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10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包括进球管和进球壳体,进球管的末端与进球壳体的第一端连通,进球壳体内部具有小球通道,第二端形成有出球口,进球壳体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布置,进球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挡料支架,挡料支架上连接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第一阻挡部与出球口相对应,第二阻挡部与小球通道相对应,挡料支架绕进球壳体旋转至不同位置时,切换第一阻挡部对出球口挡料、以及第二阻挡部对小球通道挡料的状态,能自动、有序地将完成自由落体实验的小球依次上料,以运送至初始点进行下一次实验,无需操作者现场操作、手动收集下落小球,确保了实验的有序进行,提升了实验效率。提升了实验效率。提升了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利用自由落体法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是一项传统的物理实验,也是很多大学或中学物理课程的基础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量、记录小球等重物下落的距离和时间,计算的得到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长期以来,如何有效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提高实验人员的操作水平,一直是实验室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各大实验设备生产商着重思考的问题。作为实验室建设中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实验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将改变并推动传统实验设备发挥更加灵活、深度的教学与实验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仪需要操作者在现场进行操作,每完成一次实验,操作者需要手动收集下落小球置于起始位置,才能继续完成下一次实验,增加了实验操作的繁琐性,降低了实验效率。同时,当实验次数频繁时,手动收集小球容易产生遗漏、或者误操作等。
[000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对自由落体实验后的小球进行收集、并依次上料的装置,提升小球自由落体实验的效率及有序性。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包括进球管和进球壳体,所述进球管的末端与所述进球壳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进球壳体内部具有小球通道,第二端形成有出球口,所述进球壳体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布置,所述进球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挡料支架,所述挡料支架上连接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出球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小球通道相对应,所述挡料支架绕所述进球壳体旋转至不同位置时,切换所述第一阻挡部对所述出球口挡料、以及所述第二阻挡部对所述小球通道挡料的状态。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挡部为长条形的挡料条,所述第二阻挡部为板状的挡料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球壳体内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出球口的间距等于单个小球的直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支架的端部连接有拨料杆,所述拨料杆与运球组件的拨料结构相对应。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运球组件包括持续输送的接球支架、以及与所述接球支架连接的接球器,所述接球器倾斜布置,第一端形成有小球通过的开口,所述拨料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接球支架上的顶触片,所述顶触片具有与所述拨料杆相对应的凸起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弹性形变足以使所述拨料结构向上滑过所述拨料杆。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能自动、有序地将完成自由落体实验的小球依次上料,以运送至初始点进行下一次实验,无需操作者现场操作、手动收集下落小球,提升了实验效率,作为一种可远程操作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线上实验增加“实”的体验,还可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远程平台维护,降低工作强度,为线上实验的全面智能化、远程化打下基础;
[0014]本技术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进球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进球壳体整体结构另一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进球壳体爆炸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运球组件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进球管;2

进球壳体;3

小球;4

出球口;5

挡料支架;6

挡料条;7

挡料板;8

安装槽;9

拨料杆;10

接球支架;11

接球器;12

顶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安装、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另外,本技术中的“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限制。
[0024]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包括与小球下落通道底端连通的进球管1,进球管1的末端与进球壳体2的第一端连通,完成自由落体实验的小球3落入进球管1后,沿进球管1滚入进球壳体2内。进球壳体2内部具有小球通道,第二端形成有出球口4,进球壳体2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布置,使小球3继续沿进球壳体2滚动至第二端并准备出球。
[0025]为使出球过程有序控制,进球壳体2上转动连接有挡料支架5,挡料支架5通过螺栓与进球壳体2铰接。挡料支架5上一体成型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
挡部为挡料条6,第二阻挡部为挡料板7。其中,挡料条6与出球口4相对应,挡料板7与进球壳体2相对应,当挡料支架5绕进球壳体2旋转至不同位置时,切换挡料条6对出球口4挡料、以及挡料板7对内部小球通道挡料的状态。
[0026]在本实施例中,进球壳体2内形成有安装槽8,安装槽8位于进球壳体2的底部位置,挡料板7滑动设置在安装槽8内,使得挡料条6对出球口4挡料时,挡料板7整体没入安装槽8中而让开进球壳体2内部小球通道;挡料支架5绕铰接点旋转将挡料条6抬起时,挡料板7沿安装槽8逐渐向上移出而对内部小球通道阻挡。
[002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8与出球口4的间距等于单个小球3的直径,使挡料条6抬起时,挡料板7与出球口4之间仅有一个小球3,确保一次动作仅出料一个小球3。
[0028]在本实施例中,挡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球管(1)和进球壳体(2),所述进球管(1)的末端与所述进球壳体(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进球壳体(2)内部具有小球通道,所述进球壳体(2)的第二端形成有出球口(4),所述进球壳体(2)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布置,所述进球壳体(2)上转动连接有挡料支架(5),所述挡料支架(5)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出球口(4)相对应,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小球通道相对应,所述挡料支架(5)绕所述进球壳体(2)旋转至不同位置时,切换所述第一阻挡部对所述出球口(4)挡料、以及所述第二阻挡部对所述小球通道挡料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为长条形的挡料条(6),所述第二阻挡部为板状的挡料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由落体实验上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球壳体(2)内形成有安装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浩斌罗剑欧阳建明彭刚王永孙未蒙彭振宇蒙联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