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新茂专利>正文

一种热管及一种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86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和一种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器,热管弯曲成3U型,热管包括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第一散热端与第一受热端形成第一U型,第一受热端与第二受热端形成第二U型,第二受热端与第二散热端形成第三U型。三个U型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一U型、第三U型在第二U型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减少热管的抽真空次数、热管安装时定位准确和一次焊接完成、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传导散热
,特别涉及使用热管的散热器,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一般散热管做成独立的U型管,每根U型管内填装液体传热介质,再抽真空后封闭,然后一端焊接在热源的传导板上,另一端焊接在散热部位的散热片上,一般的散热器要用多只热管,这样制造和安装热管的程序较多,成本较高。电脑自问世以来经多次演变,其运算效率及功能已经大幅度提升,目前的电脑对于现代人而言,已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帮手。组装在电脑中的电子元件,最重要的是中央处理单元(CPU),一旦中央处理单元温度过高而损坏,电脑就无法使用。随着中央处理单元的快速升级,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因而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而电脑却越做越小,因而使散热器的体积也必需越来越小。如何在中央处理单元上使用体积小、散热性能好的散热器,使得中央处理单元的温度可以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运作范围中,而不会因高温而导致损坏,使电脑正常稳定运作,是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现有的使用在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散热器,使用独立的U型管,为了达到散热效果,在一个散热器上需安装多个独立的U型管,因而具有要么散热效果不理想,要么占用空间大的缺点,越来越不适应现有的电脑散热需要,而且制造和安装热管的程序较多,安装定位难,需多次抽真空,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传热利用率高、简化热管制造和安装工序。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传热利用率高、简化热管制造和安装工序、占用体积小、成本低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散热器。实现本技术的一种热管,包括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热管弯曲成3U型,三个U型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一只3U型的热管相当于现有技术的两只独立的U型热管,这样可以减少抽真空次数,安装时定位准确,一次焊接完成,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且传热利用率高。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散热端与第一受热端形成第一U型,第一受热端与第二受热端形成第二U型,第二受热端与第二散热端形成第三U型。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三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一U型、第三U型在第二U型的同一侧。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热管中填装传热介质,并成封闭真空体。一种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器,包括热管,热管包括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热管弯曲成3U型,三个U型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一只3U型的热管相当于现有技术的两只独立的U型热管,这样可以减少抽真空次数,安装时定位准确,减少焊接次数,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特别是3U型热管占用体积小、传热利用率高,能满足现在的CPU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体积越来越小的散热要求。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散热端与第一受热端形成第一U型,第一受热端与第二受热端形成第二U型,第二受热端与第二散热端形成第三U型。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三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一U型、第三U型在第二U型的同一侧。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热管中填装传热介质,并成封闭真空体。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穿进散热器的散热片中并焊接在散热器上,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焊接在热源的传导板上。本技术的热管具有可以减少抽真空次数、安装时定位准确、一次焊接完成、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的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器,具有可以减少热管的抽真空次数、热管安装时定位准确和一次焊接完成、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热管,包括第一散热端1,第二散热端2,第一受热端3,第二受热端4,热管弯曲成3U型。第一散热端1与第一受热端3形成第一U型,第一受热端3与第二受热端4形成第二U型,第二受热端4与第二散热端2形成第三U型。第一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三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一U型、第三U型在第二U型的同一侧。在热管中填装传热介质后进行抽真空,达到真空度后封闭,然后弯曲成3U形状。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器,包括热管,热管弯曲成3U型,热管包括第一散热端1,第二散热端2,第一受热端3,第二受热端4,热管弯曲成3U型。第一散热端1与第一受热端3形成第一U型,第一受热端3与第二受热端4形成第二U型,第二受热端4与第二散热端2形成第三U型。第一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三U型与第二U型垂直,第一U型、第三U型在第二U型的同一侧。在热管中填装传热介质后进行抽真空,达到真空度后封闭,然后弯曲成3U形状。安装时把第一散热端1,第二散热端2穿进散热器的散热片中并焊接,而第三受热端3,第四受热端4则焊接在热源的传导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所述的热管弯曲成3U型,三个U型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所述的热管弯曲成3U型,三个U型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其特征在是所述的第一散热端与第一受热端形成第一U型,所述的第一受热端与第二受热端形成第二U型,所述的第二受热端与第二散热端形成第三U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U型与第二U型垂直,所述的第三U型与第二U型垂直,所述的第一U型、第三U型在第二U型的同一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热管中填装传热介质,并成封闭真空体。5.一种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器,包括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热管包括第一散热端,第二散热端,第一受热端,第二受热端,所述的热管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阳钟文主
申请(专利权)人:谢新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