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08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标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包括标线漆层、地面和粘附底层,标线漆层顶端设置有反光玻璃微珠层,粘附底层设置于地面的上端,地面顶端涂设有第二胶面,粘附底层底端涂设有第一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橡胶颗粒底端的弹簧起到在车辆轮胎下压时向下收缩,此时车辆轮胎下落,在移动至另一个缓冲颗粒上时向上抬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橡胶颗粒起到增加摩擦力减速的同时,使车辆轮胎在前进的过程中上下来回震动,起到降低车速的效果,起到配合车辆的刹车达到快速减速的效果,适用于在光线较差情形下的急转弯道等地,在起到提醒工作人员的同时辅助车量进行减速,增加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增加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增加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标线
,尤其涉及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

技术介绍

[0002]交通标线主要划设于道路表面,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冻,遭受车辆的冲击磨耗,因此对其性能有严格的要求。具有抗滑性和耐磨性,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反光标线,专利申请号:201520961019.2,该专利“底漆层、标线漆基层、反光层及表面保护层;所述标线漆基层设于底漆层的上部,所述反光层设于标线漆基层的上部,所述表面保护层设于反光层的上部;所述反光层为反光玻璃微珠层,所述表面保护层为加入消光剂的聚氨酯清漆层,在玻璃微珠外侧涂覆有聚氨酯清漆层,可以使内部的玻璃微珠受到长久的保护,且不影响其反光性能,使得玻璃微珠的使用寿命更长,有效避免了重复施工所造成的麻烦。并且,在聚氨酯清漆层中加入消光剂,有效避免玻璃微珠反光所造成的眩光效应,该聚氨酯清漆层在固化的时候形成粗糙的表面,使车辆轮胎与标线漆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避免了下雨天车辆打滑的现象,有利于出行安全。另外,该道路交通反光标线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反光性持久、工作可靠性高,易于道路施工,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0004]但该设备在用于雨夜等光线差的恶劣天气时,行车人员在公路行驶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如行车人员容易因看到指引标线后而来不及进行减速等,容易导致危险事故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包括标线漆层、地面和粘附底层,所述标线漆层顶端设置有反光玻璃微珠层,所述粘附底层设置于地面的上端,所述地面顶端涂设有第二胶面,所述粘附底层底端涂设有第一胶面,所述粘附底层和地面通过第二胶面和第一胶面的粘附固定在一起,所述反光玻璃微珠层顶端设置有抗压表层,所述抗压表层顶端开设有等距均匀的凹槽,且每个凹槽顶端均设置有橡胶颗粒。
[0007]作为优选,所述橡胶颗粒底端呈矩形状、顶端呈楔形状,且其顶端较窄、底端较宽。
[0008]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橡胶颗粒底端均固定有弹簧,所述橡胶颗粒通过弹簧与凹槽内壁固定。
[0009]作为优选,所述抗压表层顶端固定有等距均匀的缓冲颗粒。
[0010]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缓冲颗粒均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橡胶颗粒之间。
[0011]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颗粒为金属、陶瓷或橡胶材质的颗粒状物体,且其底端为圆柱状、顶端为圆弧球状。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当车辆行驶时,车灯照射到标线漆层上通过反光玻璃微珠层起到反光提醒作用,起到对行驶人员梯形的作用,当车辆行驶到抗压表层上时,通过缓冲颗粒和橡胶颗粒起到减速效果,橡胶颗粒底端的弹簧起到在车辆轮胎下压时向下收缩,此时车辆轮胎下落,在移动至另一个缓冲颗粒上时向上抬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橡胶颗粒起到增加摩擦力减速的同时,使车辆轮胎在前进的过程中上下来回震动,起到降低车速的效果,起到配合车辆的刹车达到快速减速的效果,适用于在光线较差情形下的急转弯道等地,在起到提醒工作人员的同时辅助车量进行减速,增加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
[0015](2)、该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通过缓冲颗粒顶端的球形设计,防止在车速过快时直接撞击到缓冲颗粒上导致的车辆车胎出现损坏的现象,且通过橡胶颗粒顶端的楔形设计,防止车辆轮胎在下压的过程中受力导致轮胎破裂,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降低行驶速度,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抗压表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11、标线漆层;12、粘附底层;13、第一胶面;14、地面;15、第二胶面;16、反光玻璃微珠层;17、抗压表层;18、凹槽;19、弹簧;20、橡胶颗粒;21、缓冲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标线漆层11、地面14和粘附底层12,标线漆层11顶端设置有反光玻璃微珠层16,粘附底层12设置于地面14的上端,地面14顶端涂设有第二胶面15,粘附底层12底端涂设有第一胶面13,粘附底层12和地面
14通过第二胶面15和第一胶面13的粘附固定在一起,反光玻璃微珠层16顶端设置有抗压表层17,抗压表层17顶端开设有等距均匀的凹槽18,且每个凹槽18顶端均设置有橡胶颗粒20,橡胶颗粒20底端呈矩形状、顶端呈楔形状,且其顶端较窄、底端较宽,每个橡胶颗粒20底端均固定有弹簧19,橡胶颗粒20通过弹簧19与凹槽18内壁固定,抗压表层17顶端固定有等距均匀的缓冲颗粒21,每个缓冲颗粒21均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橡胶颗粒20之间,缓冲颗粒21为金属、陶瓷或橡胶材质的颗粒状物体,且其底端为圆柱状、顶端为圆弧球状,通过第一胶面13和第二胶面15起到使地面14与粘附底层12稳定粘附的效果,且通过反光玻璃微珠层16起到反光效果,在雨天等光线差的情形下起到提醒行车人员的效果,抗压表层17起到辅助降低行驶速度的效果,轮胎压至缓冲颗粒21上时,起到减速效果,当橡胶颗粒20受力下压时,此时通过弹簧19使橡胶颗粒20下压至与抗压表层17同一高度,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防止车辆轮胎因行驶过快导致的碰撞破裂,适用于急转弯道等紧急避险道路。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5]第一步:当车辆行驶时,车灯照射到标线漆层11上通过反光玻璃微珠层16起到反光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包括标线漆层(11)、地面(14)和粘附底层(12),所述标线漆层(11)顶端设置有反光玻璃微珠层(16),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底层(12)设置于地面(14)的上端,所述地面(14)顶端涂设有第二胶面(15),所述粘附底层(12)底端涂设有第一胶面(13),所述粘附底层(12)和地面(14)通过第二胶面(15)和第一胶面(13)的粘附固定在一起,所述反光玻璃微珠层(16)顶端设置有抗压表层(17),所述抗压表层(17)顶端开设有等距均匀的凹槽(18),且每个凹槽(18)顶端均设置有橡胶颗粒(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夜持久反光双组份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20)底端呈矩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上禹佳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