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83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其包括:池体,其下端外侧连接外部水源输入机构,并在池体内部底部储存有循环水,池体上端设有出风口;送风机构,其连接池体下端的侧面,并将臭气送入池体内;除臭机构,其包括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循环水喷洒机构,其包括连接于池体下端的出水管、与出水管连接的循环水泵、与该循环水泵连接并呈纵向分布的主水管、多根均与主水管连接并横向分布的分水管,一根分水管置于一层除臭填料层上方,且每一根分水管都设置有多个喷洒头。为了实现高效快速运行处理臭气,把一段式填料分布方式变为多段式填料分布,每层除臭填料层上部布置多个喷洒头进行布水,保持填料湿度,为功能菌团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生长环境。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滤池除臭
,特指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生物滤池除臭技术以其工艺相对成熟、基建费用低、操作维护简单、污染物净化彻底且处理效果好等特点而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推广,已成功应用于治理污水厂、公共区域的恶臭以及对VOC和有毒气体排放物的去除,已成为臭气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
[0003]目前市场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大多为一段式或一层式,且填料层设置比较高,导致布水效率低,布水不均匀;当运行一段时间后,细菌生长布满填料表面,造成过气孔堵塞,使得进气分布不均匀,影响除臭效果。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改进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该池体下端外侧连接外部水源输入机构,并在池体内部底部储存有循环水,该池体上端设置有出风口;送风机构,其连接池体下端的侧面,并将臭气送入池体内;除臭机构,其包括有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该除臭填料层置于出风口下方;循环水喷洒机构,其包括有连接于池体下端的出水管、与出水管连接并将循环水抽入的循环水泵、与该循环水泵连接并呈纵向分布的主水管、多根均与主水管连接并横向分布的分水管,一根分水管置于一层除臭填料层上方,且每一根分水管都设置有多个喷洒头。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水管与主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其是否导通的控制阀。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阀为手动控制阀或电动控制阀。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下端设置有除雾层。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有风机以及与该风机连接的送风管,该送风管与池体下端的侧面连接。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除臭填料层包含有镂空的PP球。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部水源输入机构连接所述出水管。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部水源输入机构包括有与所述出水管连接的进水管及设置于进水管上并用于控制其通断的阀体,该进水管连接自来水管。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工作时,由送风机构将臭气送入池体内,其该臭气会依次经过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该除臭填料层则将臭气进行除臭处理,以形成无臭气体,并通过出风口排出,以此实现除臭处理;后期,还可通过循环水泵配合出水管将循环水抽入,并从主水管输出至每一根分水管,并从每一根分水管上的多个喷洒头喷洒到除臭填料层上,最后再流到池体内
部底部,以此实现循环利用水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为了实现高效快速运行处理臭气,把一段式或一层式填料分布方式变为多段式或多层填料分布,三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从池体底部垂直向上分:第一层填料区、第二层填料区、第三层填料区,填料分多层布置可有效解决在后续的运行处理中把填料层间隙堵塞的问题,保持进气分布均匀,保持除臭填料层的透气性,保证布气均匀,以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每层除臭填料层上部均布置分水管及多个喷洒头进行布水,实现快速、均匀的把水喷洒于填料,保持除臭填料层湿度,为功能菌团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见图1所示,为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其包括:池体1,该池体1下端外侧连接外部水源输入机构2,并在池体1内部底部储存有循环水11,该池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12;送风机构3,其连接池体1下端的侧面,并将臭气送入池体1内;除臭机构4,其包括有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41,该除臭填料层41置于出风口12下方;循环水喷洒机构5,其包括有连接于池体1下端的出水管51、与出水管51连接并将循环水11抽入的循环水泵52、与该循环水泵52连接并呈纵向分布的主水管53、多根均与主水管53连接并横向分布的分水管54,一根分水管54置于一层除臭填料层41上方,且每一根分水管54都设置有多个喷洒头55。本技术工作时,由送风机构3将臭气送入池体1内,其该臭气会依次经过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41,该除臭填料层41则将臭气进行除臭处理,以形成无臭气体,并通过出风口12排出,以此实现除臭处理;后期,还可通过循环水泵52配合出水管51将循环水11抽入,并从主水管53输出至每一根分水管54,并从每一根分水管54上的多个喷洒头55喷洒到除臭填料层41上,最后再流到池体1内部底部,以此实现循环利用水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为了实现高效快速运行处理臭气,把一段式或一层式填料分布方式变为多段式或多层填料分布,三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41从池体1底部垂直向上分:第一层填料区、第二层填料区、第三层填料区,填料分多层布置可有效解决在后续的运行处理中把填料层间隙堵塞的问题,保持进气分布均匀,保持除臭填料层41的透气性,保证布气均匀,以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每层除臭填料层41上部均布置分水管及多个喷洒头进行布水,实现快速、均匀的把水喷洒于填料,保持除臭填料层41湿度,为功能菌团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0018]所述分水管54与主水管5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其是否导通的控制阀56,通过该控制阀56控制分水管54的通断,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并且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对除臭填料层41进行布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所述控制阀56为手动控制阀或电动控制阀,如需降低成本,则使用手动控制阀,如需提高使用便利性和自动化,则使用电动控制阀,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选择配置。
[0019]所述出风口12下端设置有除雾层13,通过该除雾层13除去排出的气体中多余的水分。
[0020]所述送风机构3包括有风机31以及与该风机31连接的送风管32,该送风管32与池
体1下端的侧面连接。
[0021]所述除臭填料层41包含有镂空的PP球。
[0022]所述外部水源输入机构2连接所述出水管51。具体而言,所述外部水源输入机构2包括有与所述出水管51连接的进水管21及设置于进水管21上并用于控制其通断的阀体22,该进水管21连接自来水管。
[0023]本技术工作时,由送风机构3将臭气送入池体1内,其该臭气会依次经过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41,该除臭填料层41则将臭气进行除臭处理,以形成无臭气体,并通过出风口12排出,以此实现除臭处理;后期,还可通过循环水泵52配合出水管51将循环水11抽入,并从主水管53输出至每一根分水管54,并从每一根分水管54上的多个喷洒头55喷洒到除臭填料层41上,最后再流到池体1内部底部,以此实现循环利用水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为了实现高效快速运行处理臭气,把一段式或一层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池体(1),该池体(1)下端外侧连接外部水源输入机构(2),并在池体(1)内部底部储存有循环水(11),该池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下端设置有除雾层(13);送风机构(3),其连接池体(1)下端的侧面,并将臭气送入池体(1)内;除臭机构(4),其包括有多层纵向间隔分布的除臭填料层(41),该除臭填料层(41)置于出风口(12)下方;循环水喷洒机构(5),其包括有连接于池体(1)下端的出水管(51)、与出水管(51)连接并将循环水(11)抽入的循环水泵(52)、与该循环水泵(52)连接并呈纵向分布的主水管(53)、多根均与主水管(53)连接并横向分布的分水管(54),一根分水管(54)置于一层除臭填料层(41)上方,且每一根分水管(54)都设置有多个喷洒头(55);所述除臭填料层(41)包含有镂空的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利荣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莞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