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987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组件、车身组件、后轮组件、动力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体容纳电池组的电池仓,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后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电机悬挂板,所述电机悬挂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两端,所述电机的通过所述电机悬挂板分别与车身框架固连,所述电机悬挂板上铰接有连接所述后轮组件的平叉,所述后轮组件上设置有向前倾斜布置的一级减震,所述一级减震的前端与所述上层框架铰接连接,所述上层框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尾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可作为电动摩托车的通用型车身结构,方便设计成踏板车型或骑士车型。方便设计成踏板车型或骑士车型。方便设计成踏板车型或骑士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常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车及摩托车,摩托车形式的交通工具为一种由引擎驱动,主要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三轮或四轮等的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目前利用马达作为动力来源的电动摩托车也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消费者在选择电动摩托车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爱好或身高等因素选择不同风格的车型,根据现有的摩托车厂家主要提供骑士车型和踏板车型,这两种车型的车身结构完全不同,因此在摩托车厂家在设计时会设计两种摩托车结构,因此作为摩托车厂家来说无疑增加了研发成本,加长了研发周期,不利于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其采用通用车身设计,同时满足两种摩托车型的开发,降低了摩托车厂家的研发成本,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组件、车身组件、后轮组件、动力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从前至后方向依次连接的方向轴管、车身连接管、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与所述下层框架之间具体容纳电池组的电池仓,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后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电机悬挂板,所述电机悬挂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两端,所述电机的通过所述电机悬挂板分别与所述上层框架、下层框架固连,所述电机悬挂板上铰接有连接所述后轮组件的平叉,所述电机与所述后轮组件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后轮组件上设置有向前倾斜布置的一级减震,所述一级减震的前端与所述上层框架铰接连接,所述上层框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尾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尾架为踏板尾架,所述踏板尾架前端下部与所述上层框架中部铰接,所述电机上铰接设置有二级减震,所述二级减震向前倾斜布置,所述二级减震上端与所述踏板尾架铰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尾架为骑士尾架,所述骑士尾架前部具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前端与所述方向轴管或车身连接管连接,所述骑士尾架下部铰接连接在所述上层框架中部铰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前叉减震、前叉轴管、方向组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框架包括沿所述车身连接管对称布置的上外框条,所述上外框条前部向中间弯曲后与所述车身连接管焊接连接,所述上外框条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横向连接两个所述上外框条的第一连接板,所述上外框条的后部下方设置有横向连接两个所述上外框条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向上弯折成支耳,用以铰接所述尾架,所述第
二连接板两端向下弯折形成支耳,用以连接所述电机悬挂板的上连接点。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框架包括沿所述车身连接管对称布置的下外框条,所述下外框条前部向中间弯曲后与所述车身连接管焊接连接,所述下外框条后部上方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且横向连接两个所述下外框条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向上弯折成支耳,用以连接所述电机悬挂板的两个下连接点。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可作为电动摩托车的通用型车身结构,方便设计成踏板车型或骑士车型,且电动摩托车的结构稳定性好,驾驶舒适性佳,极大的节省了摩托车的设计开发成本,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踏板车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骑士车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6]一种如图1

3所示的电动摩托车结构,包括前轮组件、车身组件、后轮组件、动力组件。其中车身组件包括从前至后方向依次连接的方向轴管1、车身连接管2、车身框架3,其中车身框架3又包括上层框架31和下层框架32,上层框架31与下层框架32之间具体容纳电池组4的电池仓。动力组件设置于车身框架3后部,动力组件包括电机5、电机悬挂板6。电机悬挂板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机5的两端,电机5的通过电机悬挂板6分别与上层框架31、下层框架32固连。电机悬挂板6上铰接有连接后轮组件的平叉7。电机5与后轮组件之间通过皮带传动。后轮组件上设置有向前倾斜布置的一级减震8,该一级减震8的前端与上层框架31后部铰链连接。由此上述结构构成一个电动摩托车通用型车身结构,进一步地通过在上层框架31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尾架9,形成电动摩托车的完整车身主体结构。
[0017]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踏板摩托车型,其尾架9为踏板尾架,踏板尾架前端下部与上层框架31中部铰接,在电机5上铰接设置有二级减震10,该二级减震10向前倾斜布置,且二级减震10上端与踏板尾架铰接。该结构适用于踏板车型的设计,同时增加了踏板摩托车的舒适性。
[0018]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为骑士车型,其尾架9为骑士尾架,骑士尾架前部具有连接管91,连接管91前端与方向轴管1或车身连接管2焊接连接,骑士尾架下部铰接连接在上层框架31中部铰接,配上上座椅和外装饰罩可设计成标准的骑士车型。
[0019]本专利技术的前轮组件包括前轮、前叉减震、前叉轴管、方向组件,与现有摩托车的结构基本一致。
[002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考虑到结构简单,且车身稳定性强,作出了如下设计,其中上层框架31包括沿车身连接管2对称布置的上外框条311,上外框条311前部向中间弯曲后与车身连接管2焊接连接,上外框条31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横向连接两个上外框条311的第一连接板312,上外框条311的后部下方设置有横向连接两个上外框条311的第二连接板313,第一连接板312两端向上弯折成支耳,用以铰接尾架9,第二连接板312两端向下弯折形成支
耳,用以连接电机悬挂板6的上连接点。下层框架32包括沿车身连接管2对称布置的下外框条321,下外框条321前部向中间弯曲后与车身连接管2焊接连接,下外框条321后部上方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且横向连接两个下外框条321的第三连接板322,第三连接板322的两端向上弯折成支耳,用以连接电机悬挂板6的两个下连接点。
[0021]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组件、车身组件、后轮组件、动力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方向轴管(1)、车身连接管(2)、车身框架(3),所述车身框架(3)包括上层框架(31)和下层框架(32),所述上层框架(31)与所述下层框架(32)之间具体容纳电池组(4)的电池仓,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3)后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5)、电机悬挂板(6),所述电机悬挂板(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5)的两端,所述电机(5)的通过所述电机悬挂板(6)分别与所述上层框架(31)、下层框架(32)固连,所述电机悬挂板(6)上铰接有连接所述后轮组件的平叉(7),所述电机(5)与所述后轮组件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后轮组件上设置有向前倾斜布置的一级减震(8),所述一级减震(8)的前端与所述上层框架(31)铰接连接,所述上层框架(31)上可拆卸连接有尾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9)为踏板尾架,所述踏板尾架前端下部与所述上层框架(31)中部铰接,所述电机(5)上铰接设置有二级减震(10),所述二级减震(10)向前倾斜布置,所述二级减震(10)上端与所述踏板尾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9)为骑士尾架,所述骑士尾架前部具有连接管(91),所述连接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刚汪小强丁朝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