立柱(1),相邻的所述钢立柱(1)之间设有吸隔声板,所述吸隔声板外形与钢立柱(1)外形相适配,所述吸隔声板外侧与钢立柱(1)之间设有顶紧装置(13)或限位减震装置,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光电通透板(4),所述光电通透板(4)上设计有造型图案(5),所述光电通透板(4)周边设有光电灯带(6),通电后使所述造型图案(5)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景观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通透板(4)四周设有边框(14),所述边框(14)内侧设有卡槽(14

1),所述光电通透板(4)边缘通过卡条(15)卡紧在所述卡槽(14

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刘保权秦雪花郭书兴魏海兵耿培森
申请(专利权)人:天工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