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27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包括桥梁主体、桥面结构、桥梁栏杆结构、水质净化结构和循环用水系统,其中桥面结构、桥梁栏杆结构分别位于桥梁主体的上面和两侧,水质净化结构包括连接杆、横杆、横杆启动器和扇叶,循环用水系统包括第一泵机、第二泵机、输水管道和景观鱼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横杆上的扇叶实现水质净化,水体通过第一泵机进入景观鱼缸中层,后续水体可经过滤细网后由第二泵机输送至上层土壤中,鱼的杂物及粪便由水体输送可肥沃土壤,此后水体可从另一侧流回河中形成循环利用,吸音板可吸收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噪音,减少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桥,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以及各种新型的易溶于水的生活产品或药物等,都会对河流中的水质造成严重破坏。而通过当前的污水处理厂中处理工艺很难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全部去除,未处理达标的水体进入河流中在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对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排在世界的第121位,可见在现实中我国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我国常见的景观桥在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以娱乐和景观作用为主,如果能综合考虑景观桥对水质净化和对水体循环利用的效用,则会增强景观桥的实际应用功能,在观光娱乐的同时,提高了景观桥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桥面结构、桥梁栏杆结构、水质净化结构和循环用水系统。所述桥面结构包括透水混凝土层、粗滤网、防腐蚀涂层和预制混凝土梁,并在两块预制混凝土梁的中间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桥梁栏杆结构包括桥柱,位于桥柱上的射灯和景观灯,以及在栏杆处设置的吸音板;所述水质净化结构包括连接杆连接的横杆启动器和横杆,在横杆设有扇叶;所述循环用水系统包括第一泵机、输水管道以及连接上面的景观鱼缸,其中景观鱼缸包括上层设置的土壤、小草和投食口,中层的设置有浮生植物、景观鱼、过滤细网和固定支架,以及底层的第二泵机和管道。
[0007]优选地,所述水质净化结构需通过横杆上的扇叶进行工作,当流动的河水经过扇叶时,在轴承的运转下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会发生转动,进而对水质进行净化作用,水流带动扇叶发生转动提高水质净化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可观赏性。
[0008]优选地,所述循环用水系统是有第一泵机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上面的景观鱼缸的中层位置,在其中层位置有景观鱼和浮生植物,在与底层分界的地方设有过滤细网,底层设有第二泵机通过管道将中层使用后的水浇灌土壤,促进绿草植被生长提供养分,多余的水分可从另一侧流回河中,实现对水体的循环利用。
[0009]优选地,所述在桥梁栏杆结构的栏杆处设置的吸音板,可以对日常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游客等发出的噪音进行降噪,减少噪音对环境及附近的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0010]优选地,所述的桥面结构在雨雪天气时可通过透水混凝土层快速将雨雪水经水流
通道流入河中,以减少路面存水对交通带来的不便。
[0011]优选地,所述桥梁栏杆结构的两侧桥柱上设有射灯,可以在夜晚照射到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上,进而对其进行光触媒反应,增强水质净化的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横杆的末端为横杆启动器,通过连接杆与桥梁主体相连接,当河流中有过往的船只时,可以通过横杆启动器将横杆进行竖起,以保证船只的正常通行。
[0013]优选地,所述的景观鱼缸的上方,在绿草植被的中间设有投食口,可供来往的行人及游客对景观鱼进行喂食,增加了娱乐景观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横杆上设置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当流动的河水经过扇叶时,由于轴承的作用,可以使扇叶旋转,形成动态的净水效果,也增强了景观效果;(2)本技术通过第一泵机将净化后的水质用以景观鱼和浮生植物的生存需求,而使用后的水体经第二泵机用于绿草植被的浇灌,多余的水流回河中,形成循环用水系统;(3)本技术可加快雨雪水的流动,减少在雨雪天气时交通不便;(4)本技术通过桥梁栏杆处设有的吸音板,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5)本技术在景观上设置景观鱼缸,通过留有投食口增加与游客行人间的互动,此外鱼缸中的过滤细网可阻隔浮生植物和景观鱼,以免第二泵机工作时被抽走。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的景观桥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的桥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的水质净化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本技术的景观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吸音板;2、景观灯;3、桥柱;4、射灯;5、景观鱼缸;6、桥面结构;7、水流通道;8、桥梁主体;9、横杆启动器;10、横杆;11、扇叶;12、第一泵机;13、输水管道;14、桥梁栏杆结构; 15、循环用水系统;16、水质净化结构;17、透水混凝土层;18、粗滤网;19、防腐蚀涂层;20、预制混凝土梁;21、投食口;22、绿草植被;23、土壤;24、景观鱼;25、过滤细网;26、固定支架;27、浮生植物;28、第二泵机;29、连接杆;30、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 3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如附图1

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包括桥梁主体8,桥梁主体8的上方是桥梁栏杆结构14,在桥梁栏杆结构14的两侧分别是桥柱3以及位于栏杆处设置的吸音板1,可以降低车辆和行人游客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桥柱3上最外侧的两根上面设置为射灯4,中间的桥柱3上面设置为景观灯2,用以夜晚照明行人及景观作用。而桥面结构6位于桥梁主体8的路面位置,桥面结构6最上面是透水混凝土层17,透水混凝土层17的下方为粗滤网18,在粗滤网 18下方为预制混凝土梁20,预制混凝土梁20表面涂有防腐蚀涂层 19,且两块预制混凝土梁20的中间设有水流通道7,以便于雨雪天气时加速水体的流动,减少对路面交通的不便。
[0022]横杆10的末端为横杆启动器9,通过连接杆29与桥梁主体8进行连接,当河中水流
流过横杆10时,扇叶11中的轴承31作用使得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30在水体中发生转动,进而形成动态的水质净化结构16,横杆10上的扇叶11发生转动时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增加了观赏性。而在桥柱最外侧的两根上面设置的射灯4,在夜晚时对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30具有光催化作用,增加净化水质的效果。
[0023]在桥梁主体8下方的河流内,且位于水质净化结构16的横杆10 的外侧,设有第一泵机12,输水管道13一端与第一水泵相连接,另一端位于景观鱼缸5的中层位置,在景观鱼缸5的上层中两侧设置为土壤23,土壤23的上方设置为绿草植被22,中间设置为投食口21,可以增加与游客行人间的互动,增强了观赏效果;中层里有景观鱼 24和浮生植物27,与底层交界的地方设有固定支架26固定的过滤细网25,由于过滤细网25的存在,可以隔离景观鱼和浮生植物,以防止被第二泵机28抽水时吸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8)、桥面结构(6)、桥梁栏杆结构(14)、循环用水系统(15)和水质净化结构(16),所述桥面结构(6)包括透水混凝土层(17)、粗滤网(18)、防腐蚀涂层(19)和预制混凝土梁(20),并在两块预制混凝土梁(20)的中间设有水流通道(7);所述桥梁栏杆结构(14)包括桥柱(3),位于桥柱(3)上的射灯(4)和景观灯(2),以及在栏杆处设置的吸音板(1);所述水质净化结构(16)包括连接杆(29)连接的横杆启动器(9)和横杆(10),在横杆(10)设有扇叶(11);所述循环用水系统(15)包括第一泵机(12)、输水管道(13)以及连接上面的景观鱼缸(5),其中景观鱼缸(5)包括上层设置的土壤(23)、绿草植被(22)和投食口(21),中层的设置有浮生植物(27)、景观鱼(24)、过滤细网(25)和固定支架(26),以及底层的第二泵机(28)和输水管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结构(16)需通过横杆(10)上的扇叶(11)进行工作,当流动的河水经过扇叶(11)时,在轴承(31)的运转下纳米二氧化钛扇叶片(30)会发生转动,进而对水质进行净化作用,水流带动扇叶(11)发生转动提高水质净化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可观赏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的景观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用水系统(15)是由第一泵机(12)通过输水管道(13)将水输送到上面的景观鱼缸(5)的中层位置,在其中层位置有景观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文豪汪家昆梁冰寒杨专李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