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19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外墙面粉刷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与土壤层之间开设沟槽,沟槽的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底层;所述沟槽内自下而上叠加放置多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半部沿周向均匀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排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沟槽内填充石子层,所述石子层的上部浇筑混凝土覆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该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建造成本低,建造速度快,可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的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地下室工程,如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库等,由于这些地下室工程的下半部分是位于地面以下,其侧壁外部的土壤层高于其内部的地面,因此会产生向地下室内渗水的现象,为了解决这种渗水的问题,通常是在地下室侧壁的外部土壤层开设很深的排水沟,这种排水沟不仅需要砌筑内壁,还需要铺设坚固的盖板,费时、费工,效率低,建造成本高;现有采用注浆的方法来处理渗水的问题,即在地下室侧壁的外部土壤层打孔,然后向孔内加注混凝土防水浆,这种方法虽然节约了人力,但防渗水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该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建造成本低,建造速度快,可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5]地下室,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外墙面粉刷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与土壤层之间开设沟槽,沟槽的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底层;所述沟槽内自下而上叠加放置多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半部沿周向均匀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排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沟槽内填充石子层,所述石子层的上部浇筑混凝土覆盖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底层的表面开有半圆弧的沟槽,所述排水管中最底层的一根安置在所述沟槽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石子层中的石子其最小尺寸大于排水管的直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底层表面的高度低于地下室内地面的高度。
[0009]本技术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该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建造成本低,建造速度快,可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的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地下室1,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外墙面粉刷混凝土防水层2,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与土壤层3之间开设沟槽,沟槽的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底层4;所述沟槽内自下而上叠加放置多根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的上半部沿周向均匀开设多个通孔8,所
述通孔沿排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沟槽内填充石子层6,所述石子层的上部浇筑混凝土覆盖层7。
[0013]其中:混凝土防水层可以起到阻止渗水的作用;填充石子层将土壤层与混凝土防水层隔离,渗水进入石子层后,通过石子间的间隙向下流淌,通过排水管开设的通孔进入排水管内并向外排出;叠加安置多根排水管,有利于使不同层面的渗水进入不同高度的排水管;石子层的上部浇筑混凝土覆盖层是为了防止雨水进入石子层,同时也是美画整体建筑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底层的表面开有半圆弧的沟槽,所述排水管中最底层的一根安置在所述沟槽内,这时为了让最底层的渗水更好地进入排水管,也是有利于最底层排水管安置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石子层中的石子其最小尺寸大于排水管的直径,这时为了防止石子漏入排水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底层表面的高度低于地下室内地面的高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防渗水的效果,即使混凝土垫底层表面有微量渗水也不会渗入地下室内。
[0017]本技术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该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建造成本低,建造速度快,可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的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其包括地下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外墙面粉刷混凝土防水层(2),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与土壤层(3)之间开设沟槽,沟槽的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底层(4);所述沟槽内自下而上叠加放置多根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的上半部沿周向均匀开设多个通孔(8),所述通孔沿排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沟槽内填充石子层(6),所述石子层的上部浇筑混凝土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季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