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80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总成,所述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横梁、吸能盒和固定端板,所述保险杠横梁通过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固定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总成和车辆骨架;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包括防护横梁和加强组件,所述防护横梁与所述保险杠横梁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组件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固定端板和所述保险杠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防撞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行人保护法规及标准的不断更新及完善,在人车碰撞事故中对弱势的行人一方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车辆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相应情况。同时,国内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及道路情况对车辆的通过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满足以一定速度通过各种路面时不损伤车辆前端结构。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都影响到了前保险杠骨架的结构设计。
[0003]骨架结构设计仅能满足行人保护的标准要求,而利用加硬车辆底盘悬架结构或采用加强型底护板解决通过性问题。更硬的车辆底盘悬架牺牲了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而加强型底护板材料成本更高,并且对车辆相关零件的保护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总成,所述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横梁、吸能盒和固定端板,所述保险杠横梁通过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固定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总成和车辆骨架;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包括防护横梁和加强组件,所述防护横梁与所述保险杠横梁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组件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固定端板和所述保险杠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与所述固定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梁的底端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r/>[0006]优选地,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梁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为所述连接板本体中部向下弯曲形成的倒梯形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防护横梁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向车辆骨架的方向弯曲,所述防护横梁的上下两边向车辆骨架的方向弯曲。
[0010]优选地,所述防护横梁的上端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一竖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扣。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梁的底端向车辆骨架的方向弯曲。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梁的底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依次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竖梁具有垂直连接的底板和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固定端
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竖梁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面板的两侧。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端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吸能盒和所述第二竖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板的两侧。
[0016]本技术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设置吸能盒在车辆发生高速正碰时吸收冲击能量,通过防护支架的防护横梁降低人车事故中行人腿部所受的伤害。
[0018](2)通过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连接板组成的加强组件抵抗路面冲击,使其在竖向具有较高的强度,防止通过不平路面时车辆前端零件变形损坏,同时可以调软悬架参数,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9]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的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的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连接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1、保险杠横梁;12、吸能盒;13、固定端板;20、防护横梁;21、卡勾;30、第一竖梁;31、卡扣;32、安装部;40、第二竖梁;41、底板;42、前面板;43、加强板;50、连接板;51、缓冲部;6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28]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0029]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
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总成和防护支架,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横梁11、吸能盒12和固定端板13,保险杠横梁11通过吸能盒12与固定端板13固定连接,固定端板13用于固定连接保险杠总成和车辆骨架;防护支架包括防护横梁20和加强组件,防护横梁20与保险杠横梁11平行设置,加强组件的顶部分别与固定端板13和保险杠横梁11固定连接,加强组件的底部与防护横梁 20固定连接。
[0030]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横梁、两个吸能盒12和两个固定端板13,两个吸能盒12分别固定设置在保险杠横梁11的两端,两个固定端板13与两个吸能盒12一一对应连接,固定端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连接固定端板13和车辆骨架,以实现保险杠总成和车辆骨架的固定连接。
[0031]防护支架设置在保险杠总成的底部,其中,防护横梁20平行设置在保险杠横梁11的下方,加强组件用于固定连接防护横梁20和保险杠总成,并通过在顶部与保险杠横梁11和固定端板13的固定连接增加防护横梁20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加强组件增加防护支架的纵向强度。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组件包括第一竖梁30和第二竖梁40,第一竖梁30的顶端与保险杠横梁11固定连接,底端与防护横梁20固定连接,第二竖梁40的顶端与固定端板13固定连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总成,所述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横梁(11)、吸能盒(12)和固定端板(13),所述保险杠横梁(11)通过所述吸能盒(12)与所述固定端板(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板(13)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总成和车辆骨架;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包括防护横梁(20)和加强组件,所述防护横梁(20)与所述保险杠横梁(11)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组件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固定端板(13)和所述保险杠横梁(1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横梁(2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竖梁(30)和第二竖梁(40),所述第一竖梁(30)的顶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11)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防护横梁(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梁(40)的顶端与所述固定端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梁(40)的底端与所述防护横梁(2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连接板(50),所述连接板(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梁(4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0)的第二端与所述防护横梁(2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梁(30)的顶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梁(30)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板(50)与所述防护横梁(20)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0)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张海鹏刘德满陈晓斌牛冬妍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