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循环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00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循环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力循环装置,水力循环装置包括:底板;集气室,设于底板上,集气室内设有集气腔,集气室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于集气腔的第一避让口;导水管,设于集气室上并连通于集气腔,导水管具有进水端和排水端,进水端延伸至集气腔内,排水端用于设在水体的上部区域,导水管位于集气腔内的部分于管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口,集气腔的顶部高于第二避让口,第二避让口高于第一避让口;导气管,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用于与气源相连,出气端连通于集气腔,出气端高于第二避让口。上述的水力循环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采用上述的水力循环装置进行水力循环时,有利于降低能耗和故障率。和故障率。和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循环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水力循环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装备中,缺氧池和厌氧池内通常需要使用潜水搅拌机搅动水体以进行水力循环,从而使水体内的微生物与基质能够充分接触,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潜水搅拌机的能耗较高且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耗低且故障率低的水力循环装置。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力循环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力循环装置,包括:底板;集气室,所述集气室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集气室内设置有集气腔,所述集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集气腔的第一避让口;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设置于所述集气室上并连通于所述集气腔,所述导水管具有进水端和排水端,所述进水端延伸至所述集气腔内,所述排水端用于设置在水体的上部区域,所述导水管位于所述集气腔内的部分于管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导水管的第二避让口,所述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集气室(200),所述集气室(200)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所述集气室(200)内设置有集气腔(210),所述集气室(20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集气腔(210)的第一避让口(220);导水管(300),所述导水管(300)设置于所述集气室(200)上并连通于所述集气腔(210),所述导水管(300)具有进水端(310)和排水端(320),所述进水端(310)延伸至所述集气腔(210)内,所述排水端(320)用于设置在水体的上部区域,所述导水管(300)位于所述集气腔(210)内的部分于管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导水管(300)的第二避让口(330),所述集气腔(210)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避让口(330),所述第二避让口(330)高于所述第一避让口(220);导气管(400),所述导气管(400)具有进气端(410)和出气端(420),所述进气端(410)用于与气源相连,所述出气端(420)连通于所述集气腔(210),所述出气端(420)高于所述第二避让口(330)。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震奎杨永红王志雄彭义熊李珍泉李宏刚张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