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12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壳体、顶盖、排气管、引流管道、用于将壳体进行穿戴的固定组件;壳体具有储液腔,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开口;顶盖可拆卸地盖合在开口处,顶盖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排气管设置在第一孔处,储液腔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相连通;引流管道穿过第二孔,引流管道包括位于储液腔外的第一管道和位于储液腔内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胸腔插管连接,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单向活瓣和单向阀头,其中单向阀头设置在第二管道的出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胸腔积液积气单向被引流出来,具有封闭性强、防回流效果好、便于随身穿戴的优点。便于随身穿戴的优点。便于随身穿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水胸腔引流装置用于手术后对患者积气积液的收集等。
[0003]现有的胸腔引流装置都为水封式,瓶体体积较大,无法随身携带,容易颠覆、携带不便,会造成牵拉疼痛;或是采用收集体液的储液袋,当储液袋内储满后,需要将储液袋内收集到的体液排出,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为排出储液袋中体液,现有无水体液引流装置的排液管通常在储液袋下端设置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密封件,通过重力作用排出储液袋中的体液,当密封件密封不良时,储液袋会发生泄露,同时排液管中残留的体液也可能滴落。
[0004]中国专利201621029665.6公开了一种无水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计量袋,计量袋上端固定有硬质壳体,硬质壳体内部设有引流管道,硬质壳体外部设有使引流管道产生负压的风箱,引流管道的进液口与引流导管连接,引流管道的排液口伸入计量袋内腔,其特征在于:进液口设有舌瓣单向阀,排液口设有薄膜片单向阀,硬质壳体上还设有带单向阀的胶塞取样口;硬质壳体设有供引流管道产生负压的棘齿结构连接的风箱,硬质壳体设有与计量袋相通的阻水排气口。
[0005]上述方案实现了封闭式的持续引流,方便临床取样或增压;但是依旧存在结构复杂,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能够保证胸腔积液积气单向被引流出来,具有封闭性强、防回流效果好、便于随身穿戴的优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
[0008]壳体,其具有储液腔,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开口;
[0009]顶盖,其可拆卸地盖合在开口处,顶盖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0010]排气管,其设置在第一孔处,储液腔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相连通;
[0011]引流管道,其穿过第二孔,引流管道包括位于储液腔外的第一管道和位于储液腔内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胸腔插管连接,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单向活瓣和单向阀头,其中单向阀头设置在第二管道的出口处;以及
[0012]用于将壳体进行穿戴的固定组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组件包括松紧度可调的挂腰扣带,挂腰扣带包括两个配合连接的束腰带,两个束腰带之间例如通过插接、卡扣连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进行可调松紧的连接在一起。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组件包括能够夹持在穿戴者衣物上
的夹扣。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管道向上折弯呈钩形,单向活瓣位于第二管道的折弯处。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单向阀头包括轴、阀片、弹簧,轴设置在第二管道上,弹簧套装在轴上,阀片转动设置在轴上,弹簧能够驱动阀片转动以封闭第二管道的出口。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单向阀头至少包括一重力阀珠,第二管道的出口处具有鼓形部,鼓形部具有上出口和下入口,重力阀珠设置在鼓形部的下入口以封闭下入口,并且重力阀珠能够朝向上出口产生移位以开启下入口。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排气管的出口连接有负压器,这里的负压器是指可以提供负压的设备。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的至少一侧壁具有透明窗口,在该透明窗口处设有能够观察储液腔液面的刻度表。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管道与第二孔之间紧配合连接,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紧配合连接。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管道为软管道,第二管道为硬管道。
[0022]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引流管路上依次设置了单向活瓣和单向阀,能够实现单向流动,二者协同实现以确保引流管道永远处于仅能够进行单向排出的封闭状态,即胸腔积液积气“只出不进”;同时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进行人体穿戴,固定效果好,携带方便。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引流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引流装置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引流装置实施例1中单向阀头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阀片的闭合状态;
[0028]图4是本技术引流装置实施例1中单向阀头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阀片的打开状态;
[0029]图5是本技术引流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10、顶盖20、排气管30、引流管道40、单向活瓣50、单向阀头60、固定组件70。
[0034]壳体10内设有储液腔11,壳体10的顶部设有与储液腔11连通的开口12,顶盖20拆卸地盖合在开口12处,优选的开口12为圆形,顶盖20以螺纹形式连接在开口12上。
[0035]顶盖20具有第一孔21和第二孔22。
[0036]排气管30设置在第一孔21处,储液腔11通过排气管30与外界相连通,以保持储液腔11内的气压稳定;在本技术的其他示例中,还可以在排气管30处连接有负压器,以使得储液腔11处于负压状态,以进行辅助引流。
[0037]引流管道40贯穿第二孔22并在第二孔22处保持密封,其中引流管道40包括第一管道41和第二管道42,第一管道41位于储液腔11外,第一管道41优选为软管道以便于与胸腔插管连接,第二管道42位于储液腔11内,第二管道42优选为硬管道以便于稳定引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堵塞。
[0038]进一步的,第二管道42优选为与第二孔22之间紧配合以将第二管道42进行固定,第一管道41优选为与第一管道41或者第二孔22之间紧配合,以实现密封连接。
[0039]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管道42向上折弯呈钩形,单向活瓣50位于第二管道42的折弯处,具体的,单向活瓣50例如为鸭嘴形活瓣或伞状活瓣,其能够允许分泌物和气体从第二管道42的上游往下游顺流排出,并且能阻止气体(或分泌物)从第二管道42的下游往上游倒流。
[0040]单向阀头60位于第二管道42的出口处,一种具体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储液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开口;顶盖,其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开口处,所述顶盖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排气管,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处,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排气管与外界相连通;引流管道,其穿过所述第二孔,所述引流管道包括位于所述储液腔外的第一管道和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胸腔插管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单向活瓣和单向阀头,其中所述单向阀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处;以及用于将所述壳体进行穿戴的固定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松紧度可调的挂腰扣带,所述挂腰扣带包括两个配合连接的束腰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能够夹持在穿戴者衣物上的夹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向上折弯呈钩形,所述单向活瓣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折弯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子敬苏雪娥郑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