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17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产品传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包括传送带、机械手和工位,传送带的传送架上设有检测部和凹槽,检测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凹槽上;机械手为直角坐标机械手,包括机架、机械上臂和机械下臂;机械下臂上设有吸盘;机架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部反馈的信号控制机械手;每个工位对应设有机械手和检测部。机械手将工位中的工件搬运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指定位置,过程中,检测部检测传送带上是否有工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以控制吸盘是否暂缓放下工件,达到避免传送带上工件叠放造成工件损坏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传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多采用传送线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工位之间、车间之间的传送;常常设置多工位可同时作业的传送线,进而实现产品多工位顺序传送或加工。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3302199A公布了一种板料成型的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每一个成型工位均可利用对应的吸盘机械手将工件从上一个工位吸取后,传送到下一个工位,可实现机械化的自动送料,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安全隐患。
[0003]但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0004]1)产品的自动输送仅靠相邻工位间机械手逐级传递,比较耗费时间,未完全实现机械化的自动送料;
[0005]2)不同工位同时使用机械手取料传送时,机械手无法识别本工位对应传送线上是否有产品或其他障碍物,无法避免传送线上因产品叠放造成的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以解决机械手放下产品前无法识别本工位对应的传送线上是否有工件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包括传送带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架、机械臂和第一驱动装置,机架位于传送带上方,机械臂包括机械上臂和机械下臂,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机械上臂在机架上滑动,机械上臂底部设有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机械下臂连接,机械下臂末端设有吸盘;传送带的传送架上设有凹槽和检测部,检测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凹槽上;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部、第一驱动装置和气缸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部反馈的信号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气缸启动或关闭。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09]1、控制器控制吸盘吸取工件后,再控制机械臂沿机架滑动至传送带上方;继而控制吸盘放下工件,工件则掉落至传送带上,由传送带传送至下游工位或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机械手和传送带替代人工劳动,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机械化的自动送料。
[0010]2、检测部检测到传送带上有工件,会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与吸盘管路连接的外接真空设备处于启动状态,使得工件一直被吸附在吸盘上,实现暂缓放下工件,避免机械手将工件叠放在传送带已有工件上造成工件的损坏。
[0011]3、检测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凹槽上,便于调整检测部在凹槽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送架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可拆卸的固定
连接在凹槽上。保护装置阻止工件放下时可能的反弹跳动撞击到检测部,避免检测部因被工件撞击导致检测方向发生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部为反射型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反射型红外线传感器至少为两个。反射型红外线传感器根据接收管接收的信号强度来判定传送带上有无工件,因红外线抗干扰能力强,确保信号反馈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部与传送带的安装角度为30
°
~90
°
,当安装角度小于90
°
时,两个检测部的检测方向分别朝向传送带的进料端、出料端。在该安装角度下,可扩大检测部的检测范围,便于给不同体积的工件留足放置空间以及为机械手控制吸盘留足反应时间,避免吸盘放下工件时上游工件刚好传送至工件预放位置。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送线一侧设有工位,所述机架位于工位上方。机架位于工位上方确保机械手取料并移动至传送带上,再经由传送带传送至指定位置。
[00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位至少为两个,每个工位对应设有机械手和检测部。本技术方案可确保多工位同时取料传送。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位设有注塑成型机。每个工位均注塑生产成型工件。
[00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位设有隔音隔热玻璃围成的操作间或隔墙。工位注塑成型工件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热量,采用隔音隔热玻璃可有效避免噪音和热量对红外线传感器以及视察工作的工人产生影响。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机械上臂设有两条平行的横向导轨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横向导轨与机架垂直,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气缸在两条横向导轨上滑动。横向导轨与机架构成直角坐标导轨,气缸沿横向导轨滑动,扩大吸盘的取物范围。
[002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或电机中的一种或组合。驱动装置驱动机械臂移动,便于机械手将位于传送带外的工件移动至传送带上,再经由传送带传送至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多工位取料传送线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方头螺栓和凹槽安装截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机械上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传送架10、传送带11、检测部12、凹槽13、方头螺栓131、保护板14、机架20、PLC控制器21、第一驱动装置31、机械上臂32、气缸321、横向导轨322、第二驱动装置323、机械下臂33、吸盘34、工位40、隔墙41。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包括传送带11、机械手和工位40;传送带11的传送架10上设有凹槽13和检测部12,检测部12通过安装件安装在传送架10上,安装件为L形安装板,检测部12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在L形安装板的一个侧壁上,L形安装板的另一个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凹槽13内部设置有方头螺栓131(具体为长方形头),如图2所示,凹槽13内部的通道横截面为凸字形,使得方头螺栓131的头部位于较宽的通道内,且方头螺栓131头部的两个长边与通道的壁接触,而方头螺栓131的螺杆则伸出凹槽13外;在未与螺母配合的情况下,方头螺栓131可以沿着通道滑动,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移动位置;当需要拧上螺母时,由于方头螺栓131的头部无法在凹槽13内转动,使用者不需要花费心力去防止方头螺栓131转动即可将螺母拧在方头螺栓131的螺杆上;当需要安装检测部12时,将方头螺栓131的螺杆穿过L形安装板的通孔,然后拧上螺母,将L形安装板压紧固定在传送架的凹槽处,同时也实现了检测部12的安装固定。
[0030]本实施例中检测部12具体为反射型红外线传感器;工位40位于传送带11一侧,本实施例包括三个工位40,每个工位40对应设有机械手、检测部12、注塑成型机和隔音降噪玻璃围成的操作间或隔墙41,本实施例具体为隔墙41。机械手包括机架20、机械臂和第一驱动装置31,机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包括传送带和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架、机械臂和第一驱动装置,机架位于传送带上方,机械臂包括机械上臂和机械下臂,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机械上臂在机架上滑动,机械上臂底部设有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机械下臂连接,机械下臂末端设有吸盘;传送带的传送架上设有凹槽和检测部,检测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凹槽上;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部、第一驱动装置和气缸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部反馈的信号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气缸启动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凹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为反射型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反射型红外线传感器至少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取料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与传送带的安装角度为30
°
~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银盛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