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9045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使用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阿氏芽孢杆菌,为三种菌株按等体积比例混合而成,总微生物含量不低于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可在低碳氮比条件下实现反硝化脱氮,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已有研究及实践表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出水中的氨氮较易达标,但由于环境条件的波动及碳源缺乏,硝态氮进一步转化为氮气的反硝化效果普遍较差,导致出水中总氮的浓度不够稳定。系统氮超标易引发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
[0003]目前污水处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组合工艺等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相较于其它方法具有高效经济便捷等优势,在生物脱氮处理中硝态氮的去除主要是由反硝化菌完成,但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过程需要碳源的供给,在我国现行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后续处理阶段的碳源供给不足造成了反硝化菌反硝化效果不佳,往往需要另行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效果,但从而导致了经济成本的增加。对于现行污水处理系统有针对性的投加能适应低碳氮比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减少反硝化过程对于碳源的依赖调节微生物的组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节约处理成本如朱虹旭等利用豚鼠气单胞菌RC

15能高效降解富含硝态氮及亚硝态氮废水,但其只停留在实验室配比反硝化培养基,而对于低浓度实际处理废水未做研究(朱红旭,杨本芹,高媛,翟红阳,赵艳卿.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脱氮特性,2021年10月);杜莉莉等公开了一株丛毛单胞菌拥有良好的反硝化效果但其效果所涉及的碳氮比只控制在了6~6.5未涉及更低碳氮比效果(专利公开号CN109439568A);黎双飞等公开了一种用于脱氮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虽然有投加至实际的黑臭水体中,但调节了碳氮比使其到达了8~16才达到33.06%总氮去除效果,当20天以后碳源不足时总氮的去除率为0(专利公开号CN110846254A),因此不适用于低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在低碳氮比条件下俱有有效去除硝态氮且亚硝态氮积累量少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在低碳比条件下有效去除硝态氮,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包含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阿氏芽孢杆菌。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利用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阿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污水。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的编号分别为BNCC254392、BNCC203732和BNCC167240。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比不高于30。
[0009]优选地,所述污水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比不高于10。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中可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
杆菌的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发酵液。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发酵液是将培养至生长稳定期的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得到。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长稳定期的菌株的OD
600
为2.0~2.5。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酵液中还含有质量分数为0.1%~0.2%的山梨酸钾、0.9%~1.0%的蔗糖和体积分数为0.7%~0.9%的吐温

80。
[0014]优选地,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为0.13%,吐温

80的体积分数为0.87%,质量分数的质量比为0.91%。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酵液的pH为7.5。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阿氏芽孢杆菌添加至含有污水的反应体系中,使得菌体浓度为2
×
107~2
×
109cfu/mL,在28~32℃反应不少于40h。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微生物菌剂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中的应用,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污水中的碳氮比不高于10。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的编号分别为BNCC254392、BNCC203732和BNCC167240。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是将培养至生长稳定期的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得到。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长稳定期的菌株的OD
600
为2.0~2.5。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酵液中还含有质量比为0.1%~0.2%的山梨酸钾、0.9%~1.0%的蔗糖和体积分数为0.7%~0.9%的吐温

80。
[0023]优选地,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为0.13%,吐温

80的体积分数为0.87%,蔗糖的质量分数为0.91%。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针对低碳氮比富含硝态氮废水,菌株组成来源于实际污水处理系统中,实际投加对环境影响小,且本专利技术按脱氮特性将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阿氏芽孢杆菌结合起来有利于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稳定性使其相对于单菌株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能更好的适应实际复杂环境条件,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其它特殊设备,成本相对低廉。在低碳氮比(例如碳氮比小于5)的水体中能快速有效去除硝态氮,因此可以节约污水处理成本在生物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三种菌株的生长曲线图;
[0027]图2为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不同碳氮比的反硝化培养基中反硝化效果评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际应用对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0029]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均购自于北
纳生物

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菌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编号分别为BNCC254392、BNCC203732、BNCC167240。
[0030]本专利采取的测样方法为:硝态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346

2007)测定;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GB11894

89)测定;COD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HJ828

2017)测定。
[0031]本专利所提的某物质去除率=(反应前某物质浓度

反应后某物质浓度)/反应前某物质浓度
×
100%。
[0032]本专利所述反硝化培养基组成成分:柠檬酸钠5g,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阿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比不高于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可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发酵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发酵液是将培养至生长稳定期的鲍曼不动杆菌、台湾假单胞菌和阿氏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稳定期的菌株的OD
600
为2.0~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液中还含有质量分数为0.1%~0.2%的山梨酸钾、0.9%~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芬谢嘉炜齐希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