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4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上的H型钢立柱,相邻的钢立柱之间设有若干吸隔声板,所述钢立柱顶部呈丷型固设有两个导流单元板,导流单元板下部固设于相邻的钢立柱上,相邻的钢立柱之间呈拱形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两侧固设于导流单元板上,所述钢立柱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流板两端开设有与导水管相连的开孔。所述吸隔声板的壳体底部设有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与吸隔声组件底部之间设有若干导水孔,所述面板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顶部丷型导流单元板与钢立柱内的吸隔声板上的集水槽同时将钢立柱顶部与钢立柱直立高度内的两个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汇流,减少对下部桥梁遮板的流挂。对下部桥梁遮板的流挂。对下部桥梁遮板的流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具体属于声屏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一些跨江跨河的线路修建越来越多,人们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意识逐渐加强,声屏障作为吸、隔音设备,目前已大量用在交通吸、隔声领域,对噪声起到很好的隔离、衰减作用。对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轨道交通使用的声屏障,在隔声和降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解决了噪声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诸多问题。如雨雪天气时,普通的声屏障不能隔绝雨水,且雨量较大时雨水会从声屏障表面滑走并滴落到路面,形成雨帘,使得行人或者车辆在声屏障下方穿过时影响视线,极大地增加了交通安全事故概率的发生,并且这种雨雪天气次数累计到一定量时会对声屏障表面及桥梁遮板挂件造成侵蚀,侵蚀之后的外表面极大地影响了结构的安全和美观等。现有铁路的车辆行驶速度较之前有很大提升,相应的车辆高速行驶形成的气动风压对声屏障的性能及寿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一些极端大风天气对声屏障基础(含立柱)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需要改变声屏障的结构形式,以减小气动风压和大风对声屏障的影响,减少雨雪天气对声屏障和桥梁的影响,同时降低雨雪天气人们出行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导流透风、吸隔声效果好、有利于桥梁寿命和行人安全的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导流透风、吸隔声效果好、有利于桥梁寿命和行人安全的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r/>[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上的H型钢立柱,相邻的所述钢立柱之间由下往上设有若干吸隔声板,所述钢立柱顶部呈丷型固设有两个导流单元板,所述导流单元板下部固设于相邻的钢立柱同侧的翼缘板上,相邻的钢立柱之间呈拱形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两侧向上折弯后固设于所述导流单元板上,所述钢立柱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流板两端开设有与所述导水管相连的开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隔声板之间设置有通透隔声板,所述通透隔声板四周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内侧设有凹槽,所述通透隔声板边缘通过卡条卡紧在所述凹槽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隔声板和边框外侧与钢立柱翼缘板之间设有顶紧装置或限位减震装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吸隔声组件,所述壳体的面板上设有面板冲孔区,背板上设有背板冲孔区,所述背板冲孔区上朝外
冲孔且冲出板料形成开口朝上的集水槽;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背板侧高、面板侧低的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与吸隔声组件底部之间设有若干导水孔,所述面板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单元板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吸隔声组件,所述壳体内侧沿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外侧均匀设置有冲孔;所述吸隔声组件包括在所述壳体内分前后两层间隔设置的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所述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在所述壳体内分前后两层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之间相互交叉重叠。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隔声组件包括在所述壳体内分前后两层间隔设置的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所述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在所述壳体内分前后两层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之间相互交叉重叠;所述背板上未冲孔区域形成背板非冲孔区,所述前吸隔声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面板一侧,与所述背板冲孔区相对应设置,所述后吸隔声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一侧,与所述背板非冲孔区相对应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隔声板壳体内顶部设有上扣件,底部沿长度方向通体设有下扣件,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前吸隔声组件卡设在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之间,所述后吸隔声组件固设在所述背板非冲孔区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扣件上表面为所述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上固设有支撑块,所述下卡槽设在所述支撑块顶部,所述导水孔开设在所述支撑块根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冲孔区、背板冲孔区以及导流单元板壳体外侧的冲孔方式均为百叶深冲孔,冲孔深度为5

15mm。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两端开孔处设置有过滤网片。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实现导流透风、吸隔声效果好、有利于桥梁寿命和行人安全的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所述吸隔声板组件前后分层的布置既能保证隔声功能,又使得风可以从中穿透一部分,降低了高速行驶列车的气动风压和极端大风天气对声屏障的影响,减少对钢立柱结构及桥梁基础结构受力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设置丷型的导流单元板来收集雨水,并通过导水管进行导流,所述导流单元板两侧向外延展,利用亥姆霍兹共振器来做衍射边界,提高了插入损失,增强了降噪效果,且使得收集雨水的面积扩大,另一方面通过吸隔声板上的集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导水孔和排水孔进行导流,减少了雨雪天气对桥梁遮板挂件等设施的侵蚀,延长遮板的使用寿命,减少雨水对桥梁侵蚀造成的美观性,减低了桥下雨帘的产生,增加了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吸音材料防水,不会因为吸音材料因吸水增加自重而对桥梁结构性能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导流单元板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吸隔声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意图。
[0026]图9是图6中B

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中吸隔声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技术中上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0吸隔声板、1面板、1

1面板冲孔区、2吸音材料、3隔声板、4背板、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均匀固设于预埋基础(9)上的H型钢立柱(10),相邻的所述钢立柱(10)之间由下往上设有若干吸隔声板(0),所述钢立柱(10)顶部呈丷型固设有两个导流单元板(15),所述导流单元板(15)下部固设于相邻的钢立柱(10)同侧的翼缘板上,相邻的钢立柱(10)之间呈拱形设置有导流板(16),所述导流板(16)两侧向上折弯后固设于所述导流单元板(15)上,所述钢立柱(10)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导水管(17),所述导流板(16)两端开设有与所述导水管(17)相连的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板(0)之间设置有通透隔声板(11),所述通透隔声板(11)四周设有边框(12),所述边框(12)内侧设有凹槽(12

1),所述通透隔声板(11)边缘通过卡条(13)卡紧在所述凹槽(12

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板(0)和边框(12)外侧与钢立柱(1)翼缘板之间设有顶紧装置(13)或限位减震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板(0)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吸隔声组件,所述壳体的面板(1)上设有面板冲孔区(1

1),背板(4)上设有背板冲孔区(4

1),所述背板冲孔区(4

1)上朝外冲孔且冲出板料形成开口朝上的集水槽(5);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背板(4)侧高、面板(1)侧低的导水斜面(7

1),所述导水斜面(7

1)与吸隔声组件底部之间设有若干导水孔(7

4),所述面板(1)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集水和导排水功能的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板(15)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吸隔声组件,所述壳体内侧沿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5

1),外侧均匀设置有冲孔;所述吸隔声组件包括在所述壳体内分前后两层间隔设置的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所述前吸隔声组件和后吸隔声组件在所述壳体内分前后两层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刘保权秦雪花刘建浩胡俊坡耿培森郭书兴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工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