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11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其结构包括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上端具有动端盖且下端具有静端盖,动端盖内壁安装有波纹管,动端盖及静端盖轴心位置分别设有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内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动触头及静触头,绝缘外壳内部位于动触头及静触头位置处安装有屏蔽罩,屏蔽罩包括内侧的散热套以及外侧屏蔽套,散热套及屏蔽套之间形成排热腔,屏蔽套内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另一端贯穿且延伸至散热套内,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外壁均套设有导热套。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外壁均套设有导热套。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外壁均套设有导热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开关管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开关管,又名真空灭弧室,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还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铁路、广播、通讯、工业高频加热等配电系统。具有节能、节材、防火、防爆、体积小、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和无污染等特点。
[0003]现有的真空开关管在分合闸的时候存在发热量大,散热慢的问题,进而加大了灭弧的难度,导致产生的电弧无法迅速被熄灭,影响灭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包括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上端具有动端盖且下端具有静端盖,动端盖内壁安装有波纹管,动端盖及静端盖轴心位置分别设有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内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动触头及静触头,绝缘外壳内部位于动触头及静触头位置处安装有屏蔽罩,屏蔽罩包括内侧的散热套以及外侧屏蔽套,散热套及屏蔽套之间形成排热腔,屏蔽套内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另一端贯穿且延伸至散热套内,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外壁均套设有导热套。
[0006]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合闸过程中会使得屏蔽罩内产生较高的温度,此时导热柱快速吸收散热套内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排热腔内,排热腔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套并通过导热套散出,同时导热套内端位于散热套内的部分与导热柱同步吸收散热套内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套的散热性能,屏蔽罩在保证散热套内真空度的同时通过导热柱及导热套将分合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实现高效排散,有效提高屏蔽罩的灭弧效果及使用寿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散热套侧壁开设有若干与导热柱数量适配的通孔,每个通孔具内置有与导热柱适配的密封垫,密封垫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导热柱采用导热碳纤维制成。
[0008]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硅胶材质的密封垫有效提高导热柱与通孔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同时保证散热套内的真空度,其中导热柱采用导热碳纤维有效提高导热柱的导热性能。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导热柱横截面为六角星型,密封垫内圈具有与导热柱
适配的星型孔。
[0010]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导热柱采用采用六角星型结构有效增大导热柱外吸热面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导热柱的吸热效率。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导热套材质为铜,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外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环。
[0012]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通过设置连接环便于动导电杆及静导电杆与外部相关设备的连接,同时铜的导热性较好,导热套采用筒材质制成,有效提高导热套的导热性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动端盖及静端盖外端均设置有散热盒,散热盒开设有与导热套适配的导孔,散热盒外壁周向环设有若干散热窗。
[0014]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导热套内端吸收的热量传导至外端,散热盒外壁周向设置的散热窗对导热套进行散热,同散热盒通过导孔对动导电杆或静导电杆的运动进行限定,有效防止动导电杆或静导电杆出现偏移现象。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绝缘外壳内壁等距且周向环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内均活动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凹槽底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屏蔽套外圈环设有若干与卡块适配的卡槽,卡块上下两端均具有第一斜面,卡槽开口端均开设有与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
[0016]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不同长度的静导电杆会导致静触头与动触头在绝缘外壳内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屏蔽罩可应需要灵活调节使用位置,进而保证屏蔽罩的灭弧效果。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凹槽内底面的均开设有延伸至绝缘外壳外且用于安装紧固件的螺纹孔,螺纹孔外开口端环设有容置凹位,紧固件包括与螺纹孔呈螺纹连接的杆部以及与容置凹位适配的头部。
[0018]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当紧固件完全拧紧时杆部抵住卡块并促使卡块朝向卡槽内压紧,避免屏蔽罩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卡块与卡槽之间发生松脱,同时头部位于容置凹位内,不会对绝缘外壳的外形造成改变,更为美观。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槽开口端内置有与卡块适配的密封套。
[0020]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通过设置密封套保证绝缘外壳的密封性能,进而保证绝缘外壳内部的真空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4]图3为密封垫及导热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绝缘外壳;100、动端盖;101、静端盖;102、波纹管;103、动导电杆;104、静导电杆;105、动触头;106、静触头;107、导热套;108、连接环;2、屏蔽罩;200、散热套;201、屏蔽套;202、排热腔;203、导热柱;3、通孔;300、密封垫;301、星型孔;4、散热盒;400、导
孔;401、散热窗;5、凹槽;500、卡块;501、复位弹簧;502、卡槽;503、第一斜面;504、第二斜面;6、螺纹孔;600、容置凹位;601、紧固件;602、杆部;603、头部;604、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屏蔽罩2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包括有绝缘外壳1,绝缘外壳1上端具有动端盖100且下端具有静端盖101,动端盖100内壁安装有波纹管102,动端盖100及静端盖101轴心位置分别设有动导电杆103及静导电杆104,动导电杆103及静导电杆104内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动触头105及静触头106,绝缘外壳1内部位于动触头105及静触头106位置处安装有屏蔽罩2,屏蔽罩2包括内侧的散热套200以及外侧屏蔽套201,散热套200及屏蔽套201之间形成排热腔202,屏蔽套201内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导热柱203,导热柱203另一端贯穿且延伸至散热套200内,动导电杆103及静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包括有绝缘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上端具有动端盖(100)且下端具有静端盖(101),所述动端盖(100)内壁安装有波纹管(102),所述动端盖(100)及静端盖(101)轴心位置分别设有动导电杆(103)及静导电杆(104),所述动导电杆(103)及静导电杆(104)内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动触头(105)及静触头(106),绝缘外壳(1)内部位于所述动触头(105)及静触头(106)位置处安装有屏蔽罩(2),所述屏蔽罩(2)包括内侧的散热套(200)以及外侧屏蔽套(201),所述散热套(200)及屏蔽套(201)之间形成排热腔(202),所述屏蔽套(201)内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导热柱(203),所述导热柱(203)另一端贯穿且延伸至散热套(200)内,所述动导电杆(103)及静导电杆(104)外壁均套设有导热套(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200)侧壁开设有若干与导热柱(203)数量适配的通孔(3),每个所述通孔(3)具内置有与导热柱(203)适配的密封垫(300),所述密封垫(300)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导热柱(203)采用导热碳纤维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内置式真空开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203)横截面为六角星型,所述密封垫(300)内圈具有与导热柱(203)适配的星型孔(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光真空开关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