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辊道转运
,具体为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辊道是利用圆筒式的辊子转动来实现转运目的的运输设备,辊道运输具有较高的承重性和刚度,且转运过程机具有的稳定性,成为各生产车间,尤其是大型或高温车间主要的运输设备,在浇铸造车间作业中,金属熔液转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而盛放金属溶液的容器温度较高、重量较大,所述辊道运输方式也被广泛应用于铸造车间的铁水转运工作中。
[0003]目前在铁水转运工作中应用的辊道结构,大多由支架和若干辊子组成,两根支架水平布置,中间平行设置若干辊子,由驱动装置带辊子转动完成运输作业,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辊道只能沿单一方向进行运输,所以需要借助行吊或其他设备来改变运输方向或对接不同角度工位,这就使得铁水的转运效率极低,还有一部分辊道固定安装在转运车车体上,通过转运车的运行实现辊道的平移,但是由于转运车轨道固定,仍无法解决辊道无法对接不同角度工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辊道装置运行方向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道单元和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能够绕竖直方向转动,所述辊道单元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辊道部,所述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3),且通过第一连接块(13)与旋转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设有辊道部,其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导辊,且导辊轴线与旋转单元转动轴线无交叉,所述固定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根连接臂,两连接臂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3),另一端之间或上部水平设有辊道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首尾相接的安装部和承载部(12),其中靠近第一连接块(13)一端为安装部,所述辊道部位于两连接臂的承载部(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承载部(12)均水平布置,且所述承载部(12)设置高度低于安装部设置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向的金属溶液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块(13)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季虎,庞阳,王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