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3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8
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涉及混合溶解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筒体,混合筒体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混合筒体内竖直转动安装有主轴,主轴上由上至下并列设有若干个组搅拌叶片,主轴的上端部固接有进料筒,进料筒的周壁上均布有分料孔,混合筒体的上端口固接有顶板,进料筒穿过顶板延伸至顶板的上方,顶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分液箱,分液箱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与分液箱内腔相连通的分液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混合过程中,无法实现添加剂与原料混合溶解的问题。实现添加剂与原料混合溶解的问题。实现添加剂与原料混合溶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溶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聚酯薄膜 环保胶片 PET胶片 乳白胶片等印刷包装耗材,广泛用于玻璃钢行业、建材行业、印刷行业、医药卫生。
[0003]聚酯薄膜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原料进行混合,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棒转动进行混合,这样混合的速度较慢,且混合也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CN211963954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盘,转盘与一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结构相连,转盘上安装有上部为开口的混合桶。该方案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0005]现有装置随着使用,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0006]第一,聚脂薄膜的原料在混合过程中,原料中易含有杂质,使得要么一同与混合后的原料排出,要么被隔离于混合筒内,需后期操作人员手动对其导出,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7]第二,聚酯薄膜原料在混合过程中,无法实现添加剂与原料进行混合溶解,使得需延长搅拌时间,提高了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无法保证混合溶解效率。
[0008]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混合过程中,无法实现添加剂与原料进行混合溶解,使得需延长搅拌时间,提高了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无法保证混合溶解效率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包括混合筒体,所述混合筒体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所述混合筒体内竖直转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由上至下并列设有若干个组搅拌叶片,所述主轴的上端部固接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周壁上均布有分料孔,所述混合筒体的上端口固接有顶板,所述进料筒穿过所述顶板延伸至顶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分液箱,所述分液箱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与分液箱内腔相连通的分液嘴;
[0012]所述底板上还并列相对开设有漏料口与卸料口,所述底板的下方还同轴转动安装有转换板,所述转换板沿其旋转中心设有漏料孔区和卸料孔区,所述漏料孔区与漏料口相重齐时,所述卸料口与所述卸料孔区交错设置,所述卸料口与所述卸料孔区相重齐时,所述漏料孔区与所述漏料口交错设置。
[00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轴上还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摩擦接触。
[00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刮板的外端部还竖直固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混合筒体的内壁摩擦接触。
[00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顶板上还固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下端部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分液箱的内腔相连通。
[00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液箱的中心处设有避让所述进料筒的避让腔道。
[00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组搅拌叶片包括两个水平相对固接于所述主轴的搅拌板,由上至下的每组搅拌叶片之间沿俯视方向依次交叉45
°
设置。
[00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接有驱动机,所述进料筒的外壁上固接有与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齿环。
[00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混合筒体的下方固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通过支撑腿固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00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还通过支撑架固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所述转换板转动。
[00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还通过支撑杆固接有两个排料筒,两个所述排料筒分别处于所述漏料口与卸料口下方,所述排料筒的下端口通过排料斜筒延伸至外部。
[002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顶板上方还设有受料筒,所述受料筒的下端口固接有进料斜筒,所述顶板还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斜筒的下端口固接于所述进料口内。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通过混合筒体实现接收原料,并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合格粒度大小的物料穿过漏料口排出,随着使用当内部出现大的颗粒物堆积时,通过转动转换板,实现将漏料口封闭,打开卸料口,将颗粒物排出,省去了操作人员人工操作的同时,还提高了原料的混合均匀性;
[0025]通过分液箱实现将液体的添加剂进入加入,通过其底部的分液嘴实现均匀的与混合筒体内的物料进行混合溶解,通过进料筒实现对粉末状物料进行投入,通过分料孔实现将粉末状物料导出,实现与物料进行溶解混合;
[0026]通过内部设置的搅拌叶片、侧板及刮板实现了提高对内部原料的混合度,提高混合过程中物料的翻滚,提高物料与添加剂的溶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转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主轴;2

安装筒体;3

搅拌叶片;4

刮板;5

漏料口;6

卸料口;7

转换板;
8

驱动机;9

驱动电机;10

支撑板;11

分液箱;12

进液管;13

排料筒;14

受料筒;15

漏料孔区;16

卸料孔区;17

注料筒;18

进料筒;19

分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包括混合筒体2,混合筒体2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混合筒体2内竖直转动安装有主轴1,主轴1上由上至下并列设有若干个组搅拌叶片3,主轴1的上端部固接有进料筒18,进料筒18的周壁上均布有分料孔19,混合筒体2的上端口固接有顶板,进料筒18穿过顶板延伸至顶板的上方,顶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分液箱11,分液箱1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与分液箱内腔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体(2),所述混合筒体(2)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所述混合筒体(2)内竖直转动安装有主轴(1),所述主轴(1)由上至下并列设有若干个组搅拌叶片(3),所述主轴(1)的上端部固接有进料筒(18),所述进料筒(18)的周壁上均布有分料孔(19),所述混合筒体(2)的上端口固接有顶板,所述进料筒(18)穿过所述顶板延伸至顶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分液箱(11),所述分液箱(1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与分液箱(11)内腔相连通的分液嘴;所述底板上还并列相对开设有漏料口(5)与卸料口(6),所述底板的下方还同轴转动安装有转换板(7),所述转换板(7)沿其旋转中心设有漏料孔区(15)和卸料孔区(16),所述漏料孔区(15)与漏料口(5)相重齐时,所述卸料口(6)与所述卸料孔区(16)交错设置,所述卸料口(6)与所述卸料孔区(16)相重齐时,所述漏料孔区(15)与所述漏料口(5)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上还固接有刮板(4),所述刮板(4)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摩擦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的外端部还竖直固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混合筒体(2)的内壁摩擦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固接有进液管(12),所述进液管(1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王国明叶世强周慧芝
申请(专利权)人: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