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68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包括:三级厌氧池、中间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气搅拌系统和沼气收集系统,其中三级厌氧池内通过两块隔板分隔成独立的多个厌氧池,各个厌氧池的顶部依次连通,每号厌氧池底部均对应设置有栅型穿孔管,每号厌氧池内均添加有弹性填料,中间沉淀池设置在三号厌氧池一侧且顶部与三号厌氧池连通,中间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中间沉淀池栅型穿孔管,气搅拌系统安装在中间沉淀池外侧且通过管道分别与栅型穿孔管连通,中间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与污泥回流系统连通,三级厌氧池和中间沉淀池的顶部均通过管道与沼气收集系统连接。本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耐冲击能力强,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广泛的适用性。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即为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同时产生沼气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厌氧处理作为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形式,正在陆续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和构筑物,逐步克服了传统厌氧工艺的缺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条件下,以污水中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同时产生有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的沼气(含CH4、CO2、N2、H2、O2、H2S等气态物质),可以被积极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
[0003]与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0004]①
大量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回收生物能(沼气);
[0005]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没有为微生物提供氧气的鼓风曝气装置,可以降低大量的能耗。在大量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厌氧处理工艺还会伴有大量沼气产生。而沼气中的甲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以直接用于锅炉燃烧或发电;
[0006]②
污泥产量很低,大大的减少运营成本;
[0007]由于污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被转化为沼气——甲烷和二氧化碳,而用于细胞合成的有机物相对较少;同时,微生物增殖速率好氧工艺要比厌氧高很多,产酸菌的产率Y为0.15~0.34kgVSS/kgCOD,产甲烷菌的产率Y为0.03kg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约为0.25~0.6kgVSS/kgCOD。
[0008]③
厌氧可以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因此,对于污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质时,利用厌氧工艺进行处理后的效果更好一些,或者也可以将厌氧工艺作作为提高污水可生化性预处理工艺,为后续好氧处理工艺处理效果提供基础。
[0009]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led Reactor简称ABR)工艺首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C Carty等于1981年在总结了各种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处理工艺特点性能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的厌氧污水生物技术。由于在反应器中使用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upflow sludge bed,简称USB)。总的来说,ABR反应器具有构造简单、能耗低、产泥量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容积负荷达到10

30kgCOD/m3时,COD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但是,ABR反应器也有其不利的方面。首先,为了保证一定的水流和产气上升速度,ABR反应器不能太深;其次,进水如何均匀分布也是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通过增设填料增加生物载体提高容积负荷及生物的多样性,增强其耐冲击能力,同时增设气搅拌系统,定时对填料进行冲刷防止填料的堵塞,并有利于池内累积气体的释放,大大的提高池内微生物的活性。
[0011]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包括:三级厌氧池、中间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气搅拌系统和沼气收集系统,其中三级厌氧池内通过两块隔板分隔成独立的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所述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的顶部依次连通,每号厌氧池底部均对应设置有栅型穿孔管,每号厌氧池内均添加有弹性填料,中间沉淀池设置在三号厌氧池一侧且顶部与三号厌氧池连通,中间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中间沉淀池栅型穿孔管,气搅拌系统安装在中间沉淀池外侧且通过管道分别与安装在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底部的栅型穿孔管连通,所述中间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与污泥回流系统连通,所述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三号厌氧池和中间沉淀池的顶部均通过管道与沼气收集系统连接。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工作时,首先进水连续或间歇按设计流量进入三级厌氧池中的一号厌氧池的配水井,然后水流由下往上穿过一号厌氧池弹性填料,再经过一号厌氧池顶部的液下穿孔管流到二号厌氧池配水井,如此类推,水流自流经过后续的二号厌氧池、三号厌氧池以及中间沉淀池;水流混合液进入中间沉淀池后,上清液自流进入下一处理单元(一般为好氧生化系统)。污泥沉淀至泥斗,经污泥回流系统回流至前端各厌氧池。气搅拌系统为定时运行,约为每隔24小时运行2分钟。系统产生的沼气可根据其浓度进行收集再利用,直接用于锅炉燃烧或发电等。
[0013]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污泥回流泵前闸阀、污泥回流泵前压力表、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后压力表、污泥回流泵后闸阀和外排污泥闸阀,其中污泥回流泵的入口与中间沉淀池的出泥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污泥回流泵前闸阀和污泥回流泵前压力表安装在污泥回流泵入口与中间沉淀池出泥口之间连接的管道上,污泥回流泵的出口与排泥总管连接,污泥回流泵后压力表和污泥回流泵后闸阀安装在污泥回流泵的出口处,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的底部分别通过排泥分管与排泥总管连接,各排泥分管上均安装有排空闸阀,外排污泥闸阀安装在排泥总管的出口处。借助污泥回流系统前后压力表示数变化来确定冲洗排泥管网的操作频率,约一周一次,一次操作时长约为15分钟,中间沉淀池的排泥是根据其固体负荷以及污泥在中间沉淀池的体积系数(SV)来确定操作频率;表观上一般以泥层离水面不少于1米为临界点。通过在污泥回流泵前后设置压力表(可测正负压);并可通过仪表的变化分析管道的堵塞情况、泥斗的积泥情况等。及时疏通,为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0014]优选的,所述气搅拌系统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连接分管分别与设置在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底部的栅型穿孔管连接,并且各个连接分管上分别安装有气洗电动阀,结合污泥回流泵及压缩空气系统,使之兼具池子排空、污泥回流、气洗池子等功能。
[0015]优选的,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泥回流泵前闸阀的入口,中间沉淀池气洗电动阀安装在空压机出气口与污泥回流泵前闸阀入口连接的管道上,提高污泥回流的
可靠性、增强污泥回流效率。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每格厌氧池均增设厌氧弹性填料,并与之配套有定时气搅拌系统;可增加池内生物载体提高容积负荷及生物的多样性,增强其耐冲击能力;定时对填料进行冲刷防止填料的堵塞,并有利于池内累计气体的释放,大大的提高池内微生物的活性,使该处理装置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0018]2)本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中每格厌氧池的排空管做成栅型穿孔管的形式,结合污泥回流泵及压缩空气系统,使之兼具池子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厌氧池、中间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气搅拌系统和沼气收集系统,其中三级厌氧池内通过两块隔板分隔成独立的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所述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的顶部依次连通,每号厌氧池底部均对应设置有栅型穿孔管,每号厌氧池内均添加有弹性填料,中间沉淀池设置在三号厌氧池一侧且顶部与三号厌氧池连通,中间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中间沉淀池栅型穿孔管,气搅拌系统安装在中间沉淀池外侧且通过管道分别与安装在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和三号厌氧池底部的栅型穿孔管连通,所述中间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与污泥回流系统连通,所述一号厌氧池、二号厌氧池、三号厌氧池和中间沉淀池的顶部均通过管道与沼气收集系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复合型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污泥回流泵前闸阀、污泥回流泵前压力表、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后压力表、污泥回流泵后闸阀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群何耀武洪晓藩宋崎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巨邦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