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42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它包括模块管壳、安装在模块管壳内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及安装、承载该管芯在其上以带走管芯热量的热沉、安装在该热沉上的热敏电阻和安装在该热沉下的半导体致冷器、穿进模块管壳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耦合的光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是,其中的半导体致冷器是双层结构的双级半导体致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管芯在更宽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55~85℃之间);在替换现有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时,不改变用户的安装尺寸和其他的配套元器件;其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均有很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具体讲是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模块(SLD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光纤陀螺技术和光纤传感的飞速发展对光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作为一种具有高输出功率、宽光谱范围的高稳定光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SLD的谱宽较宽,因此它的相干长度短,能有效降低陀螺和传感系统中背向散射噪声带来的影响;输出功率大,就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分辨率。由于这两个明显的特点,它已成为光纤陀螺系统中难以替代的光源。另外SLD还在器件测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以及光纤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以SLD作为光源的应用系统,无不希望其光学特性稳定,但SLD稳定工作所需的环境条件较苛刻,特别是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相当大,而实际工程应用中,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常,为了使SLD工作于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通常将其制作为SLD模块。SLD模块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参考图1)(1)SLD管芯及安装、承载管芯的热沉;(2)光纤、固定光纤的支架;(3)与外部温控电路连接的热敏电阻和半导体致冷器;(4)模块管壳。为确保SLD模块工作时具有稳定的光功率及光谱特性,必须将SLD管芯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该模块包括模块管壳(1)、安装在模块管壳(1)内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2)及安装、承载该管芯(2)在其上以带走管芯(2)热量的热沉(3)、安装在该热沉(3)上的热敏电阻(4)和安装在该热沉(3)下的半导体致冷器、穿进模块管壳(1)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2)耦合的光纤(6),其中的半导体致冷器是固定在模块管壳(1)的底板(7)上的,该底板(7)也是半导体致冷器(5)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致冷器是双层结构的双极半导体致冷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该模块包括模块管壳(1)、安装在模块管壳(1)内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2)及安装、承载该管芯(2)在其上以带走管芯(2)热量的热沉(3)、安装在该热沉(3)上的热敏电阻(4)和安装在该热沉(3)下的半导体致冷器、穿进模块管壳(1)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2)耦合的光纤(6),其中的半导体致冷器是固定在模块管壳(1)的底板(7)上的,该底板(7)也是半导体致冷器(5)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致冷器是双层结构的双极半导体致冷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半导体致冷器(5)两层中的元件数量不等、两端面大小不等;面积较大一层内的元件对数是面积较小一层内的元件对数2~3倍;面积较小一层的冷端面大小与所述热沉(3)面积对应、面积较大一层的热端面贴合地固定在作为散热板的底板(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璠刘骁俞国良孙迎波俞青陈于武郭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